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星堆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点击“四川文学网”关注我们

三星堆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蒋大海

地球北纬30°,是谜一样的纬度。在这个纬度上,萃集了地球上最为神秘的文化信息、自然奇观和未解之谜,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以及花山石窟、神农架、河姆渡等。而处在这一纬度上的广汉市三星堆,注定有着石破天惊的奇异,不管它在这块土地上埋藏得多深多久,迟早会重见天日,震动世界!

这一等,就是数千年!

它终于破土而出,却纯属偶然。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一天,农民燕道城在劳作时,一锄下地,无意间敲开了这个位于广汉西北鸭子河南岸、沉睡数千年的神秘古国的大门——原来这个名叫“三星堆”的地方,是古蜀国都邑。

1986年,三星堆两座大型祭祀坑被发现,上千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神秘怪诞的青铜人像、面具、太阳轮、通天神树和金权杖、玉器、象牙、海贝等稀世珍宝惊艳面世。

随着三星堆考古不断深入,2014年底发现疑似北城墙,与之前发现的东西南三道城墙合围,成为一个完整的城池。人们确认它是三星堆古城,是鱼凫王朝的都城。

专家们考证: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2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4800年—2600年)长江上游文明中心,也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由此,使得长期以来仅以黄河文明为中华历史起源的结论作出重大修正:中华历史是以黄河文明和长江领域文明为共同起源。

然而,仍有层层谜团笼罩在这个古蜀王国遗址的上空。

每次我以圣徒般的虔诚与敬畏去朝拜三星堆,伫立在三星堆博物馆里那一排排立柱标识出的神秘难解的巨大疑问面前时,我的思绪都不由得穿越数千年时空,上下求索,竭力探寻:这个文明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如此辉煌,如此神秘?是仅仅依靠三星堆人这个古蜀民族的高度智慧,在这巍巍群山环抱的水草肥美、沃野如坦的盆地间封闭完成的,还是以他们的努力为主,吸收融合了一些外来文明的因素?那么,在这“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地方,他们通达外部世界的道路在哪里呢?他们想像攀越神树上天揽月、渴望化作飞鸟在天空自由翱翔,他们纵目阔耳欲以“千里眼顺风耳”洞悉千里风云、谛听万邦信息的愿望靠什么实现呢?

不论多么奇瑰的想像,不论多么超卓的探索,最终都要回到大地这个质朴原始的起点,从这里出发。以“三星堆人”为称谓的古蜀先民,他们无疑是富于想像的民族,也是善于探索的民族,还是勇于实践的民族。

前不久,我又一次去朝拜三星堆,竟然获得一个意外惊喜。那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正门处,我看到了一座“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零公里”的大理石纪念碑。猛然间,脑海中灵光一闪,似将三星堆秘宫撞开了一扇门,明亮的阳光照射了进去,很多百思不解的谜团缓缓散开,显现出隐隐约约的答案:那些与古希腊、古埃及文化相近的三星堆面具文化、权杖文化等,难道不是表明三星堆古蜀王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着贸易往来,同时与当地也有文化交流,从而在三星堆人高度智慧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元素,而融合成了震惊世界的三星堆文明。

这座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建议设立的纪念碑,其内涵的揭示与延伸,遂将我脑海中一些散碎的探索联结成为一帧脉络清晰的画卷:

在公元前十四、十五世纪,以三星堆为都邑的古蜀先民即初步开通了“南方丝绸之路”(学者段渝语),它从成都平原出发经云南分别经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至中亚、西亚和东南亚,纵贯亚洲,直抵欧洲地中海区域,成为古代欧亚大陆途程最长、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大动脉。

古蜀对外贸易中最著名的货物是丝绸。

三星堆出土了大批的石纺轮和陶纺轮,专家鉴定其距今至少4500年以上,这表明在三星堆及其周边什邡、德阳、绵竹等古蜀先民蜀山氏、蚕丛氏集中生活的区域,是中华民族养蚕织帛的最早地区,古蜀人用石、陶纺轮将丝麻和动物的毛纺成线,然后再编织成丝绸和细麻布。

而在此之前,相传古蜀先民蜀山氏“进入岷江河谷之后,开始了农耕生活,他们首先发现和重视野蚕、创造出拾茧制丝的方法,以丝和丝制品同其他部落交易,受到重视。”(《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蚕丛氏因在蜀山氏发现野蚕及丝的基础上,进行群体饲养获得成功,推动养蚕业发展兴旺,改善了自身生存条件,并在与周边氏族部落进行的以物易物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因此闻名遐迩,并被后人敬奉为图腾。

大量典籍记载和推原神话传说也佐证,是古代居住在三星堆及周边地区的蜀山氏、蚕丛氏完成了把野蚕逐步驯养成家蚕的伟大创举。

有关文论介绍:“蜀”的甲骨文,其意即为桑虫,即野蚕。“蜀山多野蚕,它们生长在一种叫‘马蚕树’的树丛中,在川西民间至今还都流传着‘蚕姑’、‘马头娘’、‘蚕花娘娘’的故事”。

《蜀中广记》卷71记载:“蚕女者,当高辛氏之世,蜀地未立君长,各所统攝,其人聚族而居,遂相浸噬,广汉之墟,有人为邻土掠去已逾年,惟所乘之马犹在。其女思父,语焉:‘若得父归,吾将嫁汝’。马遂迎父归。乃父不欲践言,马跄嘶不齕,父杀之。曝皮于疱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见皮栖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成茧。”老俩口悲痛之余,将蚕儿取回家中用桑叶细心喂养,经四十八天,结出厚大洁白的蚕茧,遂抽丝纺出柔软晶莹、光滑如玉的丝绸。乡邻们既同情蚕女的遭遇,又见蚕儿能吐丝作茧,便大量传养。使得包括广汉在内的德阳石亭江两岸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大为盛行,成为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为了纪念蚕女,人们在景福镇石亭江边修建了蚕姑庙,四时祭祀。

《神女传·蚕女》也记载:“蚕女者……其家在今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处,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

《广汉民俗志》则记载:“汉州(古代汉州辖什邡、绵竹、德阳等县)是养蚕织帛的起源地之一,汉州流传民谚:‘养蚕又栽桑,用钱不发慌’。”古汉州还办有蚕桑学堂,培训蚕桑人才。

关于蚕姑的事迹和故事,在《山海经》《搜神记》《蚕赋》《太平广记》《蜀都赋》《四川通志》等大量文献都能找到相同的记载。说明栽桑养蚕、抽茧缫丝、织绸织帛的创举对社会影响之广、对生产力推动之巨,前所未有。

后来,“到黄帝之世,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将此方法传入中原。” 嫘祖在北方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自此,中国南北都兴起了丝织业,丝绸制品便成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商交易的主要货物。而随着东西方贸易往来络绎不绝,日益频繁,也极大促进了文化技术的交流,中国的养蚕和纺织技术,也由此传到西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蚕在(公元)550年左右从中国输入希腊”,而“养蚕业传入意大利,则在(公元)1100年左右”。六世纪时,波斯国曾派遣专使,到中国学习,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带回了蚕种和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中国的蚕桑技术还通过四川、西藏传到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印度,也传到了蒙古、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今天,我站在三星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零公里”的纪念碑前,不禁心潮逐浪,感慨万千,不能不为古蜀先民骄傲!他们在远古年代里,就以思驰八荒的高度智慧,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劳作,从崇山绝岭、恶水险川间开辟出一条震古烁今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以锦绣的丝绸、别致的青铜器、精美的玉器等去参与构建中华文明,辉耀世界文明。而使得在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德阳正处于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具有丝绸之路枢纽的重要地位。”(学者侯水平语)作为三星堆古蜀民族后裔的德阳市民,我们如何继承先人的精神与风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敢为天下先,铸造新的辉煌,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我想,我们将会无愧于先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星堆丝绸可能来自嘉陵江中段南充
溯 流 追 “宗” ——“三星堆文明”源头探秘
我们查了史书为古蜀国写的日记,解密三星堆的前传续集
略说古羌-蜀人
帝禹山河图的个人门户
四川为什么简称蜀?“蜀”字中的“虫”是什么动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