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林探秘:充满了偶然的秦国统一之路
userphoto

2023.01.09 江苏

关注

围棋里面有一个术语:金角银边草肚皮。

这个术语强调了下围棋起手一定要抢夺边角,这样在其后的对弈中才能占上风。

这个围棋的准则也适用于国家的战略态势,因此战国七雄中独占西边的秦国的战略态势,就显得非常有优势。因此秦国结束乱世一统天下,从地理位置上看似乎也算是水到渠成。

然而翻看那发黄的史册,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秦国其实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并不强,它的崛起之路充满了很多的偶然性。

艰难的第一桶金

平王东迁,图中秦位置错误 ,秦当时在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

公元前770年这一年因为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就此进入了东周时期而被人所熟知。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年也是秦国的立国之年。

秦人在东周建立以前的地位类似于周朝的雇佣兵,他们生活在今天甘肃天水一代,为周天子控制的关中抵御西戎的进犯。

本来吧,秦人如果一直这么过下去,绝无可能会有后来一统天下的一天。然而西周偏偏出了一个周幽王,他那知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断送了周朝,却开启了秦朝的创业之路。

公元前771年诸侯们在获得了周幽王被犬戎宰了的确切消息后,纷纷出兵关中辅助周室驱逐犬戎。驱逐了犬戎的诸侯们,拥立周幽王之子姬宜臼为新的周王,也就是后来东迁洛邑的周平王。

经过犬戎这么一闹后,关中平原民生凋敝,所以诸侯的军队在关中难以获得补给,因此在辅助了新的周王登基后,诸侯的军队便纷纷撤兵回国了。被撵走的犬戎一看诸侯军队已经各回各家了,于是本着敌退我追的原则又杀回了关中平原。

经过了上一次折腾后,丰、镐二京的府库不是被掠走就是被焚毁,周天子的军队也尚在重建中,所以就凭周王室自己根本就无力遏制犬戎的侵扰。而诸侯们也不愿再派兵进关中平原驱逐犬戎了,因为古代生产力非常落后,如此劳师远征诸侯们实在折腾不起。

周平王眼见犬戎又卷土重来心胆俱裂,他深怕自己会步了父王的后尘,于是便想将都城东迁洛邑。对此周公劝阻周平王,关中平原是'天府之国’(这也是天府之国最早的出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便能扭转现在的局面。

然而此时的周平王经过上次大变后,早已经是惊弓之鸟,所以他坚决地东迁都城去了洛邑。而为了在东迁路上不会成为犬戎的刀下鬼,周平王给诸侯们发出了派兵来镐京护送公室东迁的诏命。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派兵来护驾的诸侯寥寥无几。反倒是并非诸侯的秦人派来了军队,一路护送周公室到了洛邑。

周平王对于秦人的雪中送炭非常地感激,周平王封秦襄公(名开,公为尊称不是爵位)为伯,秦国就此正式成为了诸侯国之一。可能也是出于对被自己抛弃的丰、镐二京的百姓的愧疚,为了给他们找一个庇护者,周平王还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都封给了秦襄公。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东迁洛邑,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使得秦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不过也要看到,这一桶金当时还在犬戎的手上,周平王开得只是一张空白支票而已,秦国想要拿到就得自己操刀子去抢。

秦襄公去拿了,然后跟自己的爷爷秦仲、父亲秦庄公一样战死沙场了。

周平王许给嬴家的那一桶金显然并不是那么好拿的,到了秦襄公重孙秦宪公时,秦军才攻下了国号为亳的戎族城邑荡社(今西安东南),将西戎的势力从西周旧都丰、镐驱逐了出去。此时距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开出空白支票,已经过去了近一个甲子(60年)!

夺取了西周旧都丰、镐之地后的秦国,终于能静下心来安心发展国力了,秦国这一段时间的静心发展国力,为自己带来了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刻。

犯下大错的嬴任好

公元前659年,嬴任好继位秦伯,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在现代是嬴任好的最知名头衔。但是,纵观嬴任好的一生,他当时并没有做过称霸的举动,这个名头是后世封给他的。

其实也不是嬴任好不想称霸,而是不能啊。

嬴任好在位时大破西戎扩地千里,公认地他是为秦朝建立奠定基础的人。而就在嬴任好继位秦伯八年后的公元前651年,晋国的第19代君主晋献公狗带了。

晋文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是晋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君主,但是对晋国霸业贡献最大的晋国君主却是他老子晋献公。晋献公用假道伐虢之计,一举攻灭春秋时期的两小强虞国和虢国,他在位20年间东征西讨,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一跃而成春秋的超级大国!

晋献公死后,晋国一直因为他打下的地盘太大而消化不良,各种势力相互倾轧弄得国内动荡不停,这才让西边的嬴任好有了发挥的空间。可最终嬴任好干了一件大蠢事——送姬重耳回国当晋公。

姬重耳就是晋文公,虽然他只在位了九年,但是他建立起了一套将晋国众多的豪门大姓,都纳入晋国权力体系的制度,成功地结束了晋国的内乱。结束了内乱的晋国那恐怖的实力彻底爆发,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国向天下昭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一边的嬴任好看着风光无限的姬重耳,不知有没有暗地里狠狠地扇自己两巴掌。嬴任好犯得这个战略错误对秦国是致命的,秦国东出关东的道路完全被强大的晋国封死了,嬴任好一手将秦国给封在了关中平原内!

到公元前537年薨的秦景公,从秦穆公开始的五代秦伯在百余年间努力东进,然而胜少败多最终打了一个寂寞,秦国东进的步伐始终都被强大的晋国挡住没有任何建树。随着秦哀公接替秦景公,秦国东进的步伐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而公元前546年晋楚会盟弭兵后,春秋更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

但是这一和平时期,却成了春秋各大国的悲剧开始。

秦国内乱

由于没有对外战争分散国内的注意力,晋、齐、秦、楚四大国内部矛盾迅速激化,陆续出现了内乱。这其中第一个倒下的是楚国,由于楚国内乱使得熟知楚国内情的伍子胥等人逃亡到了国外,最终伍子胥引导吴军伐楚攻入了楚国的都城。

其后接连发生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里面秦国的内乱反倒显得不那么扎眼了。其实秦国内乱也非常严重,秦国历史上九迁其都背后都有王权与贵族的争斗在里面。早在公元前698年,在位6年年仅11岁的秦君嬴出子,就被贵族弑杀了。

从秦景公开始,秦国便日益沉沦到内乱中,不但秦国公室与贵族间互相斗法,秦国公室内部也是纷争不断。

公元前425年,秦怀公被贵族逼得自杀;

公元前385年,秦出公被叛乱的宗室沉水溺亡。

不过好在晋楚这时也是内乱不已,所以秦国这时甚至还有余力向北向南扩张。在北方秦国与西戎的义渠打得有来有回;而在南方,秦国不断切蜀国的香肠,接连不断地蚕食秦岭以北蜀国的地盘。

但是这种小打小闹对秦国的霸业并没有多大的裨益,这时历史老人又向秦国伸出了援手。

最大障碍消失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手灭掉智氏,基本上将晋国的土地瓜分干净,晋国从这一年开始也就名存实亡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了赵魏韩三家的诸侯地位,晋国在名义上也一分为四了。

而到了公元前383年,随着秦献公迁都栎阳,秦国公室与贵族的斗争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公室的一边。就在秦国趋于稳定时,公元前376年赵魏韩三国瓜分了晋国最后残存的土地,原来一直将秦国堵在关中平原的巨无霸晋国彻底消失了。

秦国一再抓住了机遇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成为了新的秦伯,然而这时的秦国因为近200年的内乱不休,早已经在世人眼中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弱国。尤其是在魏文侯(公元前433-公元前396在位)时期,秦国被魏国名将吴起按在地上摩擦,夺去了河西之地。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魏国当时明明向西灭秦是最好的战略选择,可不知道为何魏国的统治者执着于和关东诸国纠缠不清。魏军在夺取了河西后便停下了西进的脚步,白白浪费掉了扩张国土的机会。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啊。

秦孝公为了改变国家积弱的状况锐意进行了改革,他招揽了商鞅主持秦国的变法。而商鞅也没令秦孝公失望,他不但通过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并用血腥镇压和战争消耗的手段,沉重地打击了秦国的旧贵族势力,进一步促进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商鞅还在战场上击败了秦国当时东进的最大障碍魏国,使得秦国初步建立了对关东诸国的军事优势。

秦孝公是公认地秦国统一战争的最初发起者,所以贾谊的《过秦论》中才会有那句'奋六世之余烈’。

而继秦孝公位的秦惠文王虽然为了安抚旧贵族车裂了商鞅,但是他依旧延续了商鞅变法的绝大部分措施。其后历代秦国君主都坚持新法,使得秦国成了战国七雄中变法最彻底的国家,中央权力最集中的国家,不但最强大也最能集中力量办事。

也正是在秦惠文王时,秦国具有了一统天下的初步实力。

在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中山、宋等几个中等强国,七雄中的无论谁吞下这些中等强国的一个,都会国力大增打破原本的平衡。这也是为何齐国独吞宋国,会引来其它六国围攻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国力还不如西南的蜀国,蜀国与秦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拖住了秦国东进的步伐。

实际上的战国第七大国蜀国,却在秦惠文王时被秦国独吞掉了。

蜀国攻灭占据汉中的苴国后,蜀国国君让自己的弟弟统管汉中,结果这位弟弟到了汉中就自立为苴国国君独立了。这下蜀国国君自然得去平叛,这个新的苴国于是就向秦岭另一边的秦国求救。

面对苴国的求救,当时正想要出函谷关攻韩国的秦国内部发生了分歧,经过激烈地辩论后司马错的主张占了上风。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翻越秦岭入汉中'援助’苴国,秦军在苴军的协助下翻过大巴山,杀入四川盆地攻灭蜀国。接着凯旋而归的秦军搂草打兔子,将苴、巴两国也都顺手灭掉了!

秦军一举攻灭蜀、苴、巴三国,秦国国土几乎翻倍,正式成为了七国中最强的国家!而且秦国完全占据了长江上游,为以后顺江而下攻取整个长江流域做好了战略布局!这比齐国吞并宋国获得的好处可要大得多了!

可是由于秦巴两国隔绝了蜀国与外界的联系,关东六国并不知道蜀、苴两国的实际情况,而曾经的军事强国巴国在与蜀国和楚国不断的战争中地盘日益缩小,所以秦国灭三国的消息传开后,东方诸国以为秦国只是吞并了三个地处偏远的无关痛痒的小国。

由于不了解情况,东方诸国没有干涉秦国吞并蜀、苴、巴三国,这使得秦国悄无声息间便完成了统一的战略布局。其实不但东方诸国不了解三国的实际情况,连秦国也是不甚清楚的。因此在吞并三国后,秦国颇为庆幸自己没有先去打韩国。

秦惠文王灭巴蜀,秦国统一天下的雏形才正式形成。

秦国从秦献公(公元前384年继位)再启东进的步伐,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其间历经了160余年。这期间所历七代(不算秦孝文王)秦国君主无不皆为英主,这在历史上也是颇为罕见的事情啊。

复盘秦国的奋斗史,我们不难发现秦国一统天下,真的是一个几率很小的事件。各种机遇稍纵即逝,这中间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图上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世系全图
秦国其实是个很古老的王国,绝非秦朝三世那么短暂
地图上的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上的秦国国君都干了些什么大事?哪几位最厉害?
秦国被晋国压制几百年,原因就两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