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信被萧何骗杀后,张良闭关绝食,吕后对他说了17个字放心离去

张良的家族曾是中国的第二大世家,地位仅次于孔家。同时张良也是三杰中结局最好的一个,这也与他的大智慧脱不了干系。

刘邦得天下后,开始铲除功臣,先后被杀的有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这些人都是大汉的开国功臣,然而最终都成了刘邦的刀下冤魂,在刘邦铲除功臣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得以幸免于难,这个人就是张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是三杰之首,理所当然的聪明人,萧何都没有他聪明,但是萧何和刘邦从小就是发小,而且从来都和刘邦没有过龌龊,一直都是好好管家,韩信也聪明,但是太过于聪明,而且还有自己的心思。

大约韩信所有的智慧都集中在了用兵上,以至于他没有及时洞察刘邦的内心,更没有敛去锋芒。

最后,韩信被吕后和萧何骗去,死于钟室。帝王是冷血的,说是把人命视为草芥也不为过。

从淮阴侯韩信之死起,一幕幕的惨剧,使得张良彻底明白了,对于这些人付出更多只会让自己更惨。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再也不管皇室之事,无论什么人来找他,他都不愿相见。

《史记·留侯世家》:“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张良最后崇信辟谷之术,常常不吃饭,一心修道。吕后听说后,于是劝说张良道:“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不要苦了自己,还是要食人间烟火”,于是张良不得已开始吃饭。

其实张良只是想表达我连饭都吃不下怎么可能再与你争天下呢,你也就放心吧,而吕后看了他的样子也就放下心来离开,不会再拿他性命。

聪明如张良,肯定知道了自己的后果,能力越大的人,就月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张良选择了明哲保身,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

而作为张良的后人,则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而安然度过了千秋万世,繁衍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而在张良的后世子孙之中,也有很多很多人成为朝廷的官吏,不过都是那种很小的官员。这些后人可能继承了张良的处事智慧,将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坚持到底。

这些故事在《史记》中统统有记载,史记也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从未被超过的史书。

里面所记载的历史故事不仅仅有趣,让你了解过去的历史,关键是有朝代的盛衰,有人的一生,从辉煌到死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和社会哲理。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将自己的生命投射在《史记》中,因此他更能体察到人性的鲜活与世事的机变。所以,在他的笔下,人性刻画重于事件阐述,关键人物重于帝王将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古通今:“汉初三杰”昭示后人,规划人生
留侯世家读后感(3篇)
韩信为何难逃一死?他没张良的特殊地位,也没萧何的自保能力
刘邦驾崩前,张良1年不出门,整天绝食修道,子孙平平安安2000年
《史记》中的成语[“语音+文字”](二五)善始善终
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