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6位功勋都进了曹操太庙,为何曹纯、贾诩、许褚等人没资格进?

祀,即祭祀,代表传承。戎,即战争,代表生存。这两件大事,在我们中华文明上古史中,被放在第一位,一直传承至今。所以,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祭祀祖宗的习俗。

(明清太庙)

普通人祭祀祖宗无非就是到祠堂和坟墓,而古代皇帝天子祭祀祖宗则需要到太庙和皇陵,关于太庙的起源,据相关专家考究说,是起源是父系氏族社会,具体早已无法考证,东汉蔡邕的《明堂论》记载,太庙在夏朝时,叫做世室;商朝时,叫做重屋;周朝时,叫做明堂。

“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崇礼其祖,以配上帝者也。”——蔡邕《明堂论》

前文说了,祭祀代表传承。所以,太庙可不是仅限于祭祀祖宗,它还有使后代明白历代祖先开创基业的艰辛与功劳,起到教化后代的作用;天子叫诸侯与贵族等臣下,来太庙朝见,使臣下们明白国家的制度和教化,好按此治理他们的地盘;如有人立下大功劳的,还可以来此祭告祖先,死后按其功绩给予相应的祭祀典礼。

因此,太庙既代表了最高的祭祀,又代表了最高的传承,更代表了最高的教化。皇帝如果生前不是犯了重大的过错,死后入太庙是肯定的,那么他那一朝的臣下,有大功绩的,死后的神牌必会被请入太庙,与死去的皇帝一起享受后世帝皇与文武百官的朝拜及香火。

所以,死后配享太庙,成了文臣武将的夙愿,因为那是最高的殊荣。

曹操死后,被曹丕尊为魏武帝,可惜曹丕继位才短短6年就死去了,连他爹曹操的太庙都还来不及建造。到他儿子曹叡继位时,才开始建造曹魏太庙(时间约227年6月)。

青龙元年夏五月(233年),曹叡终于下令把死去的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此三人神牌,依礼请入魏武帝太庙,配享香火。

优先选定此三人,说明在曹叡的眼中,他们是最为功勋卓绝的。

正始四年(243),曹叡已死,他的养子幼皇帝曹芳在位。七月份时,由群臣(主要是曹爽掌权拍板)拟定,把已故的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等功勋卓绝的大臣神牌,依礼请入曹操太庙,配享香火。

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把已故尚书令荀攸神牌,请入太祖太庙。这时候,皇帝年幼,仍然是曹爽掌权,谁入太庙他说了算。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取了争权,从此曹魏朝堂由司马家话事。嘉平三年七月,司马懿死去,他的两个儿子,立马在十一月,把老爹的神牌给请进了曹操太庙。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朝堂依然由司马昭把持,他下令把已故的军师祭酒郭嘉神牌,请入太祖庙庭。

各位读者会有疑问,为何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他们没有得入太庙?

其实,谁能入太庙,他们这些死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唯一有权力的是当时的掌权者!曹叡在位时,下诏请入的那3位,是因为曹叡觉得他们功劳最大。

其次,是曹爽掌权时,下诏请了2次,把那些劳苦功劳的大臣都请入了,唯独漏了这5人。

对于这个现象,南朝宋的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时,也点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下:

“臣松之以为故魏氏配飨不及荀彧,盖以其末年异议,又位非魏臣故也。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锺繇而后荀攸,则未详厥趣也。”

他说,荀彧之所以不能入曹操太庙,是因为他始终是个汉臣,投靠曹操也是为兴复汉室而努力,始终不认为自己是曹魏政权的臣子,所以他晚年与曹操决裂,死后不能入太庙很好理解。

至于曹叡为何把程昱看得比郭嘉功劳大,曹爽把锺繇看得比荀攸功劳大,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过不管裴松之如何费解,他说的那些人,除了荀彧,都入选了。

那作为曹魏八虎骑之一的曹纯,不能得享太庙,又是怎么回事?

盘点一下曹纯的轨迹可知,不是他功绩不够,也不是他死得早,更不是得罪了哪些曹氏宗室,极有可能是他儿子曹演的问题。

大家看《三国志》记载曹演的那句话:“(纯)子演嗣,官至领军将军,正元中进封平乐乡侯。”

正元年间,司马家高平陵政变掌权后5年,那么曹演他作为曹氏宗室,为什么不被司马家清洗?反而还进封平乐乡侯?对比一下夏侯霸出逃蜀国的经历,可见曹纯的儿子曹演在政治和态度上是支持司马家的。

反推一下,既然曹演是支持司马家的,那么肯定是与曹爽不和的。

在曹爽与司马懿政权期间,曹演站在了曹爽的对立面,他爹曹纯当然不能进入太庙了。

于禁不能进入太庙,那是因为他有污点:樊城战役时,战败被关羽所擒,与庞德的宁死不屈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后来被东吴解救放回,曹丕和满朝大臣仍然对他极度鄙视羞辱,令他郁郁而终。

于禁人品上的污点,是他不能得享太庙的根本原因。

贾诩智谋过人,素有“毒士”之称,他跟过董卓、跟过李傕、跟过张绣、跟过曹操、跟过曹丕;而在曹操麾下时,是出谋出力最少的,仅有的一次功绩是离间韩遂与马超。

在跟曹丕后,辅助他登上世子之位,曹丕投桃报李,把他列为心腹,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死后也顺理的进入曹丕太庙,说明大家都认为他是曹丕朝的臣子。

那为何同为护卫的典韦得享曹操太庙,而许褚却不得?

皆因许褚性格耿直,得罪人多。

有次,曹仁从荆州赶来朝谒,曹操在房间里还没出来,曹仁在殿外跟门前的许楮聊天,想邀他去旁边的偏房坐下交谈。许褚板着个脸只说了句:“魏王快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鸟都不鸟曹仁,这招致了曹仁不爽记恨。

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位高权重,屈尊找你这个保镖说话,你为什么要冷脸推辞?”许褚回答:“他虽然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之将。而我许褚却是负责内部守备的,我们要说话在公开场所就可以了,何必到私下说。”

许褚的话被曹操听到后更加信任他,但是他这种态度得罪了很多大臣,包括文臣许攸也是被他辣手斩杀。他的儿子许仪得罪钟会被杀,令许褚与众大臣更加不合。

(钟会杀徐仪)

曹爽不选许褚是因为人缘差,选典韦的原因,典韦更加忠诚低调,典韦很少下班回家,他终日侍立在曹操左右,夜晚基本睡在曹操旁边。他喜好酒肉,每顿吃喝是平常人的几倍,喝酒吃肉时又喜欢跟人称兄道弟,人缘并不差。

小说《三国演义》根据他喜好酒食这个弱点,编写贾诩邀请典韦去喝酒,喝醉后胡车儿才敢去偷了典韦的双戟,之后张绣才敢起兵攻打曹操。

除了曹爽有机会给曹魏大臣配享太庙的资格,司马家掌权后也有,不过他们要的是去曹氏化。因此,特别忠于曹氏政权的许褚或其他大臣就不可能再配享太庙了。

当然,郭嘉是例外,或许司马家也看不惯曹爽没请郭嘉入太庙。

因此,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他们没有得入太庙,有其各自原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为何这5人不能进,入太庙的标准是什么
26位功臣进了曹魏太庙,为何荀彧、于禁、许褚、贾诩没资格进
四个帮曹操打天下,却没进曹魏太庙的人,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扭曲
26位功臣入选曹魏太庙!为啥荀彧、于禁、许褚、贾诩却进不了?
虎将许褚之子许仪,为何被当成杀人立威的工具,惨遭钟会处斩?
曹操死了之后,为啥他的心腹许褚也“消失”了,原因在曹丕身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