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大家好,我是一个普通人忆梦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俄国要卖阿拉斯加

它隶属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州,西半球最大的半岛,拥有北美最高峰,拥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社区,拥有地球最北端的河,是全美3个没有州税的州之一,被俄国700万美元卖出的州,它就是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的面积约为125个乌鲁木齐的面积,阿拉斯加地处北半球,西半球,同时是西半球最大的半岛,同时也是美国最寒冷的地区,也是被外国人常谈起的几个州之一。

俄国归属

17世纪有人发现这块阿留申人称作 “Alyeska”或“大地”的地方。1741年6月,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7月16日他们发现了阿拉斯加大陆,而在阿拉斯加水域生长的水獭成为这次探险最大的发现。到了1745年俄国猎人就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稳固的狩猎基地,从而开始了阿拉斯加的殖民时期。紧随其后的是英国、西班牙和美国的探险家,但真正留下来对阿拉斯加有重大影响的还是俄国人。1784年他们在科迪亚克岛(Kodiak)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到1799年为止,他们的触角一直延伸至东南海岸的Sitka,俄国对阿拉斯加的主权拥有就此确立

转卖美国

1854年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希华德,在1867年3月29日,美俄双方同意以7,200,000美元(含手续费200,000)成交。而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一直到今日,阿拉斯加为了庆祝这天,特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Alaska Day)。这笔土地交易成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

不过负责此购地案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William Seward)以大量金钱买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使得当时很多美国人觉得这并不值钱,并揶揄这是“西华德的蠢事”(Seward's Folly)或“西华德的冰箱”(Seward's Icebox)。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

欧洲宪兵

在19世纪初的欧洲,法兰西的皇帝拿破仑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仑明白只有把俄国踩在脚下,才能征服英国,这位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使欧洲深陷战争泥潭,当时欧洲最强悍的军队几乎都被拿破仑击败了,直到他在1812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入侵俄国。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拿破仑相继获得了斯摩棱斯克战役、瓦卢蒂诺战役、维捷斯克战役的胜利,击垮了阻止他的俄军部队。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获得了极为艰难且浩大的博罗季诺战役的战术胜利,但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火炮指挥官库来索夫战死。

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18] 。但在战略上,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巴克莱等人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拯救剩余的俄军的有生力量。俄罗斯的寒冬,成为了拿破仑的最大阻力 ,由于法军物资补给不足延滞、兵力分散,俄军迎来重大转机,库图佐夫以逸待劳并趁机不断袭扰法军,在几个星期的灾难对战中,本处以优势的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无疑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因为遇到了俄国军民的强烈抵抗和罕见的凛冬,使法国军队损失惨重,大约有四十万法军士兵在俄国死亡。

最后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被欧洲人誉为欧洲的救世主,在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俄国人便以欧洲宪兵的身份闪耀登场了。

1812年挫败拿破仑入侵后,沙俄率领欧洲各国一起把拿破仑赶下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沙皇亚历山大宣称“有60万大军的人是不需要和人妥协的”。此后,由于俄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上位于欧洲东陲,后方不受威胁,因此成为欧洲实质上的霸主。

1814年3月,在巴黎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他身穿戎装,骑着高头白马,在普鲁士国王陪同下,身后跟着一支令欧洲胆寒的军队,风风光光,耀武扬威地进入巴黎。

1815年,面对日益激烈的欧洲大革命,欧洲成立了“神圣同盟”,各个君主团结起来对抗大革命,而沙皇俄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变成战胜国,实力激增,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俄国成为了维护欧洲君主秩序的武装力量,所以当时的俄国由于负责各个君主国的安危,像个警察,和维护治安的宪兵。

沙皇俄国政治影响力巨大。打垮拿破仑后,沙皇拉拢了普鲁士和奥地利,建立“三皇同盟”,成为欧洲的反动堡垒。
沙皇本国守旧。在欧洲各国纷纷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时,沙皇俄国保留了更多的封建特权,贵族效忠沙皇,农民也任劳任怨,这使得沙皇成为当然的旧秩序维护者。

亚历山大一世被称为“欧洲的救世主”,在维也纳会议上,以沙俄为主导对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格局做了安排,同时,沙俄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神圣同盟”,作为同盟领袖,亚历山大一世又有了“神圣王”称号。沙俄也风光无限,一时间成为欧洲大陆说一不二的霸主,并以“欧洲宪兵”自居。

在19世纪欧洲的历次革命中,沙皇扮演了镇压主力的角色。拿破仑垮台后,欧洲发生过多次革命,如1820年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革命,1830年法国和意大利的革命,1848年全欧洲革命等。这些革命中,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和意大利各邦都曾卷入。英国对一些民族独立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持支持态度,法国在拿破仑三世上台后也倾向于革命,而普鲁士、奥地利则被本国的革命闹得焦头烂额。这时候,是沙皇俄国出动军队,先帮助普奥镇压了德意志革命,然后顺势再镇压意大利。所以,沙皇俄国是欧洲镇压革命的总后台,被称为欧洲宪兵。

宪兵陨落

在1848年爆发的欧洲大革命中,俄国人还以所谓欧洲宪兵的身份出兵镇压各国的革命运动,俄国在1848年的五月派出十四万大军悍然入侵匈牙利,直接导致了匈牙利革命的失败,当时的欧洲,几乎所有爆发革命的地方都有俄国镇压者的身影。

第九次俄土战争也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终于在1853年爆发了。这时的“欧洲宪兵”沙俄,不但有些膨胀,而且有些不知天地厚,对当时自己面临的形势判断存在严重失误,尤其是欧洲列强对自己在欧洲扩张与贪婪的容忍度认识明显不足。

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看来,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那就诉诸战争,以前八次对奥斯曼的战争不都是这样吗?所以,就故意向奥斯曼提出苛刻甚至无法接受的条件,以挑起战争。

于是,1853年2月,沙皇派亲王前往君士坦丁堡去提那些让人无法接受的要求。沙俄要求奥斯曼苏丹承认在其治下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希腊、保加利亚等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对此,苏丹准备做出一些必要妥协。然而,沙俄紧接着又提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圣地巴勒斯坦建立“保护地”的要求。

这一要求顿时引起众怒,因为它涉及到宗教原则,别说奥斯曼苏丹不能答应,就连整个欧洲都不能答应。英法等国纷纷表明态度,支持鼓励苏丹坚决不能答应沙俄的无理要求。

1853年5月,奥斯曼回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沙俄便马上宣布与奥斯曼断绝外交关系。7月,沙俄军队开进并驻扎在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英法联合舰队随后也抵达达达尼尔海峡。10月,有英法支持的奥斯曼苏丹向沙俄提出归还两个公国,俄国置若罔闻。随后奥斯曼向沙俄宣战。10月16日,俄罗斯向奥斯曼开战,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爆发。

1854年1月,英法的一支联合舰队驶入黑海为土军壮胆。于是,沙俄宣布与英法断绝交往。英国便派和平代表团前往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十分愤怒,谴责英法扩大战争和想要打欧洲大战的行为。

外强中干的沙俄,随即宣布与英法进入战争状态,2月份第一批英国陆军进入土耳其,接着英法最后通牒沙俄,务于4月30日之前撤离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多瑙河公国。沙俄置之不理,随着3月份法国陆军登船前往土耳其,英法与土耳其的同盟达成。3月底英法相继向沙俄宣战,沙俄只能以70万之众独自抵抗拥兵百万的同盟国。

悲催而可怜以“欧洲宪兵”自居的沙俄,就这样没有任何朋友帮助下被列强围攻。无奈之下沙俄从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撤出,到了1854年9月,战局对沙俄更为不利,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开始围困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技术战术都落后的俄军,最终输掉了这场“首次的现代化战争”。

1855年1月,撒丁王国加入战争。9月,联军占领了围攻近一年的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彻底战败。12月,“老朋友”奥地利帝国出面把停战的最后通牒送达圣彼得堡,最终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老朋友”停战的“好意”。

1856年3月底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巴黎和约》,标志沙俄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欧洲宪兵”的失败。

转卖缘由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1867年4月双方以720万美元成交,20万美元手续费。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将这一天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平均每英亩土块仅值两美分 。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将这一天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

1854年俄国的实力大不如前,英国实力大幅增加,俄国担心英国把阿拉斯加抢走,亚历山大二便抢先一步世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只要我卖的够快,英国就抢不到地。

总结

在俄国打败了连年征战的法国后,再看看欧洲大陆上那些被打得支离破碎的国家,俄国就有了想称霸欧洲,甚至是称霸世界的野心,于是俄国就以欧洲宪兵自居,但是所谓的欧洲宪兵在插手欧洲的各种事物不计后果,在其他国家先后革命的时候,俄国还想一直当欧洲宪兵,神圣联盟的老大。想成为领导的话就需要不断向外界展现自己强大的实力,这就有了沙皇俄国以“欧洲宪兵”自居,不断向其他欧洲国家派遣他们所谓的正义军队,但是时间长了,受到了压迫的国家和地区也多了起来,他们忍无可忍,无可再忍,于是一同出击对抗沙皇俄国,也终结了欧洲宪兵的历史,也让一个欧洲“最强的国家”衰落下去,也让我认清了一件事,如果一个国家的实力看上去是世界“最强的”那千万不要靠着自己国家的实力去压迫,去制裁,去袭击其他和平发展的国家,因为那样子会让其他国家敌视自己国家,会加快自己国家的灭亡,历史告诉我们应该集各家之所长,因为只有那样子,国家才会长远。

“我是忆梦,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个有时能看清世界却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它的普通人。”
“我将自己观察的浅薄所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一些思考。”
“感谢大家愿意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听我说这么多,我们有缘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在170年内,自己的领土扩大了400倍
1000年魔咒:血染的克里米亚,不是霸权的起点,就是霸权的终点
沙俄,从拯救欧洲的救世主到镇压革命的欧洲宪兵
《一战全史》33 “欧洲宪兵”——沙皇俄国
俄罗斯败得最惨的战争:一位沙皇自杀一位被刺杀,还卖了阿拉斯加
俄国最终向英法证明,啃食窝边草才是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