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难时最先沉没的是骑士精神

泰坦尼克号的美丽传说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注册为皇家邮轮船运(Royal Mail Ship, RMS),1912年4月10日从英格兰南方 Southampton港首航美国纽约,这是当时世界最大搭载旅客的邮轮。四天后,4月14日23时40分在大西洋海域撞上冰山,翌日凌晨2时20分下沉,造成1501人死亡,约是总上船人数2207的2/3,是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海难。

泰坦尼克号, 1912

此船隶属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实际掌控者是美国摩根集团掌门人J. P. Morgan。1908年7月31日下单打造,建造地点是爱尔兰Belfast地区的Harland与 Wolff船坞。1909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3月31日完工,4月10日首航。船重46328吨,排水52310吨,全长269,1米,高度53.3米,吃水深10.5米,极速每小时26英哩,满载3547人,船员:860人。房间数:416(头等舱)、162(二等舱)、262(二等舱),合计840。

泰坦尼克号航线图

撞上冰山到完全沉没,约有2小时40分钟可撤离。但救生艇不够用,导致1500百多人无法拯救。1997年的电影由莱昂纳多主演,总制作经费2亿美元,全球卖座21.9亿美元,获得奥斯卡14项提名,得到11座金像人。影片中的逃生场面温馨感人:老弱妇孺优先上救生艇,心知无望者在甲板优雅等待,乐队奏起庄严肃穆的曲目,船长坚守到最后与邮轮共存亡。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百年后科学家重新审视,这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难,得到完全不同的形象。本文从三个角度,摘述三项研究成果:(1)以泰坦尼克号为研究主体,分析人群在极端状况下的行为模式。(2)把样本扩大,分析1852—2011年间,在各海域发生的18场沉船,总载客量大于1.5万人,超过30个国籍。(3)海难后在1912—1959年间,对罹难家属的社会救济。这三项研究共同指向同一结果:泰坦尼克号的美丽传说,在真实世界里并不存在。真像是:大难来时各自逃生、社会对受灾家属迅速遗忘。

海难实况

沉船时水温约2摄氏度(35华氏度),掉入海中20分钟就失温昏迷。这么庞大的邮轮,却只有20艘救生艇,总承载量1178人,是总乘客数的52%。1912年下海前,此船宣称永不沉没(unsinkable),对救生设备的安全系数要求不够高。另一原因,是当时的救生艇数,是以船的吨数计算,而非以最大载客数估算。大海难后,就改以承载客数规划救生艇数。

过去认知的沉船主因是撞到冰山,但有人质疑,这种厚铁壳船撞上冰山,应当不致于破裂下沉,否则太辜负永不下沉的豪语。另有一说,是船腹发动机涡轮先爆炸失火,但声响不够大,未引起应有的注意。爆炸后脆弱化的船体结构,撞上冰山才断裂下沉。

与冰山相撞的示意图

以下介绍Frey, Savage and Torgler (2011)的研究。此文刊在美国经济学会期刊上,对人类的社会行为相当有启发。这三位经济学家,把重点放在五项议题:

(1)身体的强壮度(男性、壮年)或社会地位(头等与二舱乘客),会提高生存率吗?

(2)有伴共行者较易存活,或单独旅行者?

(3)船上的角色(船员或旅客),会影响存活机率?

(4)社会规范(老弱妇孺优先﹗)有作用吗?

(5)国籍会影响存活率?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只用泰坦尼克的孤例,容易以偏概全。他们再以1915年下沉的Lusitania号,当作对照组。此船被鱼雷击中后,18分钟就沉没(泰坦尼克号2小时40分)。这样的对比可以更理解,在不同状况下沉船时,人类的逃生模式是否各异。简言之,这三位作者要检视一项假说:在紧急危难下,利他行为还运作吗?

先看泰坦尼克的个案。上船人数总共2207人(乘客加船员),存活1501 (68%)。三位作者只能找到,幸存乘客中15.2%人数(有效样本,参见表1)的讯息来研究。2207人中只有21位(4位船员与17位乘客)知道确切年龄。扣除这21人后,剩余的2186人中,1300位是乘客,886位是船员。总人数2186中有1704人(78%)是男性。1300名乘客中,460位(35%)是女性。表1是各项统计的摘要。

表1告诉我们几项明确答案:

(1)女性人数(占0.220)和存活率(0.724)明显相反,确实有妇女优先的逃生顺序。

(2)相反地,男性乘客占0.780,存活率只有0.206。

(3)有孩童的妇女占0.017,存活率0.947,确实有妇孺优先权。

(4)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占0.052,存活率0.478,与上述观察同。

(5)头等舱的存活率0.617,远超过人数比例0.147。

(6)二等舱的存活率0.404,远超过人数比例0.129。

(7)三等舱存活率0.253,低于人数比例0.321。综合(5)、(6)、(7)显示:有钱人明显较易幸存(优先抢到救生艇)。

(8)若以国籍看,美国人只占0.192,存活率却0.491。可能的原因是,美籍乘客搭头等的比例较高。

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两侧帆布可拉压,减少存放空间

接下来,对比1915年5月17日被鱼雷击沉的Lusitania号。一战初期德国潜艇在公海攻击过往船只,若挂英国旗很容易出事。美国政府已公开警告此事,但Lusitania号自认为是中立的美国船,又非战舰,乘客以平民百姓为主,应该没事。被鱼雷攻击后18分钟沉没,场面必然乱成一团。此时也会有妇孺优先的情景?

表2显示有完全相反的现象。

(1)整体而言,两者的存活率类似(0.326与0.320)。

(2)女性存活率明显落差:迅速下沉时,顾不到性别与妇孺。

(3)头等与二等舱乘客没有优势,紧急时三等舱的穷壮者,反而最能存活(0.325,几乎是头等舱0.193的两倍)。

(4)表2未显示的讯息:被鱼雷攻击时,船员的存活率较乘客高、国籍没有优势。

从表1与表2得到的结论是:若沉没时间较从容,利他与妇孺优先的行为会出现。若迅速沉没时,就转为各自逃生。

长时期跨国大样本

两位瑞典经济学者Elinder and Erixson (2012),把船难的样本扩大到18次,总受难人数超过1.5万人,跨越30多个国籍,遍及全球各海域。主要结论:

(1)男性比女性有明显的生存优势。也就是说,妇孺优先这种社会规范,只在少数状况出现,可称为“泰坦尼克号的美丽传说”。

(2)更严重的是:船长与船员的存活率,显著高于乘客。

(3)船长确实有权力,执行妇孺优先的社会规范,但还是抵不过各自逃生的基本人性。

(4)妇女比男性存活率差,这项差距在一次大战后缩小。

(5)英国籍船只有难时,妇女的劣势更明显,英国绅士风度受到严重考验。

(6)整体而言,较大规模的船难研究告诉我们:各自求生逃命(every man for himself),才是难以直视的真象。

下图是这18个样本的整体情况,与泰坦尼克号做对比。纵轴是存活率,横轴依序是:船员、船长、男性乘客、女乘客、孩童。淡色是18个样本的总结果,深色的是泰坦尼克号个案。很明显可看出:(1)船员的存活率很高(60%);(2)船长的存活率也不低(40%);(3)男性存活率约是女性的两倍(泰坦尼克号相反:女性是男性两倍);(4)孩童的情况类似。

Elinder and Erixon (2012): “Gender, social norms, and survival in maritime disasters”

余波

附带谈两件后续,一是幸存者中的亚洲人:六位华人与一位日籍乘客。此事已拍成纪录片,预计2018年上映,网络已有许多报导。二是受难者家属的救济,以下简略摘述。

(一)受难者家属救济

Gregson (2012)在英国著名的史学期刊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用27页篇幅分析1912-59年间,对泰坦尼克号受难家属的社会救济,以出航的港口城市 Southampton为主要范围。海难发生后激起全球慈善活动,单以伦敦市长为例,就募到41.4万英镑发给家属。这笔钱若以2011年的零售物价计算,约超过3000万镑;若以2011年英国的平均收入计算,约值1.6亿镑。不论怎么算,都是相当庞大的善款。

为何选Southampton?因为有673位船员遇难,其中有535位是此港居民,家属也多在此,因而有“受难亲属中心”之称。统计显示共有239位寡妇,533位16岁以下,42位超过16岁,213位依靠死者生活的人(父母手足)。头几年的运作不错,依照工作级别(分7级:A至G)有不同的救济金,试举三例:(1)A级是工程师主管,寡妇每周领2镑,孩童7先令6便士。(2)D级是服务人员:1镑与3先令6便士。(3)G级是救火员与三等舱服务员:12先令6便士与2便士6先令。

时间一久就开始变质。经过1914—1918的一战与1939—1945的二战,在1959年的账上,显示有财务贪腐倾向。此时决定把救济金余额约10万镑,购买年金来救济69位需求者。但依目前可见的最后一项会议记录(1959年1月30日),这笔款项并没有运用得很好。Gregson(2011,页106)的结论是:“泰坦尼克号受难者家属,仰靠这笔救济基金,但他们被对待的方式,并不像是有公民权的人,而比较像是乞丐。”

(二)船上的亚洲人

白星公司的购票记录上,有8名华人登上邮轮,其中6位幸存。有位Arthur Jones的英国人拍摄纪录片(名为 The Six),这段历史才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这8人都来自香港,最小24岁,最大37岁。职业都是轮船锅炉工(fireman),“整天为锅炉加煤烧火,住在锅炉房的煤堆旁,舱内温度华氏140度(60摄氏度)以上,每天工作14小时”,工资只有外国海员的五分之一。

他们登记的名字是:Fang Lang、Lee Bing、Ali 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Len Lam。可查出中文名的有3位:钟捷、李炳、炳新。纽约南区最高法院档案显示,李炳(32岁,约1880年生),出生地香港;Ali Lam(37岁,约1875年生);Fang Lang(32岁,约1880年生)。华人手上的船票可供八人使用,价格是56镑9先令11便士,三等舱,编号1601。抵达后他们将按计划,搭上纽约的Annetta号轮船继续做工。

沉船时有35名妇女坐上第13号救生艇,中国船员Choong Foo也奋力爬了上去。艇上的金史密斯太太说:“指挥官不敢开枪,怕伤到其他妇女。”凌晨2点20分完全沉没后,第14号救生艇指挥官开回去救人,看到木板上有个不动人影,就是幸运的中国船员Fang Lang。罗威把他拖上船,乘客围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四肢,五分钟内就恢复过来。当Fang Lang发现身边一位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便接过船桨用力划起来。指挥官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还有四名中国船员李炳、钟捷、Ling Lee和Ali Lam也爬上不同的救生艇。其余2名中国船员遇难。

当时媒体对这几名中国乘客很有议论。1912年4月22日上海《申报》报导,这几个中国人偷偷躲在救生艇底。当时美国实行排华法案,6名华人不能和其他获救者一样进入美国,只能待在船只上。后来他们去了古巴继续船员生涯,再后来就没了消息。

出事后船员先通知头等舱,三等舱的人不知道船要沉没。后来舱门打开了,三等舱的人蜂拥而出。这时很多救生艇已放下水,但不允许他们上。其中5个中国人发现,甲板上有条破小船,协力将这条没法救命的小船抛下,再跳下海抱着船载沉载浮,幸好后来遇到了救生艇。另一个中国人落水时,正巧身边有块门板,也遇到了救生艇。1997年版的电影,原本有华人镜头,后期制作剪去了。2012年海难百年,3D增补版上映,又恢复了这镜头:片段中的人喊出广东话“我系呢到呀”(我在这)。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程巍著

当时船上有个日本人细野正文,1870年生,1912年时是日本铁道院主事。他在俄、英研修考察后,从英国搭上开往北美的邮轮。4月14日撞上冰山后,传说细野男扮女装,冒着被水手打死的危险,爬上载满妇女和儿童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推开别人跳上救生艇,混迹在妇孺羸弱者中。细野回国后,随即被免去高级官职。日本报纸舆论公开指责,欧洲媒体也大量报导,甚至还上了教科书,指责日本人不够绅士。

后来他任铁道事务官,在岩仓铁道学校任职,1939年去世。1941年细野的手记被发现,子孙极力为他恢复名誉。1997年,细野的手记经美国研究验证,判断为正确:灾难发生时,细野登上的是10号救生筏,而那个指责其强行上船的英国乘客,乘坐的是第13号救生艇。据说当时10号救生筏还有2个座,细野是二等舱客,有优先权。

1998年日本媒体公开手记的记录:当时细野听到救生艇处有人喊“还可以坐两人”,一位头等舱的男乘客随即跳上去,细野也跳了上去。细野回日本后没有辩驳,因为很多人丧生,而他活着回来,一直有负罪感。

【参考书目】

Frey, Bruno, David Savage and Benno Torgler (2011): “Behavio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the Titanic disaste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5(1):209-22.

Elinder, Mikael and Oscar Erixon (2012): “Gender, social norms, and survival in maritime disast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4 August, 109(33):13220-4.

Gregson, Sarah (2012): “Woman and children firs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itanic relief in Southampton, 1912-59”,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524:83-109.

“RMS Titanic”, Wikipedia.

程巍,《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14】巨轮沉没的那一刻……
说不尽的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未播出的1分48秒:浪漫的爱情,残酷的黑幕……
造访泰坦尼克出生地,探秘其沉没真实原因
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日本乘客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尽唾骂,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