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吴电子王莉团队】智能手机深度:“消费升级 创新周期”,手机供应链迎来供需革命(一)



1. 消费升级+创新周期,智能手机迎来供需革命

1.1. 需求端:智能手机步入消费升级新时代

  消费升级是智能手机行业来自需求端的期待。自43年前第一部手机的诞生开始,手机从奢侈品演变到了目前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培育期之后,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已经日渐成熟,他们看中的不再仅是单纯的性价比,而是更希望在手机上获得更多的功能、更好的体验、更美的外观。由于智能手机自身在便携性和出镜率等方面较其他电子产品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智能手机还成为个人的身份、地位、个性、品位的载体。




1.1.1. 消费升级之一:单机价值量提升,中高端手机市场广受欢迎

从单机价值来看,消费升级意味着市场开始朝中高端市场进军。尼尔森的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升级趋势拉升消费者对中高端手机的需求。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整体份额已达到47.59%,同比增加近4个百分点;而中低端智能手机的整体份额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在1000元以下机型整体份额跌幅更是达到3个百分点。同样,第一手机界研究院2017年4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排名销量前20位的手机机型明显呈现高单机价值量的特点。



  智能手机消费单价的提高,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换机周期的延长。之前,消费者对安卓手机的印象较差,例如整机一体性差、信息沉积带来的运行速度降低等缺点。安卓手机每年一换似乎成为了用户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随着安卓生态的不断优化,加上芯片制造等核心硬件实力上的突破,安卓手机的口碑有了明显提升。换机周期的延长使得用户在选择高频使用的智能手机时,更倾向于性能更优的产品。



  智能手机等下游消费品行业的升级成为火热概念,背后有坚实的宏观数据支撑。一般人均GDP增长过程在宏观经济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小于3000美元,3000至6000美元之间,6000至12000美元之间,大于12000美元。在第三阶段,经济一般表现为:工业占比逐步回落,服务业等迎来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快速扩张。现阶段中国人均GDP约54000元,正处于消费服务业快速增长的第三阶段。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从2010年37%提升至2016年64.6%,消费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1.1.2. 消费升级之二: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市场跟随一二线城市走向中高端

  渠道下沉具体则表现为“两个跟随”:各大旗舰机型走在前端,中端机跟随;一二线城市率先发力,三四级城市跟随。这一稳定的结构特点使得手机产业消费升级可观测性上较好:跟踪各旗舰机型的变动,就能较好把握整个产业的变动趋势。以OPPO为例,OPPO的旗舰机型在三四线城市的销量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就在于OPPO的线下渠道下沉,很好地带动三四线城市用户的消费升级。



  我们再来看GFK的数据,从2015Q2-2016Q2季度数据看到,四线城市(T4)及以下市场份额持续放大,月度同比增长率持续高于一二线城市市场,且市场消费升级特点更加突出。再看1000~1500元以及2500~4000元价位的手机,季度同比增幅明显高于高线市场。



1.2. 供给端:创新周期是供给侧的选择

  创新驱动是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的供给端竞争战略选择。我们知道一般对于企业而言有两种基本的战略可以选择:低价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在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初期,低价战略成为厂商的杀手锏。但随着市场饱和度提高,厂商之间差距减小,存量市场里厂商纷纷选择了用创新供给需求端的期待,采取差异化战略。



1.2.1. 增量市场,智能手机低价战略曾经有效

  智能手机行业,低价战略曾经有效。每一个市场的初期,各家产商都是由价格为引导,低价吸引更多的客户,然后通过其生态价值形成捆绑,再到市场份额的确定。手机市场也如此。2010-2014期间,新加入手机厂商无不利用价格优势,各种百元机、千元机层出不穷。



  低价战略的打法上最典型也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小米。红米手机是中国千元机的代表,该手机系列包括两条产品线——红米与红米Note,至今一共推出了9款主要机型,价格都维持在千元以内。小米企业内部对红米的定义就是人人都买得起的智能手机。红米手机系列屡次刷新我们对于该价位手机的认知,取得了十分成功的市场反响。至2013年推出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1.1亿部。



1.2.2. 存量市场,低价战略失效,创新驱动是关键

  在市场饱和的新竞争格局下,低价战略有效期已经结束。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大概4年的爆发期后,市场开始饱和,进入存量市场。

  根据Analysys数据,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到5%的增长,且预计未来几年保持略高于零的增速,这与之前4年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手机普及率达到了97%,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72%,很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无论是在手机普及率和智能手机普及率方面,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而在存量市场环境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机会点在于用户升级换机的需求,更具创新性的功能和设计成为了产品制胜关键。



  华为、OPPO、VIVO等几大中国手机品牌商凭借极具创新的产品跻身全球一线品牌行列,这也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价格战基本结束,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HOV(华为、OPPO、VIVO)等国产品牌纷纷跻身于全球TOP10厂商前列。根据IDC数据,2016年国内市场手机整体同比增长8.7%,排名前三的OPPO、华为、vivo出货量分别为0.78、0.76、0.69亿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2.2%、21.8%、96.9%,远超平均水平。从2017年一季度出货数据来看,在其他国产手机整体出货量表现一般的情况下,HOV一季度仍有20%-30%的同比增速。



  背靠最大消费市场和大批高质量供应链资源,中国手机厂商正由创新的跟随者转变为创新的引领者。2012年苹果在iPhone5上首次采用金属机身,大约领先行业大规模使用这一方案一年以上。2013年iPhone5S首次采用指纹识别方案,同样引领了这一趋势。但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后,双摄像头、OLED屏幕、3D非金属机身等行业的新一批技术创新点的引领者变成了中国厂商。2014年,华为在荣耀6plus率先应用双摄;同年,vivoX5采用了AMOLED屏幕。



  国产手机厂商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技术的应用有着更大的偏好。从Samsung和iPhone的角度看,两大品牌手机由于出货量较大,需要较为成熟的新技术以保证其供应链需求。从其他竞争者角度来看,两个大品牌在生态建立、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既有优势,其他品牌要与其竞争,就更需要创新驱动,寻找差异化战略的落脚点。

1.3. 供需共振,产业趋势明晰

  至此,我们发现智能手机市场较之前的野蛮生长阶段在供需两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需求端,消费升级,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新功能、新体验、新设计形成有效需求。在供给端,行业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厂商之间的差距缩小,竞争更加激烈,各大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在努力寻找创新点。

  智能手机供需两方面的特质,在商业环境下形成一个大循环。存量市场环境是此循环的外生因素。存量市场的特性决定了智能手机市场要需要创新驱动换机周期。创新驱动就要求手机配置升级,随之带来的就是手机BOM成本的提升。成本上涨,厂商不得不增加价格以转嫁成本、保持利润。维持利润就需要手机厂商突出差其异化,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支撑差异化的也就回到了差异化战略和创新驱动。



  循环叠加的输出结果就是供给端配置升级、BOM成本提升的趋势得到确立和不断加强。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更新机型,提高单机价值、拉升品牌形象是2017年智能手机厂商最核心的任务。产业链上的电子硬件供应商迎来了以创新为承载力的新时期。



  需求决定供给,智能手机厂商朝七大升级方向努力:更好的通讯体验、更高的颜值、更好的视觉体验、更好的拍摄体验、更强大的能源管理、更好的声学体验、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华为、oppo和vivo 能成为消费升级时代市场红利收割者?
微利走量面临考验,存量经营成为智能手机新增长点
为什么说,今天是做消费品牌最好的时代?
2016年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关键词:意想不到
中高端时代趁势而来,本就艰难的酒店企业如何顺势而为
存量市场翻新需求拉动家居行业增长 行业龙头红星美凯龙受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