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玛雅文明一样,东北的扶余国为什么能崛起得如此迅速?

扶余国,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小国家,但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扶余国却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国家,和玛雅文化一样,扶余国崛起的速度和其当时的一个繁荣程度都是值得琢磨的。

历史上,扶余国究竟是怎么崛起的,为什么扶余国的崛起在今天仍然具有研究意义呢?

人口少

扶余国是一个小国,小国自然人口就相对大国而言比较少,据说,东汉末年,扶余国的总人口就只有20万。而当时的“三国”光军队就有400多万,估计总人口有七八千万,因此,扶余国的人口就显得是微不足道了。

可是,人口少,扶余国的人口增长却又是快的惊人。

到了713年,扶余国经过了大大小小的迁移和合并,人口已经有了50多万。

“满城昌,扶余之地,人乐安之,余年,则起。”

当时,扶余国就是一个乐土,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逸,因此也使得不少人移民扶余国。

文化突出

扶余国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发展出了特定的文化,扶余国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下人民安乐。

“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以蹄占其吉凶。”

扶余国有特定的祭祀文化,一到了祭天、供拜的时候,扶余国的文化习俗是人们要载歌载舞,名曰“迎鼓”,在特定的时候,还会举办大型的活动以测试“吉凶”。

而当时的婚姻制度更是自成一体,为当时的人口制度也埋下了一个好的结果。

“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

因此,扶余国的发展速度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一个本来贫瘠的土地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变成了一个兴荣的存在。

只不过,扶余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融合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夫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在此地繁衍生息。

这有点类似于一个人种的杂交混合,导致了其基因优化的筛选速度加快,而且,那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使得当时的扶余国处于一个飞速崛起的状态。

而且,当时的扶余国外交也值得一提,因为外交关系的处理妥当,使得扶余国避免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争。

“遣嗣子尉仇台,诣网贡献”

安帝永宁元年,东汉安帝“赐尉仇台印缓金彩”,以示友好,从此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改善。

外交、文化、民族融合,扶余族的发展因此也就不值得称奇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日本,哪个国家的“大和民族”数量最多,势力最强?
扶余国
渤海国民族构成问题
高句丽名称的由来与族源
[转载]古扶余人
韩国为什么一再向我讨要“好太王碑”,原来是他们错认祖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