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17)
userphoto

2023.05.25 上海

关注

伴随医学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医学模拟教育在各类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才,我国许多临床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都筹建了或拟筹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或医学模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但如何科学地建设和运营这些中心,使其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保障医疗安全,国内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为此,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模拟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医学模拟教育专家成立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组,制定了我国的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共识。

本标准的制定综合考量了医学模拟教育的国际经验、国内现状和需求,参考了国际医学模拟协会(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hcare,SH)《2016年医学模拟中心认证标准》、欧洲医学模拟协会(Societyin Europefor Simulation Applied to Medicine,SESAM)《2017年SESAM模拟教学机构认证标准》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教高〔2008〕9号)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的相关内容,结合了我国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注意到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遵循医学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未提出过多细节的规定,为各医学模拟中心的特色留下充分发展的空间。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医学模拟技术开展医学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部门或机构。标准涉及9个领域,包括32条基本要求、39条发展要求和13条注释。基本要求为中心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发展要求为目前国际所倡导的医学模拟中心的较高标准,体现了医学模拟教育发展的方向,为广大中心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目标与宗旨

基本要求

1.1   中心有明确的目标与宗旨,并被师生及利益相关方知晓;

1.2   目标和宗旨体现适宜的功能定位,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发展要求

1.3    目标和宗旨的制定有主要利益相关方参与;

注释:

医学模拟中心的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护士及社会人员等;

医学模拟的功能定位:医学模拟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通过在教学培训、考核评估、研究与系统整合等方面的应用,达到缩短学员临床实践的学习曲线、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2  组织管理

中心组织架构清晰,岗位职责明确;有足够的资源(如人力、财务、物资、空间、政策等)保障中心工作有序开展;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中心有效运行。

2.1  组织架构

基本要求

2.1.1   外部组织关系(隶属关系)明确,中心相对独立,与隶属机构各个职能部门关系明确,有明确的上级领导;

2.1.2   内部组织架构清晰,有明确的负责人,有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确保中心工作正常开展;

发展要求

2.1.3   中心独立建制,与各个职能部门及学科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注释:

中心相对独立:指中心可以隶属于某个职能部门,但其人员、经费、物资、空间等相对独立。

2.2  中心负责人

基本要求

2.2.1   有隶属机构的正式任命,岗位职责明确,能开展各项工作;

2.2.2   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历、临床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模拟教学经验,熟悉医学模拟教学的理念与进展,不断更新相关知识;

2.2.3   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历、临床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模拟教学经验,熟悉医学模拟教学的理念与进展,不断更新相关知识;

2.2.4   投入在中心工作的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时间的50%;

基本要求

2.2.5   作为核心教师,承担部分模拟教学课程授课和师资培训;

2.2.6   在医学模拟领域具备一定影响力,如在国内外医学模拟学术组织中兼任学术职务、在医学模拟会议上发言、主持相关重大课题研究、发表相关文章、主编或参编相关专著等。

2.3  专职人员

基本要求

2.3.1   有专职管理人员,协调教师与学员,完成教学培训及考核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及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2.3.2   有教学辅助人员,负责模拟教学场地、设备的维护运行、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协助教师开发并组织实施课程;

基本要求

2.3.3   有技术人员,负责虚拟模拟设施设备、中心网络系统、数据系统、信息系统等的维护和运行,复杂场景设置、人员化妆等工作。

2.4  规章制度

基本要求

2.4.1   有具体可操作的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中心良好运行。

注释:

系列的规章制度至少包括:中心人员岗位职责;中心使用及预约管理制度;模拟教学培训及考核的管理规定;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管理制度;模拟中心场地与设备管理制度;中心各项活动的保密原则;安全管理制度。

2.5  使用效率

基本要求

2.5.1   根据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要求,开展一定规模的模拟培训及考核工作,达到初级规模;

发展要求

2.5.2    开展中级及以上规模的模拟培训及考核工作;

2.5.3   培训及考核工作覆盖广泛,纵向涵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以及社会服务;横向覆盖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个学科。

注释:

模拟中心使用效率按年培训及考核规模,根据2017年我国医学模拟中心调研结果分级如下:

初级规模:培训学员200~500人/年,培训量5 000~10 000人·学时/年;

中级规模:培训学员501~1 000人/年,培训量10 001~20 000人·学时/年;

较大规模:培训学员>10人/年,培训量>20 000人·学时/年。

3  教学资源

中心有一定的空间、适当种类和层次的模拟设备与设施、充足的经费,有利于开展模拟培训和考核评估等活动,保障中心目标的实现。

3.1  空间

基本要求

3.1.1   满足培训对象(医学生、住院医师、护士等)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的需求;

3.1.2   有60 ㎡及以上的相对集中的空间;至少包括训练、讨论、资料和设备储存和办公等功能区域;训练区域可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场景设置;

3.1.3   可满足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的需求;发展要求

3.1.4   有与临床场景较为接近的各种模拟场景,以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满足临床综合能力培训及考核的需求;

3.1.5    能满足多学科、多种人才培养需求;

3.1.6   可满足开展省级及以上的临床技能考核的场地需求;

3.1.7   空间独立,有办公区域、资料设备储存区域、训练区和讨论空间,各个区域的分配设置合理灵活,能满足多种规模和类型的教学培训需求;

3.1.8   训练室有一定的音、视频录制系统,满足教学与评估需求。

注释:

基本操作技能:指医学生、护士、住院医师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至少覆盖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技能考核)要求;

临床综合能力:指临床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合作、领导力、决策力、职业精神等。

3.2  教学模型与设施

基本要求

3.2.1   教学模型与设施的种类与数量,能满足学员(医学生、住院医师、护士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需求;纳入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奖等。

发展要求

3.2.2   教学模型与设施能满足多学科、多种人才培养需求;

3.2.3    满足各类学员临床综合能力培养需要;

3.2.4   根据培养目标不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教学。

注释:

多种形式模拟教学:包括基于基本操作模型、高仿真模拟人、虚拟仿真设备、标准化患者、动物实验、计算机模拟等的模拟教学。

3.3  经费来源

基本要求

3.3.1   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可以保障中心日常运行、设备维护更新、耗材采购及人员费用,支持中心开展各种教学及考核活动,实现中心发展目标;

3.3.2   有年度预算,中心负责人可按照财务审批流程使用预算,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发展要求

3.3.3   能够多渠道筹措经费,包括获得国家、学校等相关部门的项目支持;获得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捐赠;通过对外服务获得收入等。

4  师资队伍

基本要求

4.1   有一定数量的从事模拟教学的教师,教师需同时具备一定临床教学和模拟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能承担学员(医学生、住院医师、护士等)常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任务;

4.2   有模拟教学教师的遴选、培养机制;开展模拟教学相关的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学习和交流等机会,促进教师在模拟教学领域的发展;

发展要求

4.3   形成教师梯队,包括模拟教学教师与核心教师。模拟教学教师承担日常教学与考核工作;核心教师负责课程设计、评估督导与师资培训工作;

4.4   教师掌握模拟教学相关知识、原则与技能,并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模拟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改进、整合原则与方法等;

4.5   有教师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模拟教学技能及水平开展考核认证工作;

4.6   有教师的监督机制,教师在模拟中心的教学活动纳入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接受督导、同行及学员的评价,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4.7   有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模拟教学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奖等环节;

4.8   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国内外主要医学模拟学术组织获得相关的资质。

5  质量监控

基本要求

5.1   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有专人负责监控体系的运行和管理,有相关的制度确保评价的开展;

5.2   相关人员包括督导、同行、教学管理人员和学员等,了解教育监督与评价体系,并参与评价;

5.3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模拟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能力、中心服务、教学效果等,并反馈给相关人员;

发展要求

5.4   应用评价结果促进教学活动及方案的改进;

5.5   能对模拟教学的远期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模拟教学是否促进受训人员临床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医疗安全的影响。

6  教学工作

基本要求

6.1   课程能满足不同学员(医学生、住院医师、护士等)常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需求;

6.2   常态化开设一定数量及规模的模拟教学课程,并整合到学员日常教学培训体系中;

6.3   教学过程注重对学员的形成性评价与反馈,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发展要求

6.4   课程开发遵循一定规则,包括需求调研、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计、专家论证、运行评价、反馈改进等,不断开发并完善课程;

6.5   课程覆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覆盖多个学科,满足不同人员培养需求;

6.6   课程注重能力培养,如针对临床思维、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力、决策力等能力开设的情景教学、多学科合作等课程;

6.7   开展各种师资培训课程,培养模拟教师;

6.8  模拟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环节之一,针对部分成熟的模拟培训考核内容,构建进阶式课程,建立考核认证制度。

注释:

课程与日常培训体系整合:指把模拟教学纳入日常培训体系中,成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中间环节;

构建进阶式课程:指针对不同阶段的学员,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难度不同的模拟培训课程。

7  考核工作

基本要求

7.1   常规开展学员(医学生、住院医师、护士等)基本操作技能考核;

7.2   有经过系统培训的考官,考官的评分一致性高;

7.3   有经过论证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考核的难度、区分度、信度与效度适宜;

发展要求

7.4   开展对学员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

7.5   开展专科医师操作技能的考核,建立认证制度;

7.6   承担省级及以上的临床技能考试;

7.7  考核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考核结果分析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指导学员学习。

8  研究工作

基本要求

8.1   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鼓励教师开展医学模拟相关研究;

8.2   有教师从事医学模拟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发展要求

8.3   将医学模拟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效果;

8.4   开展医学模拟相关的多中心研究;

8.5   医学模拟与学校/医院的整体质量目标相匹配或整合。

注释:

医学模拟相关研究包括两方面:(1)医学模拟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不同的模拟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医学模拟作为研究手段,研究在医疗系统中,医务人员如何与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通过应用新的设备、设计新的工作流程来改善临床行为及疾病转归;

医学模拟相关研究成果:指在国内或国际医学模拟相关会议上发言、主持医学模拟相关课题、发表相关文章、获得相关专利与奖项等。

9  持续发展

基本要求

9.1   中心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中心目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医学模拟的发展现状,制定未来3年~5年的发展计划,引导中心持续发展;

发展要求

9.2   定期回顾和评估中心工作,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医学模拟的新进展,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自身工作;

9.3   中心在所在区域内承担一定的社会公益服务工作;

9.4    中心在所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注释:

中心引领示范作用:指中心在模拟教学、科研、考核、整合等各方面工作开展较好,效果显著,能主办或承办一定规模的模拟教学会议、师资培训,为所在区域内其他医学模拟中心提供参观、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和引领医学模拟教育发展等。 

共识起草专家:姜冠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刘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继续教育处)

专家组成员:(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陈迟(上海市东方医院教学培训办公室);陈志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学办公室);董越(美国梅奥诊所麻醉及危重医学科);房学东(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高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郭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模拟训练中心);黄建龙(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贾建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姜冠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赖雁妮(复旦大学医学教务处);黎尚荣(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技能中心);李宏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刘继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刘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继续教育处);刘宇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建平(广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实验中心);蒲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史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医学院毕业后教育办公室);Sabrina Koh Bee Leng(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护理教育和发展部);孙宝志(中国医科大学);唐晓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田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王钢(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二处);王君(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王绍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维民(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毅(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谢阿娜(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邢立颖(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部);徐天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毕业后教育处);徐玉萍(河南省人民医院教育培训部);许杰州(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杨光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杨桂涛(西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杨棉华(汕头大学医学院);杨文卓(同济大学医学院);周玉皆(南京鼓楼医院教育处);朱滨海(江苏省人民医院教育处);邹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实验室)。

本文转发自:《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第37卷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时间】走进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体悟医学模拟教育培训的实力
探索情景模拟训练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年终工作总结
临沂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介
这家新晋网红打卡地/老牌三甲医院招新了
汕头大学《临床基本技能》45集教学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