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7军入朝一枪未放,又奉命紧急回国┃《铁血长津湖》031
userphoto

2023.02.28 山东

关注

非虚构的《铁血长津湖》已经加入公益寻亲计划,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是找到志愿军英烈亲人的机会。】

11月4日夜里9时20分,自安东第一个出国的80师240团到达了白马火车站,又一路小跑进入南市洞以南,马上建立了防御阵地。

这时,80师的通讯参谋追上来说,即将打击的敌人,是英军的27旅。

英军的27旅?来朝鲜不是打美国佬嘛,怎么会冒出个英军的27旅来呢。

听了师通讯参谋的一番解释,团长于春圃这才知道,志愿军出国作战,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至于联合国军具体有哪些国家,除了美军和英军,其它的通讯参谋也说不上来,只撂下了一句“反正就是打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正当240团在南市洞开挖工事时,八十师的238团和239团也赶到了车辇馆一线布防。

当天夜里,随后的八十一师进入了南市洞和车辇馆一侧的枇岘一带,27军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以及副军长詹大南和参谋长李元,也带领军指进入了后面的西上里,并下达了英军一露头就坚决打击的命令。

11月5日,改成预备队的79师235团、236团、237团,以及各师的三个炮兵营和军属的炮兵16团,以及军副政委曾如清、政治部主任张文碧带领的军直后勤部和政治部,也乘火车陆续赶到了安东,只等军指一声令下,马上可以渡江进入朝鲜。

可11月6日,二十七军突然接到了志司原路回安东的命令。

原来,第一次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孤军深入的英军第27旅,已经于11月5日逃之夭夭了。

当天夜里,得到了报告的毛泽东,连续起草了五份致彭德怀、高岗并宋时轮、陶勇的电报,要求江界、长津方面应确定由9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

11月6日接到志司电令后,27军连夜在西上里召开紧急会议,命令80师和81师连夜原路经安东回国。

如此以来,239团再次成为了80师的前卫,238团依旧是二梯队,240团由现在的前卫又成了离开山东时的后卫。

先头回国的239团,半路上遇到了三三两两北撤新义州的人民军。其中两名汉语十分流利的人民军少尉,找到了参谋长高圣轩说,他们原来是四野的,老家就在吉林的延边,执意要参加志愿军。

高圣轩留下他们当了朝鲜语翻译。不久后的长津湖战役,即便是大雪迷人的夜里,239团也没有走错路,而且第一个打响了新兴里的战斗,这两名人民军少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阎川野的238团途径新义州和鸭绿江大桥时,正值美军飞机轰炸。

新义州的街道上死伤遍地,鸭绿江大桥的朝鲜这一端,也被炸得七孔八洞,人行道上的木板不但起了火,还躺着一些被炸死的朝鲜妇女和儿童。

阎川野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以及不满一岁的女儿。

11月1日,238团离开山东泰安的那一刻,列车上的阎川野突然发现,妻子抱着女儿赶到了站台上,夹在十几个送行的留守人员当中。

阎川野的妻子也是二十七军的一名军人,但因为女儿还不满周岁,只能留守泰安。

列车旭旭开动时,阎川野情不自禁地招了招手。他看到妻子在流泪,女儿却在妈妈的怀里笑。

     长津湖战役中的阎川野

80师240团接到回国命令时,已经是11月6日的深夜了。

于春圃一头雾水,这才到朝鲜几天呀,一枪没放不说,连敌人的影子也没看见,怎么说回国就回国了呢。

自11月1日离开山东,240团这是第四次奉命改变原有的命令了。

先是去吉林通化换装整训,然后是去辑安,接着是由安东出国,现在又突然变成了原路回安东,而至于到了安东再去哪里,上级也一时没有明确。

后卫变前卫,前卫变后卫,一会儿志司指挥,一会儿东北军区指挥,一会儿东线,一会儿西线,今儿出国,明儿回国,上级的命令到底还有个准头没有嘛。

这些念头,在于春圃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于是随口问了一句:“这又是哪一级的命令?”

当得知是军里传达志司的命令后,于春圃只好急令撤出防御阵地,火速朝白马火车站集结。

于春圃能打仗、脾气大,但能在27军担任主力团团长,也绝非等闲之辈。

32岁的于春圃,原名于寿生,山东荣成城西人。1938年参加胶东八路军第5支队,曾在著名的13团担任3营8连1排副排长。

13团3营8连1排,是二十七军80师240团1营的前身,所以在80师乃至整个二十七军的师团职干部中,于春圃都是一位老资格。

于春圃脾气大,但却十分喜欢有文化的人。团部的警卫班、通讯班、卫生班以及炊事班,有不少读过中学,最低也读过小学的战士。读过联合中学的卫生班班长孙铭祥,就是他亲自从战斗连队挑选上来的。

   离休前的于春圃

而等部队集结到白马火车站时,美军的飞机已经将通往安东的铁路炸毁。于春圃急令1营3连担任后卫,带领240团沿着隐蔽的山路,朝鸭绿江铁路桥方向跑步前进。

黎明前,见除了后卫1营3连,所有部队都已经过江,于春圃和1营长邵明泽,索性站在桥头等了起来。

横跨鸭绿江的铁路桥,由一直窥视中国的日本修建于1910年。

桥墩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沉箱技术,钢梁也全部从钢铁技术领先的德国购进。为了方便大型船舶通过,从中国一侧的第4孔桥墩上设置了旋转开闭桥梁,全长944米、宽11米,铁路两侧也开辟了三米宽的人行道。

鸭绿江铁路桥,南连朝鲜京义铁路(汉城至新义州),北接中国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而日本花巨资修建这座当时世界一流水准的铁路桥,绝不是为了中国和朝鲜的交通与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朝鲜和侵略中国。

当年,祸害了整个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就是由此最早侵占了中国的东北。

随部队的朝鲜语联络员,刚介绍完鸭绿江铁路桥的过往今来,连长李喜亭和指导员林治兰也带着后卫1营3连赶了上来。

这时,派来接应的火车已经等在了桥上的中国一侧。

跑步登上火车后,李喜亭发牢骚说:“枪都没放一枪,这就回国了?”

营长邵明泽见李喜亭当着团长发牢骚,于是拉下脸来说:“全团就你李喜亭牢骚多!”

可李喜亭的牢骚也代表了许多基层官兵:“部队今天这而,明天那儿,一会儿打,一会儿撤,这是谁在指挥啊?”

见邵明泽又要尅李喜亭,指导员林治兰连忙解释说:“命令几天一变,战士们都有议论了。”

邵明泽道:“有议论是吧!那好,让战士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于是,1营3连的战士们,齐声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回到了安东。

火车进入安东站后并没有停车,只是放慢了速度。等80师通讯参谋飞步上车,又鸣着汽笛一路狂奔起来。

上车后的师通讯参谋,朝于春圃传达了最新的命令:“原路北上去东线。”

于春圃问:“还是到辑安吗?”

通讯参谋说:“边行军边等命令。”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转载或联系微信:13605462661

按下图登陆喜马拉雅,关注“戈未央”,即可免费收听《铁血长津湖》的有声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中将吴瑞林回忆急渡鸭绿江抢占黄草岭、赴战岭
网易新闻
保卫鸭绿江大桥
鸭绿江,断桥
东北行(2)
【伟大的抗美援朝】第十九讲!长津湖战役,9兵团致命的情报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