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竹的画法

竹,四季常绿,坚劲耐寒,故而画竹要有挺拔之笔势,方能传神。元代柯九思云“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叶用八分法或鲁公撇法。”其主要强调画竹的笔法,以及书法用笔与画竹的关系。

文人墨客在爱竹、赏竹、画竹的同时,在其审美想象中赋予了“凌云”、“清拔”、“节操”、“气骨坚贞”、“屈而不辱”、“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等思想品格,使墨竹作为传统绘画题材至今仍富有生命力的人文因素。

(一),竹干画法

画竹先画竹干、竹枝,再画竹叶。画竹竿中锋用笔,一般是自下而上画出,也可以自上而下画,运笔过程中务求一笔一节,一气呵成,不可中途舔墨,亦不能复笔或涂改。注意竹干的生长规律,中间部分节与节之间距离长,根部与顶部渐短,向上至竿梢渐细。

(二),竹枝画法

画竹枝要用笔连贯,劲利、轻捷,如写草书,老枝节短枝密,嫩枝节长枝疏。竹枝生长规律为互生,但观察角度的不同应有相应的变化,画时因取舍、方位变化而灵活用笔。

(三),竹节画法

    用重墨,点于两节空隙处,两端各有顿笔。

(四),竹叶画法

画竹叶如书法中楷书,下笔干净利索,实按虚提,一笔写一叶,不可涂描。竹叶有仰偃之别,向上称仰叶,向下即偃叶。传统画竹方法用一柄两叶至五叶不等的单元结构来概括其特征,如“人字”、“个字”、“介字”、“分字”、“落雁”、“惊鸿”、“蜻蜓”、“鱼尾”、“女字”等形态,这是古人通过观察竹叶的生长排列方式而总结的规律,通过这些象形的单元进行错位重叠、搭配,形成一丛丛、一簇簇生动的竹叶形态,在作画过程中应灵活机动,自然安排。

竹叶的画法在“晴”、“风”、“雨”、“雪”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晴竹”,是无风的静止状态,叶与竹干的关系是顺势、不紊乱的自然生长状态;“风竹”,是在有风的情况下,枝叶的方向随风而成斜势,体现运动感;“雨竹”,因有雨水冲刷,水分充沛淋漓,竹叶有下垂感;“雪竹”,竹叶上有雪的物质形态,以留出空白代表雪意。

(五),竹笋画法

竹笋在画面中起到了陪衬作用,蕴含生机,增强春意,还起到变化构图形式的作用,增加笔墨层次,渲染气氛。

1、用笔蘸淡墨,笔尖蘸中墨,从上端顺着笋的基本形状往下画,笔笔抱紧,上细下粗,上实下虚,水分饱和,有渗化感,注意笔墨的变化及结构的准确性。

2、用重墨画出箨尖。

3、趁未干之时点斑点,注意错落、大小变化。

(六),画竹步骤

俯叶

1.用重、淡墨画出有深浅区别的竹干,浓墨勾节。

2.出枝,添加小枝、嫩枝。

3.先浓后淡,撇出几组主要的竹叶,

4.补画小枝,调整竹叶的疏密、主次关系,丰富墨色的浓淡层次。

5.落款钤印,作品完成。

仰叶

1.用中、淡墨画出有深浅区别的竹干,此幅画是仰叶新竹,故用墨稍淡以显其为嫩竿,有青翠之感。

2.出枝,添加小枝、嫩枝,加以横枝与竖枝相交,以显纵横之势,以求险绝,增加画面的生气。

3.先浓后淡撇出竹叶,调整竹叶的疏密、主次关系,注意竹的生长规律及结构变化。

4.落款钤印,作品完成。

(七),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教程:竹子的画法
图文教程:写意画入门之画竹要诀(上)
技法教程 | 写意画入门之画竹要诀
图文教程:写意画竹
史上最给力的水墨竹子画法,你值得收藏!
杨秀臣芥子园公益第十三课《竹子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