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路,在道路的尽头

▇ 多少人死在苦闷期里。

文:钟二毛(id:zhongermao1995)

1

“哇,你又出书了,一年一本!”

昨晚,我正式发布新书、长篇小说《完美策划》上市的消息后,好几个朋友跟我这么说。

好在不是怀疑我代笔。

还真是,这几年,我是一年一本书:

2012年,长篇小说《我们的怕与爱》;

2013年,中篇小说集《四个叛徒》;

2014年,长篇小说《小中产》;

2015年,短篇小说集《旧天堂》、长篇小说《小中产》(修订版);

2016年,长篇小说《小浮世》;

2017年,长篇小说《完美策划》;

2018年,长篇小说.....名字我不告诉你。

几年下来,我的小说风格基本形成:题材接地气+语言黑色幽默。因为此,长篇小说《小中产》、短篇小说集《旧天堂》里的多个短篇小说,高价卖出影视改编权,不久将来将出现在荧屏、银幕上。

我对自己的认可度,还行。

2

但是,讲真,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能混下去。

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写作这方面,是没有天分的。

有两个故事作证:

第一个故事。

初中的时候,我特别热爱写作文。作文题一布置下来,基本上什么课都不想上了,就是想构思作文。礼拜天,站在新华书店里,望着玻璃柜里的古典小说封皮发呆,结合老人讲过的故事,想象书里的内容大致会是怎样。是的,那时候,书店是不开架的。这就是所谓的“阅读”。

我这一辈子都记得那个叫李平西的语文老师。多少年对他恨之入骨。因为他从来不正眼看一篇我的作文。他认为我的作文洋洋洒洒,但离题万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写文章。

无比灰暗的初中三年。夏天,把作文本丢到河里;冬天,把作文本扔到炭火上。这是经常的事。

第二个故事。

2003年,中国网络文学蓬勃之年。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火遍中国。那年,我26岁,无意中闯入新浪网的论坛,看到了所谓的网络文学。“靠,这玩意我也可以写。”就是这么一个直觉,我休假20天写了第一个长篇小说。写完后,每天一个章节,挂到网上。火了!一个月下来,点击率600多万。很快,出版商把它变成铅字、印成书。

喜从天降是不是?不!悲剧马上降临!网上那么火的小说,在书架上居然无人问津,没有人愿意掏钱买。“我们看走眼了。”出版商的话,才叫扎心啊。

这瓢冷水,打击力度之大,不亚于被语文老师蔑视的初中三年。

没戏,钟二毛,你丫根本就不是写作这块料!

3

咱出生平民,颜值还低。人家有背景,咱只有背影。别人可以傲娇,咱只能倔强。

倔强,就是老子就不信这个邪,继续干。

这里,分享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做事既要讲战略,又要讲战术。战略就是老子不信这个邪,战术就是到底该怎么整。很多人只有战略,没战术,那是打鸡血、成功学。

当事情毫无进展时,停下来思考很重要。

出版了第一本书但反响平平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不是这块料?差距在哪里?

为什么网上600万点击率,网下无人问津?

分析、学习、琢磨。

停下来,也是一种“继续”。

我停了6年:2003年到2009年。那6年,无比苦闷。苦闷中,只好读书。那6年,读的书真多啊。经典的,我读,畅销的,我也读,我还分析“套路”。

2009年4月28日,神一般的日子。上帝突然召唤我:“钟二毛,你继续写啊。”于是我写,从短篇小说开始。都说对于一个新手,纯文学发表比登天还难,我倒很容易,很快发表,很快就有小说被转载、获奖。随后,随后就很快出版第二本书、第三本书......

事后细细一想,没有那6年的无比苦闷,会有“随后”吗?

2016年9月,我辞去干了十几年的记者,坐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室里,手托腮帮子,学习如何将文字转换成影像,让自己的写作走得更远、更广。至于各种诱惑,干脆拒绝。(如下图)


我为何拒绝?我是这么想的:写作这条道,我走了这么远,再岔开一个口子,貌似新机会、新尝试、轻轻松松有肉吃,其实不!划!算!

好多人会说“其实可以兼顾啊”。呵呵,人一兼顾就完蛋了。这跟恋爱一样,你不能兼顾两个男人或者女人的。万万不可。

这个世界不缺机会,缺放弃机会的勇气和智慧。

4

回顾自己,不是吹牛皮,而是想说: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出门遇贵人、伯乐死死缠绕在身边。

这都是幸运的。

甚至,我们会遭遇打压、嘲讽。

所以,对于很多道路,我们大部分人是没有把握自己能走多远的。

这,很正常。

正常归正常。正常之外有异常。“异常”就是,有的人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瞎子婆一样,一路低头走下去。

低头走,很重要。它暗含了两个意思:第一,心无旁骛;第二,思考、琢磨。

低头走路,即苦闷期。

人生总有几年是苦闷期。

这个苦闷期,就是谁都不会在乎你、理你、理解你。甚至,你自己都想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一万个恭喜你!苦闷期,意味着机会要来。

但前提是,必须熬过去。熬,一定是痛苦的。你看古人发明的“”这个字,火在烧,水在滚,怎么可能让你舒服呢。

切记:苦闷期,不要东张西望。

因为:道路,在道路的尽头。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心里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缺的不是机会,你缺的是放弃机会的勇气和智慧
二毛,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么
人生、事业都是道路
苦闷之躯
你敢   六亲不认?必定苦闷!
480 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