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掌握 | 彭静山针灸治疗胃脘痛经验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618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针灸秘验与绝招

 导读 

今日小编给大家带来非常实用的干货,针灸大师彭静山老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简易灵效,建议收藏!!!!

实用指数★★★★★


胃脘痛,是上腹胃脘反复发作、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由于疼痛位于近心窝部,古人又称心痛、胃心痛、心腹痛、心下同等。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气滞血瘀,以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因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不荣则痛。

彭老临证经验导图



简单灵验的临证点滴

临床治疗中,遇有疼痛剧烈者,且不合作,不便在腹部刺灸时,可于背部刺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常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天宗穴周围寻找压痛点,先按摩后针刺,可缓解疼痛。经针刺俞穴不见效时,可在背部选取与胃痛点对应处,刺之,有明显止痛效果。当腹满闷痛时,可取左右通关公孙有效。当刺痛攻及两胁,针治一般穴不见效时,可刺膈俞透向肝俞(沿皮),并可在肝俞施灸,此法甚效。

对血瘀与虚寒型的疼痛,针刺俞穴不见显效时,可在脊柱7-14两旁寻找压痛点,于足三阴经小腿部寻找压痛点,对其压痛点均用泻法刺之,常获独特疗效。十二指肠溃疡的压痛点,一般呈现在第六胸椎旁开0.5寸处,髂前上棘上1cm凹陷处。胃溃疡在第十二胸椎旁开3.5寸处。此三点。可作为诊断点,又可作为治疗点,置皮内针或灸均可。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反复发作者,可于脾俞、胃俞、肝俞置皮内针

临床医案

阎某,男,45岁,工人。胃脘痛已历3年,疼痛为阵发性,连及腰背,纳少。每遇到寒凉、饮食凉硬、情绪波动即发病。经X线拍片,诊断为胃溃疡。近日便有潜血。脉沉细、苔薄腻。此属脾胃虚寒、运化失常,胃络损伤。治宜健脾和胃。取穴:脾俞、胃俞均置皮内针,针刺公孙、丰隆,艾灸膏肓。经7次诊治,诸症均减,疼痛消失,食欲渐增。后因故停治。3个月后复诊,自诉胃已不感所苦,饮食正常。观察3年余,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病见脾胃虚寒,病久则脾虚气衰,则血失统摄,故便血。宜重在理脾调胃。脾之络公孙与胃之络丰隆,对脾胃虚寒很有效。此两穴可升清降浊,消瘀止痛。膏肓可抑制胃酸过多,又可止痛。脾俞与胃俞可健脾和胃,扶阳祛寒。故上方系治疗脾胃虚寒的一张良方。

最后,本文节选并总结自彭老所著《针灸秘验和绝招》,其临床实践性强,运用于临床诊治疾病,收效颇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针灸临床书籍。跟名师学习,提升自己的临床疗效,可以加入我们的读书会,了解更多彭老的针灸绝招。

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整理/北方骚熊、赛华佗 排版/北方骚熊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炎胃脘痛中医治疗根治针灸方
胃痛的针灸治疗
慢性胃炎,看针灸专家如何治疗!
针灸歌赋在胃痛治疗中的应用
拓睿教育|| 针灸背诵——针灸胃痛、腹痛背诵要点
悟道健康 |中医讲胃痛,想要调理肠胃的看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