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附子汤”深度解析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二十三)
桂枝附子汤方(桂附姜草枣)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术附姜草枣)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二十四)
甘草附子汤方(术附桂草)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桂枝附子汤
组成: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十二枚(擘)
一般的看法是,桂枝附子汤的病机是卫阳亏虚又感风寒湿邪风湿留着肌肉。即风寒兼湿合邪袭于肌肤之候,但以风邪偏盛兼表阳虚为主证。柯韵伯云本方以桂枝汤为基础,加重桂枝、炮附子剂量,不用酸寒敛阴之芍药,复减甘草剂量而成。方中重用桂枝通阳祛风,行营卫之气,祛在表之风邪;炮附子壮在表之阳,除在表之寒湿;生姜散寒走表,炙甘草、大枣养正扶内、和中外达,共奏散风除湿、扶阳祛寒之剂。有人认为,湿邪犯胃必呕,湿阻大肠必渴,今不呕不渴,则说明邪不在肠胃,而在腠理肌肉之间;脉浮虚而涩,浮为风,虚涩为湿滞,需辛温达表之品,行阳散邪,而后痹才得解。还有人认为,桂枝附子汤证”伤寒八九日”为太阳之表邪人里之侯,”不呕”为内无寒之征,“不渴”为里无热之象,“脉浮”为邪在表,“脉虚”为表阳虚脉,“涩”为湿滞之侯,表阳虚微、邪不专里,风与湿相博于肌肤之间,因而可见“身体疼烦”,湿主沉滞重着,故“不能自转侧”。
另有学者认为,桂枝附子汤证中除了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外,还应伴有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即内湿和里阳虚。大便不硬,小便不利是由脾阳虚,气化功能失常,不能运化水湿,影响水液正常代谢导致的。营气、卫气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之精微,脾阳虚,运化失司,在外则表现为卫气不足,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受影响,肌表易受风寒湿侵袭。故用姜枣草配伍,辛甘发散补脾,助化生营卫、调和营卫,并在此基础上配上大量的桂枝、附子,桂附相合不仅外可祛风散寒,而且内可温阳化气以行水,故桂枝附子汤用于表里阳气皆虚,内湿、外湿俱盛。如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大家李克绍教授在《伤寒解惑论》中就提出,桂枝附子汤证当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特点。本方是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而成,去芍药是因为此证处于太阴阶段,且脉虚涩而兼有下利的症状有关。因太阴阶段于“脉弱,其人续自便利”时,“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乃“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可知太阴阶段,见脉弱脉虚,并兼有下利者,是或减或去芍药的必要条件,表明脾胃阳气匮乏,不耐攻伐之意。这与芍药具有通泻大便的作用有关。桂枝附子汤证处于太阴阶段,而又有“小便不利”之症,结合《伤寒论》187条“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及278条“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可知此证必应有发黄之症,这与《金匮要略》中湿病提纲证“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不谋而合,相互呼应。“大便硬,小便自利”不是桂枝附子汤或发汗、或过于温燥而伤津所致,则其原因何在?此宜从整体病程来看,患者脾阳虚甚,寒湿内盛,又外感风湿,而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症,而用桂枝附子汤使里阳复、里湿除,出现“大便硬、小便自利”后即改换方药,知大便硬、小便自利是服桂枝附子汤后里湿尽除、里阳恢复的标志。是言大小便已恢复正常,而非大便坚硬难下而小便清长之意。
国内何庆勇认为运用桂枝附子汤的取效关键有两点:一是药物比例,桂:附:姜:枣:草约为4:3:3:2:2;二是附子的剂量,若阳虚,附子一般用1枚(10g~15g),若风湿痹痛,一般遵仲圣之量:1枚半至3枚(15g~45g);还需要注意附子的煎服方法,炮附子先煎以30~40分钟左右为宜,生附子先煎以1小时为宜,整体以汤药不麻舌为度。使用桂枝附子汤常用剂量为:桂枝20~60g,生姜15~45g,附子15~45g,炙甘草10~30g,大枣10~30g,临床再结合患者体质等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加减,逐步调整剂量。
杨少锋教授治疗颈椎病验案:周某,,52 岁,2017 年 8 月 3 日首诊。患者因“颈痛1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麻木1月”就诊。诉1年前因长期低头出现颈部酸胀痛,休息可稍缓解,曾行理疗、口服药物、外用膏药等治疗。1月前贪凉受寒后疼痛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晨起时觉肢体沉重。查体:颈肩部肌肉紧张,双侧肩井穴处压痛明显,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受限,右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霍夫曼征阴性。辅助检查: 颈椎 X 线片提示: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磁共振平扫: 1. 颈椎退变,失稳; 2.C3/4-C5/6椎间盘轻度突出。刻下: 颈肩酸痛,转侧不适,遇寒加重,觉肢体沉重,汗出,恶风,口不渴,纳眠可,平素大便溏,小便正常。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浮无力,尺脉涩。诊断: 颈椎病-风寒湿痹证。治法: 温阳散寒,益气止痛。处方: 桂枝10g,附子( 先煎)10 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人参20g,白术10 g,茯苓10g,鸡血藤2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2017 年 8月10日二诊,诉晨起时肢体沉重感明显好转,颈肩部疼痛较前缓解约五成,右上肢麻木缓解约三成; 处方:原方加葛根30g,徐长卿20g,7剂。2017年8月24日三诊,诉服药后右上肢麻木疼痛基本消失,颈部稍有酸胀,原方续服7剂,嘱患者行飞燕点水式肌肉力量锻炼。2018年4月12日患者因腰痛就诊,诉颈痛及上肢麻木未再复发。

白术附子汤
组成: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本方为桂枝附子汤去辛散之桂枝,加苦温燥湿之白术而成。白术附子汤之病机为风湿相搏兼表阳虚证且湿邪偏重,故治疗上当顾其本元,行温阳燥湿之法。本方以祛湿为主,辅以温经助阳,可开寒痹祛风除湿。《伤寒论》原文后有两种用法:一为大便硬,小便自利,则去桂枝;二为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则不去桂枝;且着重提及产妇及素体亏虚之人附子的用量当酌情减少。尤在泾曰:“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弱之阳矣。”故知大便硬小便自利,此为表里无病,病在躯壳,实为皮中之水寒湿气为患,不可再发汗,当利其小便,使邪从水道出。故不用桂枝从表而解,而加苦温之白术从温热而化之,白术可行皮间水气,白术与附子相伍可并走皮中、祛寒湿,患者服药后出汗多,“其人如冒状”是可以解释的。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阳虚则寒凝湿滞。阳化气则无形,寒湿为患遂以辛热之附子合白术大补脾阳以温肌肉而化湿,生姜、大枣辛甘行荣卫通津液以和表也。桂枝发汗走津液可利小便,利小便实大便,大便硬为津液不足,防津液再伤故当去桂枝,如此则津液不随辛散而外走,即内归肠胃而大便自润也。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白术苦温,健脾化湿,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况白术可专通三焦,散皮中水湿,壮肠胃之气,能滋脾胃肌肉之阳液,使燥湿之力从内而出。清代周岩《本草思辫录·白术》曰:“术开花于初夏,结实于伏时,偏于湿热弥漫之际,显其有猷有为,确知其入脾胃……白术除脾湿,固中气,为中流之砥柱”。经络外通营卫内连脏腑,若寒湿闭阻经络致腑气不宣,则见大便不硬、小便必不利也,此时表证犹在且津液未伤,该当留桂枝祛风解表通经络。
本证除具有前证一派表阳虚寒之象外,尚有“大便硬、小便自利”的症状。但由于湿痹之侯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为湿气在里,而本证则与其恰恰相反,故可认为湿气在表之候。再结合前证可知,证为表寒兼湿之证
白术附子汤煎服法“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中可知白术功不在燥湿健脾,而是如《别录》言“逐皮间风水结肿”,为祛湿外出而设。“大便硬,小便自利”说明里湿已除,脾阳渐复,故不用桂枝、附子相合以温阳化气行水,而加入如《神农本草经》言“主风寒湿痹”的白术以祛外湿。内湿虽除,脾阳亦渐复,但其运化功能仍不足,因此延用姜枣草以补脾化生营卫,使卫气得复,祛湿外出,故白术附子汤为祛外湿而设。那这里为何不用白术合桂枝同用以祛外湿,而选择用白术合附子,是由于白术甘温,以其治皮水,须配伍辛甘发散之药,但卫阳仍虚,故不用发散力较强的桂枝,以防卫阳耗伤,而以附子相配,一方面可温健脾阳,另一方面白术、附子“并走皮内,逐水气外出”。
历代注家对白术附子汤证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①祛邪(外湿)改从水道说。尤在泾认为,大便坚,小便自利,是表阳虚弱而里气犹治的表现,恐发表更伤阳气,故方中去桂枝而加白术使皮中之湿从水道而出。②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说。陈修园认为,外湿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大便坚。③大便坚当作大便溏说。程门雪指出,既然见大便坚硬为何用苦燥伤津之白术,前后矛盾,莫此为甚,故大便坚当为大便溏,唯其如此,药证方能合拍。④大便成形说。金寿山认为,大便坚不能作大便坚硬来解释,只能理解为大便成形,服桂枝附子汤后出现大便成形,小便自利,说明阳气渐复,同时身体疼烦等表证也已减轻,但并未全消,风气虽去,湿犹未尽。以上各说各有其一定的道理。从前后行文可以看出,白术附子汤证是在服桂枝附子汤后出现的一种转机,那么,未服之前有2种可能:一是桂枝附子汤证兼有大便反快,小便不利;一是不兼有该症。然兼有该症的可能性比不兼该症的可能性要大,这是因为:①内湿容易招致外湿;②据《伤寒论》第174条方后注:“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坚,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坚,小便不利,当加桂。”可见桂枝附子汤证可能有大便不坚,小便不利。兼有该症的,若服了桂枝附子汤后,出现大便坚,小便自利,就可用白术附子汤来治疗。不兼该症的,服桂枝附子汤后,若出现其他机转,是否仍然可以用白术附子汤,则另当别论。而条文中不言及者,一是病情外重内轻,外证突出;二是属仲景常用的省文笔法。因本条一派风湿外侵肌表并见脉象浮虚之表现,故多数注家认为桂枝附子汤证的病机是外湿兼表阳虚,并不言及内湿和里阳虚。根据中医内外统一理论,表阳虚未有不因之里阳虚的。故本条的病机为外感风湿兼见阳虚,而表阳虚为里阳不足的反应。既然桂枝附子汤证可能有大便反快、小便不利之症,方中为何不用淡渗利湿之品?其一,因为本证以外湿为主,故在治法上以祛外湿为首务;其二,桂枝不仅外可祛风,而且内可化气,并用附子温阳,则气化得行,内湿得祛,不利湿而有利湿之效,此不治之治。服桂枝附子汤后,阳气通达,气化已行,故大便由不坚(软、溏或不成形之类)转为坚硬(不软、较硬或成形之类),小便不利转为自利;此时风气虽去,表湿尚存,故去散风之桂枝而加祛湿之白术;证情缓解,故减其制,方用助阳除湿之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组成: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附子二枚(炮,去皮),桂枝四两(去皮)
主流观点认为,本方证病机为风湿伤于营卫,流于关节经络之间,风湿相搏,两邪均盛而阳气虚衰。邪正相搏,骨节疼烦掣痛,阴血凝而阳虚不能煦,故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卫阳虚而汗出,里气不足则见短气而小便不利。表阳虚而恶风不欲去衣,阳气伤滞,形为风气所鼓故见微肿。
另有学者认为,甘草附子汤治风湿在表而属“表中之表”,单纯治表而不考虑脾胃营卫。方中重用桂枝四两,配伍附子、白朮、甘草,却没有配伍姜枣,表示该方不考虑中焦脾胃营卫的生化,主要作用部位在体表;而且附子用量减少,说明其里阳虚湿盛的情况较桂枝附子汤轻。甘草附子汤证与“风水”类似,出现骨节疼痛、恶风,而尚未至皮水浮肿的程度,因此“或身微肿”。 因为风水病位在表,在表气闭郁的情况下,仲景习惯不加姜枣,无需照顾中焦脾胃,以集中发散表郁。 就像麻黄汤相较于桂枝汤表郁较重,此时则不会配伍姜枣。 由于甘草附子汤之风湿困阻在表,里湿相对较轻,因此附子、白朮的用量均较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朮汤轻。 
参考文献: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供中医专业用)[M]//金匮要略讲义,(供中医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肖进顺.“三附子汤”试析[J].河南中医,1982(03):11-12.
[3]王浩翔,张晨阳,巴玉琛,彭熙文,杨少锋.杨少锋教授治疗颈椎病验案举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06)
[4]郭毅.浅谈张仲景三个“附子汤”及其临床应用举隅[J].中医函授通讯,1985(5).
[5]詹晓欢.三附子汤解析[J].光明中医,2016,31(1):126-127.
[6]赵志恒,方宜梅.《伤寒杂病论》“三附子汤”运用浅析[J].河南中医,2019,39(01):1-4.
[7]崔永丽,何庆勇.何庆勇运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痹证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02):61-63.
[8]朱文清.桂枝附子汤证探微[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8(02):11-13+16.
[9]李晨辉.浅谈《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方证[J].河北中医,1999(03):3-5.    
[10]李宇铭,姜良铎.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释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3):210-212.
[11]孙霞,孙丽霞.金匮三附子汤在痹证方面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8(01):60-61.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义、方证、病机分析
三“附子汤”方证、病机辨析
附子汤方证、方义及临床应用研究


整理丨菟絲子
圖片丨王德福


專注於中西醫文獻及醫案整理
歡迎投稿、誠招廣告
◆版權聲明◆
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音視頻、文字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權及使用不當情況,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或協商授權事宜。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病(13)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的鉴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9
【金匮要略】第二章第24条
甘草附子汤
邹润安论白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