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部:​坠积综合征

肺部常识

呼吸运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反射的调节下,稳定而有节律,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活动较大,形成腹式呼吸。而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的运动为主,形成胸式呼吸。实际上这两种呼吸运动均不同程度存在。

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呼吸运动生改变,肺或胸膜疾病如肺炎、重症肺结核和胸膜类使同时存在,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腹膜炎,大量腹贬,或胸壁疾病如增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妊娠晚期时,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则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通常情况下,辅助呼吸肌是不参与呼吸运动的。只有在高强度的运动或疾物状态下,由于需氧量增加以及呼吸费劲等,颈部和胸部的辅助呼吸肌才参与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由膈和肋间肌的收缩和松弛来带动,正常吸气是主动运动,此时膈下降,胸廓增大,胸膜腔内负压增高,牵引肺使其扩张,空气顺压力差由呼吸道进入肺内。呼气是被动运动此时胸廓随重力作用塌陷,胸膜腔内负压降低,肺弹力回缩,肺内气体呼出。

当上呼吸道有梗阻时,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内,吸气时呼吸肌有力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明显增高,陶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s sign).此时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又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等。

当下呼吸道梗阻时,由于气流不能顺利呼出,呼气时需用力,从而可引起肋间隙隆,此时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又称之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皮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

呼吸困难(dyspnea) 为患者由于呼吸不畅或缺氧等原因,用力呼吸或呼吸急促。根据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有端坐呼吸(orthopnea)又称强迫坐位呼吸,表现为平躺时呼吸困难加重,患者需坐起。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转卧呼吸(trepopnea)表现为向一侧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向另一侧卧位时则减轻。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一侧肺不张等。

平卧呼吸(platypnea)为坐位或站立位时出现呼吸困难,平卧位时呼吸困难则可减轻。常见于肺叶切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2.Litten 现象,是在光线照射下观察到的膈肌运动的现象。检查时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侧或足侧,检查者位于光源的正对面或侧面,视线与上腹部平行,当被检查者吸气时,在腋前线第7肋间至第10肋间,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移动,呼吸时该阴影自下而上回至原位,此系呼吸时膈奥上下移动而形成。正常膈肌移动范围为6cm,其临床意义与肺下界的移动度相同。

病例:

中年男性病人,咳嗽5天。CT横断面1.5mm薄层显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见小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

这个圆圈所指,亦见小斑片状模糊影。

实际上,病人咳嗽几天,炎性病灶最为可能。

上图,然而,当我们采用俯卧位再次扫描时候,发现胸膜下非常干净,未见任何渗出性病灶。

肺重力性改变(坠积综合征)

仰卧位CT:肺后部胸膜下小斑片状、条索状或网格状影,类似早期肺渗出性病变或间质性肺疾病。

俯卧位CT该影消失,与肺重力性区域肺不张有关,肺的坠积综合征。利用该检查方法,可以排除肺间质性疾病: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上图:仰卧位显示右侧肺后部胸膜下小片状模糊影,在俯卧位发现该影消失,提示为肺重力性改变。而在仰卧位发现左侧肺门区小片状模糊影,该影在俯卧位并没有消失,提示为感染性病变持续存在,应该进行干预。


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咯泡沫粘液性痰或血痰、紫绀等;

2.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通过翻身、叩背、鼓励咳嗽、雾化吸入等处理,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而排出,体征可消失。

3.老年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症状常不明显,不少为潜伏性经过,故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有发热寒战或不发热不恶寒,可有咳嗽咯痰或仅有轻咳少痰,但均有呼吸困难,常伴有口干、心烦不安,胸闷胸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

4.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多继发于各种创伤、慢性心脏病或其它慢性疾病的病人,尤以老年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最为常见。


日常护理

1.翻身拍背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久病体弱 ,咳嗽无力 ,护士应每2-3小时翻身1次 ,拍背3-4次/h。

拍背的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时 ,护士一手扶住肩膀 ,右手掌屈曲呈150°角 ,由外向内 ,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 ,不可用掌心或掌根 ,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 ,力度应均匀一致 ,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3-5min/次。

2.吸痰

吸痰时先吸气管内的痰,然后再吸口腔或鼻腔内的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

·患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吸痰是关键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螺旋向外抽出黏附在气管内侧的痰液。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损伤气道黏膜

·每次吸痰不超过10s,最多连续不超过2次。吸痰管1次1换

3.湿化气道

雾化吸入后必须协助患者拍背,帮助排痰,因为患者痰呈胶状,雾化后使其溶解松动,由于痰液从支气管向气管流动需一定时间,叩背能使气管振动 ,可有效地使分泌物向大气管移动 ,有利排痰。

4.清洁空气

·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及大、小便失禁是病房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 一般自然通风2-3次 /d, 20-30min/次

· 每天用清水拖地,必要时消毒液擦地:2次

·每日擦拭桌子 ,一桌一抹布

·晨间护理时必须湿式扫床

·冬天限制人员出入

5.保暖

·寒冷可使患者气管血管收缩,粘膜上皮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呼吸器官,应注意保暖,给卧床患者更换尿布、翻身、拍背,治疗时尽量少暴露患者

·应注意保暖病室温度保持在 20-24℃

6.口咽部护理

一般选用生理盐水 ,也可以根据 pH值选用漱口液 ,以达到改变口腔酸碱环境 ,抑制细菌生长。

·  进行口腔护理时棉球不可过湿 ,并注意棉球不可遗留在口腔内 ,防止误吸。

·  同时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 ,应及时指导患者作吞咽功能训练 ,防止误吸误咽 ,如有食物滞留口内 ,鼓励患者用舌头的运动将食物后送以利吞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卧床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健康教育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与感受
支气管炎如何正确治疗?支气管炎治疗的原则
​给你6个有效祛痰方法,喉咙少痰,肺更健康
养老护理视频:翻身、叩背、排痰、吸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