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9师政委抗命:没有棉衣出国作战,毛主席也不会同意┃铁血长津湖029
userphoto

2023.02.24 山东

关注

60师离开沈阳出发不久,20军直属队也抵达了皇姑屯车站。第一个跳下火车的,是一只胳膊的副军长廖政国。

37岁的廖政国,河南息县人。17岁参加红军,历经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曾经八次负伤,并失去了左臂。

戴着一副眼镜的廖政国,不打仗时十分斯文,而此时的脸色和目光,却像打仗一样,既难看又吓人。

自江南接到北上山东的命令后,负责20军后勤的廖政国就给9兵团上报了寒带冬装计划,可朱总司令都来动员部队入朝作战了,冬装还迟迟不见下发。

11月1日,接到开拔东北的命令后,廖政国又跑到兵团部的后勤部门催问冬装。

说是到吉林梅河口换装整训,可半路上又复受命直接经辑安出国。而这时的廖政国,却已经联系不上兵团部的后勤部门了。部队急需的冬装、粮食甚至弹药,也只能到了辑安或出国后再说了。

再者,20军离开山东兖州出发时,军列一律按车次行军编组,人员也按列车长度和车皮容积编队,这导致同一个部队被分割在不同的车次。步兵部队前面的半个连已经出发,可后面的半个连,还要间隔半小时才能跟上。

炮兵部队更成了大问题。往往火炮已经走了一天,装骡马的车厢还没有跟上来。更为严重的是,军直机关也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这样的行军场面,既不利于部队成建制动员,也不利于有序发放给养,何况给养都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长津湖战役中的廖政国

这时,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贺晋年,乘车赶到了火车站,说受总参谋部的委托,来检查20军入朝的准备情况。

看着车厢外写着“牛羊”字样,里面头戴大沿帽,身着薄棉衣,脚蹬单鞋的军直人员,贺晋年对廖政国说:“你们20军,这是什么冬季装备呀?”

廖政国一脸的无奈,说战场情况十万火急,20军只有豁出去了。

贺晋年惊讶不已,说这样入朝作战,冻也冻坏了。

而车站却仅有641件棉大衣。贺晋年于是交待廖政国,让军列多停一会儿。自己马上返回了东北军区,动员机关的干部战士,把身上的皮帽、皮靴、大衣,全部都脱了下来,又紧急送到了火车站。

贺晋年和车站人员边扔冬装,边朝廖政国说:“东北军区机关就这么大,衣帽大衣就这么多,杯水难济车薪呀!只能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了!”

可皮帽、皮靴、大衣还没有扔完,车站调度已经催促军列徐徐开动了。

而后续的部队,还有二十军89师和自安东过来的二十七军,以及已经离开山东北上的二十六军和9兵团直属队。

情急之下,贺晋年又紧急请示高岗,将准备配发十三兵团的35090件棉大衣紧急调来,发放给9兵团的过路部队。

可经过的军列能停多长时间,贺晋年就无能为力了。

而20军最后经停沈阳皇姑屯车站的89师,却不顾9兵团乃至总参谋部的命令,死死地抓住了这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89师是20军的后卫,其接到的出国作战的命令,是由总参谋部直接下达的。

11月6日凌晨,师长余光茂和政委王直,带领第一列火车抵达了山海关。

列车刚进站尚未停稳,车站的大喇叭就响开了:“请进站列车上的最高首长,赶快下车!请列车上的最高首长,赶快下车!”

余光茂刚下车,就被自称总参谋部的一名参谋叫走了。

与此同时,站台上另有总参谋部的人,告诉王直说:“你们看看,站台上有什么,就搬点什么上车吧。”

王直问:“我们不是要到梅河口一带换装整训吗?”

总参谋部的人说:“命令改了,一会儿问你们师长吧!”

王直立即交待自己的人去搬东西。七手八脚一番忙活过后,每节车厢只捞了两个不大的木头箱子。打开一看,一箱是饼干,另一箱是发黑的萝卜干。

王直心里清楚,就是师指的车厢也有六十多人,而随行的作战部队每车厢上百人,带着一箱饼干和一箱萝卜干,连一件寒带的棉衣也没有,这怎么出国打仗啊?

八十九师起源于苏北的地方抗日武装。这支苏北子弟兵,既没有红军部队为基础,也没有新四军主力部队做骨干,但能听指挥肯吃苦,特别善于运动奔袭。尤其是抗战时期的盐城一战,竟打出了“叶挺部队”的声誉。

89师虽然是隶属于9兵团的三十军主力,但新中国成立后,却经历了三次改编,有半年多的时间,一直处于不成军的状态。

首先,30军军部改编为华东海军军部后,89师编入了二十军建制。

此后,89师师部改为空降兵旅部,三个团分别编入二十军所属的三个师,师长余光茂、政委王直因体检不合格,另行分配工作。

9兵团北上山东前,余光茂和王直又奉命归建,一边重组89师师部,一边找回原来的三个团开始整顿。

此时的89师,267团2营缺编,265团、266团也各缺编两个连,直到北上山东兖州郑家村驻训时,这才补充了一千五百名新兵,并配备了骡马牵引的炮兵团。

八十九师成建制还不到一周,紧急赶往东北的命令也到了。

能带领这样一支被编来编去的部队出国作战,16岁自江西崇义参加红军的师长余光茂,自然是一名将才。而15岁从故乡福建上杭才溪加入红军的王直,也是十分地了不起。

土地革命时期,王直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浙西、溧阳、高淳、天目山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接连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临朐、鲁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这丰富的战斗经历,让王直从一名普通的勤务员,一直干上了八十九师的师政委。

有文化的王直自小喜欢画画,17岁那年被选拔到红军独立第10师宣传队。当时,正值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前夕,十分善于观察的王直,画了一幅《送郎上前线》的墙壁漫画。

毛泽东看到后表扬他,是“才溪有才的红小鬼”。同时,也叮嘱他:“做宣传就要这样,让群众一看就懂,让不识字的群众也能看得懂”。

毛泽东的这番话,深深地影响了王直,也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格外注意地形、气候以及风土。

                  抗战时期的王直

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作为万里长城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着好比长城一样漫长而深厚的人文历史。

在站台上来回踱步的王直,敏锐地意识到,这里不仅是天下奇观,也是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过了山海关就是异常寒冷的东北了。

这时,师长王恩茂急匆匆回来了,说:“命令改了,快上车出发。”

王直问:“改到哪里了?”

王恩茂说:“我们将一路不停,直接由辑安出国作战。”

王直听后,当即命令政工人员,全部下到每一辆军列的每一节车厢里,务必将战前的政治动员,落实到防冻的衣物准备上。

回到自己的车厢后,王直又指令黄河清副参谋长,到了沈阳后,专司负责防冻军装的筹措分发。并下令部队,不换上寒带棉装,一节车厢也不准发。

11月6日拂晓,89师到达沈阳皇姑屯车站后,王直和黄河清赶紧下车,一个去调度交涉停车时间,一个去联系贺晋年留在车站的后勤人员。

此时,贺晋年调来的35090件军大衣已经堆在了站台上,还有同时送来的棉帽、棉手套和棉鞋。

事前,贺晋年也有交代,说这35090件军大衣,过路的9兵团部队,能拿走多少就给多少。而整个89师,不过一万人刚出头。

那边的黄河清,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火烧眉毛的冬装,而王直这边却遇到了麻烦。

因为尽管是军列,也需要编组出发。已经焦头烂额的车站军代表,一时有些为难。再者,总参谋部对停车时间,也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王直亮明身份后,直言道:“部队这是出国打仗,战士们换不上冬装,自己作为政委心里过不去。”

见军代表还在犹犹豫豫,王直急了,说:“让战士们换上冬装去打仗,不说彭老总,就是毛主席知道了,也会同意的。”

军代表终于被王直打动,同意89师的九辆军列,快速换装后立即出发。

王直一声令下,部队迅速下车以班为单位换装。直到所有战士全部领到了棉大衣,以及大部分得到了棉帽、棉手套和棉鞋,这才一一命令发车。

心细如发的王直,生怕有遗漏。他和黄河清逐一检查每一辆火车,直接问各连换装的件数。团营级的干部岂敢懈怠,于是直接负责各排的冬装发放。

照此下来,89师九列火车的上的干部战士,人人都有了一件棉大衣。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也配齐了棉帽、棉手套和棉鞋。

考虑到少数人没有棉帽、棉手套和棉鞋,王直又命令营团的干部分工负责,一边行军一边拆了棉被角,缝制棉帽、耳套、棉手套和棉袜子,补救发到基层连队。

所以同样的命令,有些部队的战士越走越冷,干部们也越走越心惊肉跳。

而全部换上了棉大衣的89师,指战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只等从辑安出国奔赴长津湖,与不可一世的陆战1师一见高低了。

夜色不知不觉地退去,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色,行进中的志愿军二十军,迎来了进入东北腹地的第一个黎明。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联系电话与微信:13605462661

按下图登陆喜马拉雅,关注“戈未央”,即可免费收听《铁血长津湖》的有声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津湖战役,二十军打的最惨烈的战役,最后只有100多人能战斗
1950年,志愿军缴获了3000条毛毯,89师政委王直却下令全部
邓华领导的解放军第15兵团有多强大?
杨虎城不敌徐海东,感叹道:我是玩不转了,看小六子的吧!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近万人冻伤,因何89师仅400人?其政委功不可没
志愿军缴获3000条毛毯,师政委命令全剪碎,彭德怀决定狠狠重用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