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鼎盛时期经济到底有多发达?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当于1982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强大的封建王朝,唐玄宗从当上皇帝到开元29年,经过将近30年的励精图治,大唐王朝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唐玄宗也表现出巨大的得意,他把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还给自己上了一个尊号叫做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他这样又改年号又加尊号的,是不是太骄傲了呢?其实唐玄宗的骄傲有他的道理,因为到了开元后期,唐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古代衡量经济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人口,一个是粮食。

武则天统治结束的时候,唐朝一共有3700万人,到了天宝元年已经达到了4890万人,到天宝末年,唐朝一共是5288万人了。人口多,粮食也上去了,唐朝天宝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是每个人有700斤,700斤这是我们建国之后到1982年才重新达到的一个数字,对于古代来说,那是极了不起的。老百姓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去了,唐玄宗当然高兴,但是他更高兴的还是长安城的粮食问题彻底解决。

我们都知道长安是京城,官多,兵多,老百姓也多。所以吃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说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平川,土地肥沃,但是毕竟它的面积是有限的。开元前期,比方说遇到旱灾,风灾,水灾等任何灾荒,唐玄宗就得带着整个朝廷班子往洛阳跑。这一直是困扰朝廷的一个大问题,大臣们也在想办法。

天宝年间有一个人想出一个办法来了,他就是李林甫推荐的宰相牛仙客,牛仙客使用的办法叫做合籴[dí]法。合籴法就是在丰收的年景,由朝廷大量向老百姓收购粮食,然后荒年的时候拿出来使用。这个办法非常好,一方面解决了荒年的粮食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解决了丰收年景下谷贱伤农的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有了大量的收购储备,长安的粮食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从开元后期开始,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就再也没有出过长安。合籴法在长安行之有效之后,又迅速向全国推广。天宝年间,全国的储备量达到了一亿石。这是一个多大的概念?那可是当年四年的粮食总产量啊。国家的仓库里储备着四年的粮食产量,多大的灾荒不都能抗得过去吗。

虽然粮食问题彻底解决,但是一个社会真想繁荣,还得靠物资流通。物资怎么流通呢?靠驿站。但是中国古代驿站主要是提供公文传递和官员往来的方便的,不是给老百姓用的。官家的驿站不能用,怎么办呢?当时私人经营的驿站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地发展起来。而且私人驿站还是连锁经营,经营什么呢?经营驴。客官到驿站住宿,可以提供一头驴,骑着驴走到下一个驿站,就可以把驴扔在那儿了,然后再下一个驿站呢,再接过一头驴,再接着一程一程的走。一头驴一天能走好几十公里,虽然在今天这个速度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唐朝经济发达,出现空前的繁荣,盛世的背后也危机四伏,导致后来社会各种矛盾爆发,最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恨歌之物华天宝1天宝繁华
从“开元”到“天宝”,唐玄宗究竟干了什么,使得大唐由盛转衰?-今日头条
薛奎,字宿艺
【副刊·粮史】新中国稻谷生产
一张图告诉你全球人均耕地占有量
初中历史课本呈现出的可怕人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