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芮”国史事与考古发掘

3月2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在京揭晓,榜上有名的考古发现分别为: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在这其中,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更是继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之后,又一处揭示古“芮“国都邑遗址和墓地的重要考古发现。

2005年,在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发掘出土的众多令人瞩目的文物,使得“芮”国这个在大争之世并未幸存的小诸侯国,在尘封千年之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两周遗迹,古芮迷踪。伴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芮国的历史终将被完善。

韩城梁带村和澄城刘家洼高等级贵族墓地的发掘,为人们揭开了这个诸侯国的秘密往事。其出土的文物之精美、之罕见,同样为研究两周时期的历史、文化、手工艺以及古芮国的文化内涵、世系、地望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芮国遗址为什么位于梁国境内?

2004年8月,盗墓分子盗掘的爆炸声在距离陕西省韩城市6.5公里的梁带村响起。起初,村民们并不知道是有人盗墓,但半夜田地里频繁出现的陌生人身影最终引起了村民的警觉。

随即,渭南市和韩城市的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竟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地下10米深的大墓,考古工作将出土的青铜鱼、玛瑙珠等送到陕西省文物局鉴定,专家们确定了梁带村确有东周时期的古墓。

2005年,正式发掘开始,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发现总面积330000平方米的墓葬群,1300余座古墓,64座车马坑,出土文物数万件。这些墓葬的年代跨越西周到春秋时期,最让人惊讶的是,大型墓葬中出土了众多带有“芮公”“芮太子”铭文的器物,而这些文字证据自然而然让人们将这处墓葬群与古芮国联系在了一起。

梁带村出土编钟 编磬陕西省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梁带村墓地一共发现了7座带墓道的大型墓,在这些大墓周围还分布着众多中小型平民墓葬。在7座大墓中,只有M27是唯一的双墓道大墓,级别最高。从出土的代表国君身份的七鼎六簋、成套乐器以及48件金器和兵器来看,墓主应该是一代国君。而簋上的铭文“芮公作为旅簋”则直接告诉了人们墓主确实是芮公。

M27的芮公到底指的是哪一代芮公呢?这个问题在M26墓中得到了解答。出土于M26中的青铜鼎上的铭文“仲姜作为桓公尊鼎”表明了M27的墓主是芮桓公的同时,也解答了位于M27旁的M26和M19是芮桓公两位夫人的墓葬。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来看,M26的级别在M19之上,这两座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成组成套,非常令人瞩目,而M26的墓主,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仲姜,其墓葬中出土的组玉配饰更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等级最高的。

七璜联珠组玉佩 出土于梁带村27号墓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梯形牌组玉佩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 出土于梁带村26号墓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除了芮桓公墓葬、仲姜墓葬和芮公第二位夫人的墓葬,梁带村的大型墓葬还有一座非常显眼,即位于芮公墓东南约27米处的M28。M28出土器物共773件,包括青铜器、玉器、漆器、石器和骨器等。相比M27的芮桓公墓葬规格较小,但也出土了5件鼎和4件簋、8件编钟和10件石磬,礼乐器俱全的规格类似芮公墓而超过了M19和M26。五鼎四簋是标准的诸侯礼仪规格,参考其他出土的器物可以断定M28是芮国的又一代国君的墓葬,但年代明显晚于芮桓公墓,所以有学者认为,M28应该为芮桓公与仲姜的儿子——芮伯万的墓葬。

花蕾凤鸟佩 西周 出土于梁带村26号墓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回首凤鸟佩 西周中期 出土于梁带村26号墓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出土的实物证明,这里的确是芮国墓群,但梁带村能出现芮国墓葬群却是考古工作者从未想到的,因为根据《史记·晋世家》注释,人们认为春秋早期的韩城是梁国所在,而芮国的国都在韩城以南大约100公里的大荔县。

如果芮国国都是在陕西大荔,那么韩城又怎么会出现芮国墓葬遗址?山西的芮城和古芮国又有怎样的关系?

梁带村出土 七鼎六簋铜器组合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到底有几个芮国?

有专家推测,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芮国并非一直居于陕西大荔的洛水之滨,它也有过迁移封地的经历,而韩城梁带村所发现的芮国墓葬群则证明了,芮国的国都很有可能从陕西大荔迁移至此,因为古代礼仪制度规定,墓葬区一般就在城池附近,所以芮国国都的遗址距离墓葬区不会太远。

“芮”这个地名从商代开始见诸于史籍,在三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芮国作为诸侯国始终存在,直到秦穆公二十年,芮国被秦国所灭。关于芮国国都的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一说在今山西芮城,一说在今陕西韩城或陕西大荔,三个地方相近,为陕西、山西、河南三地交界。

梁带村26号墓出土青铜盘局部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姜姓芮国

据《左传·昭公九年》记载:“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意思是夏朝时由于后稷对我们的功德,魏国、骀国、芮国、岐国、毕国,成为我们的西部领土。说明古芮国在夏商时就已经存在,而且方位也说得很清楚,在西部。

北宋《广韵》记载:“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很有可能,最早的芮国为姜姓,作为商朝的遗留方国,当时已经成为周朝诸侯。

商朝时的姜姓芮国在山西芮城,与当时的虞国相邻,虞国的位置在今山西夏县以南和平陆以北一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说是在周文王时,虞国和芮国为了争夺一块土地,互不相让,最后请求周文王出面调理。这一事件说明虞国和芮国当时是归顺周国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虞芮两国并非姬姓,文王是因为德高望重而介入的。

但公元前1046年,在周武王克商的过程中,姜姓诸侯国被灭。

梁带村出土青铜器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姬姓芮国

武王灭商建周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大封诸侯国,这其中,姬姓诸侯国的数量占据着绝对优势。位于黄河东面姜姓芮国故地之上的姬姓魏国,和黄河西面(今陕西大荔县)的姬姓芮国便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的两个国家。

姬姓芮国为伯爵,其首封君已不可考,但芮国的历代国君在周王室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地位显赫。从这点推测,芮国首封君不是文王之子就是武王之兄弟,嫡系宗亲无疑。《尚书·周书》记载:“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说是周武王时,南方的巢伯觐见周王,命芮伯作《旅巢命》,《旅巢命》是古代一种咏赞讴歌的形式,类似《诗经》的“颂”,没有一定地位的大臣,是没有资格作这种赞美诗的。

“第三个”芮国

《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早期芮国一起长达八年的政治动乱事件。《左传· 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大约是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的时候,此时芮国的国君名叫万,也就是姬万,芮伯万。《左传》记载的这段政治事件也就是由这位芮伯万引起的。由于不满芮伯万宠幸的人太多,芮伯万的母亲(梁带村M26墓葬主人仲姜)将自己的儿子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芮伯万投奔了同是姬姓的魏国,《左传》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

《左传·桓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为芮所败,故以芮伯归,将欲纳之。”

邻近的秦国看出了芮国内部的政治动乱,便出兵攻打芮国,结果却打了败仗。同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水经注·河水》引《纪年》:“晋武公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在芮国遭遇的失败并没有打消秦国想深入渗透芮国,并使芮国依附于自己的念头,毕竟,秦国在东进这条路上可谓是“蓄谋已久”。所以在同一年的冬天,秦国找了两位帮手:周王室、虢国,这三家共同出兵,将目标转向了芮伯万出逃所在的姬姓魏国,并且掠走了芮伯万。

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对于芮伯万来说才刚刚开始,被秦国控制的他可能已经打消了此生再回到芮国的念想。然而仿佛是命运眷顾,那一年,在芮国上演的内部政治动乱在秦宪公去世以后同样在秦国上演了一番。出于政治目的,秦国愿意将芮伯万送归芮国。

公元前707年,芮伯万被支持自己的戎人接到了今天韩城一带,大约公元前702年,芮伯万在今天的韩城重建了一个芮国。

梁带村出土编钟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镂空龙纹方盒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藏

这场政治事件中,秦国第一个干涉,并一直参与正位运动,最终也由秦“纳芮伯万于芮”。秦的势力显然通过这一事件深入渗透到芮国并使之依附。所以《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最后,芮国的命运如同其它诸多依附国一样,最终还是被所依附者消灭。

穆公二十年,秦灭梁芮。从武王伐商算起,这个存在了四百年左右的姬姓芮国终于在历史舞台上谢幕。

“澄城刘家洼”——芮国后期都城和墓地遗址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

澄城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关中东部,2017年年末,这里发现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春秋时期周系墓葬,墓地为春秋早期的周文化系统墓地,其代表的聚落性质为周代某一周系贵族的封国。

2018年,这里又相继出土了带铭文的青铜器,其中有“芮公”“芮太子”铭文。继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之后,古代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和墓地被“锁定”在了刘家洼。

澄城刘家洼遗址的时代属于春秋早中期,从墓葬形制和丧葬习俗等文化特征、出土青铜礼器有七鼎六簋及五鼎四簋的组合形式、带有“芮公”“芮太子”铭文的青铜器来看,这里应当是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和墓地。

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编钟

刘家洼处于黄河、洛河之间的渭北黄土台塬带,是勾连北方与关中以及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宗周与晋来往的交通要冲,秦与三晋争锋的重点区域。遗址范围约3平方公里。在东区中部位置,勘探发现一个1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

在目前发现的200多座墓葬中,其中两座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与M2)呈南北向,东西并排分布,其规模宏大,从墓葬规格来看,墓主人无疑是诸侯国国君级别的。

已经清理出土的文物中,M2椁室的一件建鼓上,铜柱套管上有刻铭“芮公”作器,它是芮公制作的乐器。另一中型墓的铜鬲上,出土了“芮太子”铭文。东I区中型墓M27和M49出土有青铜器铭文资料,M27两件铜鬲口沿上铸有“芮太子白”等铭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家洼考古队领队种建荣说:“这些铭文如果出自其他器物,那(器物)可能是别人送的,或者是战利品。但这种乐鼓、乐器一般不会是赠送的,只能是他自己的。”

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铜戈

据了解,整个墓地出土铜器最多,很精彩,还有金器、铁器。“很多东西属于外来的或北方的文化因素,说明这里与北方的族群如戎人之间是有交流的,显示出这里频繁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刘家洼这些大墓中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等,部分中、小型墓中出土的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充溢着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种建荣说。

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的带有草原文化气息金器

种建荣认为,两周之际伴随着周王室的东迁,关中东部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以前学界对两周时期周王室在当地的筹划治理与分封模式方面的认识十分模糊。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上接梁带村芮国墓地,为研究东周时期关中东部诸侯国的存灭概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变迁,人群流动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绝佳的资料。

本文参考文章:

张天恩 《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的局部整合》

王晖 《韩城芮国考——从梁带村发现谈起》

孙秉君 《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

吕智荣 《陕西韩城市梁带村芮国墓地M28的发掘》

史党社 《梁带村的考古新发现与古芮国——一个基于文献的考察》

沙莎 《东府,发现“雅致的中国”——澄城县刘家洼春秋时代诸侯墓地考古调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旷世奇珍!韩城梁带村芮国大墓考古!
陕西韩城芮国大墓发现始末
黄河岸边,这处被编进考古教科书的遗址,隐藏了3000年的帝国秘史!
陕:韩城梁带村芮国博物馆,比肩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一日经行
迷失的古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