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元明清时期道家尊师重道典故(二)

二、全真派尊师重道典故

(一)重阳真人王嚞

王嚞(1112~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陕西终南县)人。祖上殷实,为当地富甲一方的豪族。得益于此,王重阳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家童蒙教育。二十岁时,他便修进士课业,家人如此安排,自是希望他日后走上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据史书记载:“自稚不群,既长,美须眉,躯干雄伟,志倜傥,不拘小节。[1]

王重阳生逢北宋末年,金人不断南侵,中原兵事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其所生活的秦陇一带更是兵火连天,生灵涂炭。尽管王重阳有着一身的本领和才华,可惜一直没有可以让他施展抱负的机会。面对眼前的苦难世界,渐渐地,他就开始有了出离尘世的想法。

1.终南山下遇仙人

公元1159年,王重阳四十八岁。一天,他突然长叹一声,说:“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予犹碌碌如此,不亦愚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2]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对心性(与儒家的德性、道家的道性、佛家的佛性和基督的神性同义)之深度、广度和丰富度达到前所未有之程度,自此其体悟和境界不再退转,无有事物能撼动他、动摇他,孟子同样在四十岁的时候能够体悟到心性的实相,不再为外境所转,不受世俗所累,尽心体天。眼下,我已经过了这个年龄,可依旧不知道自己这样忙忙碌碌为的是什么,真够愚蠢呀!”这一声叹息后不久,他的人生出现了大翻转,从而走上了修真悟道的道路。

北宋末年,兵荒马乱,士族们皆不愿意为金人效命,遂纷纷选择归隐山林,终南山中能人异士尤多。他们平常多在山里修行,极少跟世人接触。公元1159年6月的一天,王重阳在甘河镇(隶属今陕西西安鄠邑区)集市上巧遇两人。他们蓬头散发,举止异常,身披毡衣,一看就是住山之人。王重阳遂一路留意观察,逮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便向他们恭敬行礼。此二人见状,并没有马上反应。其中一人反倒是端详了他好一会儿,随后缓缓地吐了一句,“此子可教”,便传了他几句内丹修炼的口诀。后来,王重阳自叙此事曰:“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第二年中秋,王重阳竟很偶然地再次遇见此两人。这一回,王重阳二话没说,赶忙上前叩拜。二人遂再传五篇秘语,并嘱咐他“读毕焚之”,说天机不可泄露,让他熟读记诵后,要立即将秘语投入火中烧掉。二人还不忘提醒他,你要尽快去往东海,投谭捉马(暗指收谭处端和马钰为徒)。这就是王重阳遇仙的故事。至于所遇仙者何人,历来未有明朗者,故此处按下不表。


甘河遇仙之后,王重阳将名字改为王喆(后到宁海,又改名为嚞),是希望借此警示自己:既是反省过去,也是立定心志,向道而生。此时,王重阳深知,自己虽因高人指点,看破了人生之无常和虚幻,但要真正领悟生命之真谛,还需艰苦修炼才是。于是,他不顾众人耻笑,告别妻女,只身一人到终南县刘蒋村隐居,“行丐于鄠社终南间,举止亦若狂者,人莫测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


2.活死人墓里苦修

公元1161年,王重阳转移到终南县南时村隐修。在那里,他挖了一个洞穴用来独居和修炼。此穴“封高数尺”,被后人称为“活死人墓”。墓穴之上,王重阳郑重其事书有“王害风之灵位”六字,并在洞穴四角各种植一株海棠。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重阳回答说,这么做是为了日后天下的教化风俗归于一道。“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七真年谱》,出自《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

之后,王重阳就在“活死人墓”里静心修炼。他一面精心研读所得秘文,一面深入禅修,参悟世俗凡尘和仙境真空之殊异,反复思量善恶果报。总之,从“甘河遇仙”到“活死人墓”的修炼时期,是王重阳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公元1163年,王重阳结束第一期闭关,填埋墓穴,迁回刘蒋村,并在刘蒋村二次结庐筑庵,开始第二期闭关修炼。经过几年苦修,王重阳已经有所妙悟,言谈举止洒落脱俗,时有方外之言坦露而出。这些举动,在外人看来,自然难以理解。大家感觉眼前这个王重阳,如此疯癫,与原来的王“害风”并没有什么两样。时间久了,众人不免都嘲讽和捉弄他,更不把他的话当真。“(王重阳)肆口皆尘外语,乡人素待以害风,故莫审其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

公元1167年4月,王重阳又做了一个惊人举动:一把火烧了闭关茅庵。在大家纷纷救火之际,他竟自顾自翩跹起舞,着实让人困惑不已。这时,有人便站出来,厉声质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自己的房子点了不说,还如此幸灾乐祸,您不会真疯了吧?”王重阳见状,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在你们看来,我王某人就是一个疯子。可你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对于此刻的王某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房子烧了,是为了跟过去彻底告别,了断一切牵挂。过去就此算尽。至于这个房子,后人会把它修建起来的。”王重阳曾专门就此事,写有一首《踏莎行·又·烧庵》的词。词云:

数载殷勤,谩居刘蒋,庵中日日尘劳长。
豁然真火瞥然开,便教烧了归无上。
奉劝诸公,莫生悒怏,我咱别有深深况。
惟留灰烬不重游,蓬莱路上知来往。[3]

王重阳火烧茅庵一事证明他已得道。之后,他便向众人辞别,声言到东海“捉马”。东行传道期间,王重阳入世救度的功业有了起色,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他与七位弟子之间师道传心的故事。

公元1169年秋天,王重阳让自己的弟子王处一、郝大通留在昆嵛山,而携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人西归,到达汴梁后几个月便仙逝,享年五十八岁。明代《正统道藏》收录了重阳祖师以下传世著作:《重阳全真集》《重阳分梨十化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重阳立教十五论》等。

王重阳逝世以后,他的思想及其创立的全真派,在其弟子“全真七子”的弘扬下名传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道讲堂 | 王重阳与全真教:马丹阳是王重阳祖师第一个度化的人
293-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元-赵道一
七真宝诰(注解)(2)
《中国典故名菜百例续编》
尊师重道
"然脂集存十七卷续编一卷集例一卷 胡文楷钞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