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状半月板的MR诊断
userphoto

2023.08.18 山西

关注

     盘状半月板又称为盘状软骨,因其形态呈一个宽的盘状而得名。根据文献报道外侧盘状半月板更为多见,而内侧半月板少见,

     正常半月板是胫骨与股骨之间的两块纤维软骨结构,前后两端借韧带附着于胫骨的课间隆突,其内纤维走向分纵向和横向。切面呈三角形,其外1/3(关节囊缘)有来自关节囊的血供(红区),内2/3无血供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外侧半月板较小而厚,大多数呈[O] 型,内侧半月板较大,前宽后窄,多数呈[C] 型;半月板分为前角、体部及后角。

     半月板的主要功能帮助负荷的分散,重力吸收及本体感受,润滑,稳定。有40%一70%的负荷作用于半月板,其余作用于相互接触的关节面软骨。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半月板随着胫骨和股骨运动,增加了接触面并有效地分配作用于膝关节的力量,对于保持关节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盘状半月板形成的原因至今不明主要分为两大派学说: 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学说认为:胚胎早期的半月板均为盘状,在发育过程时其中央部分因受股骨踝的压迫逐渐吸收而成为半月形。如果某种原因使之吸收过程受阻而为吸收或吸收不全,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盘状。后天性学说认为: 盘状半月板是增生肥厚的结果,半月板由于长期受到异常运动和研磨的影响而增生肥厚成为盘状。盘状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在承受正常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损伤。

不完全半月板

完全型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的活动度要小于外侧半月板。由于内侧半月板较紧密地附着在内侧副韧带上,其承受的负荷也较外侧半月板大。内侧半月板更容易受到损伤。盘状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在承受正常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损伤。

      盘状半月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关节疼痛、弹响、外侧间隙压痛等;也可无显著临床症状。当合并撕裂时可出现半月板撕裂的症状: 疼痛及关节绞锁等。盘状半月板不利于膝关节负荷的传导,压力往往集中于较小面积上,即使无严重损伤史,亦可产生症状。出现症状多在青少年和儿童时期。

临床检查方法

    1. 压痛: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踝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盘状半月板损伤处会有固定压痛。   

    2. 麦氏  (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髓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盘状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盘状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盘状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盘状半月板MR检查目的

  1.明确有无盘状半月板,是什么异常?

  2.明确盘状半月板异常处于什么样状态、碎片是否移位,是否有半月板囊肿、桶柄样撕裂。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提供精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MR扫描常用序列常用的序列:

     矢状面:FSE T1WI、PDWI FS或T2WI脂肪制

     冠状面:PDWI FS

     横断面:PDWI FS

盘状半月板分型MRI分型

凹面镜型:最为多见表现为边缘厚中心薄的双凹盘状。

后角肥大型:

表现为在矢状面上半月板的尖端向前的楔形,常无半月板前角

此型诊断起来最为容易

前角肥大型:

表现为在矢状面上半月板的尖端向后的楔形,无半月板后角。

此型最为少见

平板型:表现为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半月板前、中、后部厚度的高度相近,高度差<2mm。

不完全型:表现为在矢状面上半月板连续三层的蝶形改变,冠状面上半月板中部最窄的宽度大于正常的15 mm,但不具备其余各型特征。

盘状半月板的MR表现

     1矢状面上多应用 4 mm 层厚扫描,连续 3 层或 3 层以上层而显示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呈领结或蝴蝶结样改变(如下图)

     2矢状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不对称性显著增大

     3在 MRI 冠状面上,多层面显示半月板增厚、增大。体部中间层面即半月板体部最窄处宽度 >15 mm。半月板游离缘延长或延伸至课间窝

     4邻近 2 层图像半月板的厚度几乎相等或相差 <1 mm。

     5也有按半月板与胫骨平台比值分为大盘状半月板>内或外侧胫骨平台的75%,小盘状半月板>内或外侧胫骨平台的50%。

     此外,盘状半月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或撕裂

     变性表现为半月板内条状、片状或不定形的高信号,但不接触半月板的关节面。

     撕裂表现为半月板内条状或弥漫性高信号,并接触半月板的关节面或半月板发生变形、分离。

    盘状半月板内Ⅰ、Ⅱ、 Ⅲ级改变与半月板撕裂的关系

    Ⅰ级信号改变不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撕裂。

    Ⅱ级信号改变对应的病理改变是:粘液变性,嗜酸性退变、疤痕。II级信号改变最多见与膝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炎的患者中,是膝关节退变的一个部分,MR易将病理上为半月板的退变误诊为半月板撕裂。

    Ⅲ级信号改变: 如果是年轻患者并且有明确的外伤史、交锁、专科的体征检查阳性可以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撕裂:如果是无症状和无明确外伤史的患者,常规诊断为退变建议随访;如果是年龄大的患者,首先诊断为退变,除非临床症状典型,可考虑为退变基础上发生撕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拉松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影像改变
【骨与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
髌下脂肪垫撞击MRI诊断
骨关节MRI常用报告模板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荐读:膝关节半月板及韧带的MRI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