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 吴昌硕致任伯年信札

清 吴昌硕 致任伯年信札 北京荣宝2016秋拍


作品鉴赏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在吴昌硕擅长的篆、隶、楷、行草诸体书法中,大篆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行草书成熟最早,应用最广泛。他的信札、诗稿以及书画作品的落款、题跋,多用行草书,另有大量的中堂、立轴、横批、扇面等形式的行草创作作品。他题写的诗笺、册页、题跋等,收放自如、润燥相宜,虽是尺幅小品,却有排山倒海之势。吴昌硕的早期行草受帖学影响,笔致精美,风格清秀。他初学王铎,又学欧阳询、米芾,受黄山谷影响也很明显,其左低右高、中宫收紧、四面辐射的结体,当是受黄庭坚影响。四十岁左右逐渐掺入篆书笔意,朴茂雄健,一变先前的清秀精美。七八十岁以后则篆、隶、楷、行、草各种笔法熔于一炉,雄浑苍劲、恣肆老辣,自家风貌已臻成熟,达到孙过庭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地。这幅信札随手而出,写得随意洒脱,枯润相宜,书卷气十足,从风格上看,当是吴昌硕中年时期的行书精品。(阴山工作室)

任伯年(1840—1896)浙江杭州人。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清末著名画家,“海派四杰”之一。

题识:伯年先生:惠儿昨出城晤邕之雨斋,游目至半夜始归庽。今为俗事牵率,不克亲自来领。岁朝图求署款,交小价是幸。早晚容再趋谢,此请道安,弟俊顿首。任大老爷,廿八日。

作品资料

作者 吴昌硕

尺寸 24×8.5cm

估价 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 流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信札精选
字帖|吴昌硕《致任伯年信札》字库版
吴昌硕作品欣赏
清末海派名家:吴昌硕蔬果作品欣赏
少数人才领悟到,正草隶篆本没有边界 l 吴昌硕破体书法的世界
清末海派名家吴昌硕蔬果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