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关学(四十)

1

     关于关学的研究现状,有人说,不得不承认,从刘古愚、于右任之后,近百年来再没有出现关学代表人物,也缺乏一些比较系统的著述,以至提起关学,一些人竟然不明就里。
     不过,张载的影响仍在,关学并没有成为绝学。1978年中华书局重新刊印了《张载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宋明理学史》等,都对张载的哲学给予了非常显著的地位。
     另外,张岱年著有《中国十一世纪唯物论张载》,陈俊民著有《张载的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姜国柱著有《张载的哲学思想》,程宜山著有《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等,都是对关学思想的研究和弘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张载的家乡眉县曾召开过四次关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关学思想的研究。1998年以来,眉县修复扩建了张载祠、张载墓,恢复了横渠书院,修建了张载文化广场。2007年10月,在眉县召开了“2007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南亚文明学术研讨会”,7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聚集在太白山下,围绕“民胞物与,和谐文明”这一主题,进一步探讨了张载关学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价值。
        2
     张岱年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张载——中国十一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于讲授马列主义基础课和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之余写出的,同时还有《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一书。
     张岱年的哲学史研究,比较注意阐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三十年代,一般认为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派别,而张岱年提出在程朱、陆王两派之外,还有以张横渠、王浚川、王船山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他特别注意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的概念范围的阐释,认为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与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有所不同。        
    据钱耕森在《早慧·中断·晚成的张岱年--张岱年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文回忆,早在30年代,张先生就试图对中国哲学的前途这个重大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他在《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一文中大胆提出其观点:“今后哲学之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所谓“唯物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唯物论”;所谓“理想”,就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人生理想,也包括了辩证法和唯物论;所谓“解析”,就是西方的逻辑分析法。关于三者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应以“唯物论”为“基础”;以“解析”为“方法”;以“理想”为“内容”。随后,他就用这个理念,沿着这条道路,创建出新的哲学体系,于1937年,写成正题为《中国哲学大纲》,副题为《中国哲学问题史》这部他的成名代表作。该书以问题和范畴为纲,和当时以对代表人物和学派的分类和分期的叙述性研究为主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大异其趣;又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以逻辑分析法为方法,运用中国哲学所固有的概念和范畴及其源流和发展,从宇宙论、人生论和致知论三个层面着重揭示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人生论的发展脉络及其规律。也就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和这部书中,他进一步对宋元明清理学划分为以程朱为代表的客观唯心论和以陆王为代表的主观唯心论的两派说,增加了以张载和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唯物论新的一派,将宋明理学发展为三派说。
     1955年,张先生撰写并发表于《哲学研究》上的《张横渠的哲学》一文,引起了争论。他又写了两篇答辩文章。于是有1956年他撰写的《张载--中国十一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小册子的出版。    
     1977年,张先生为中华书局新编出版的《张载集》进行了审阅并撰写了前言《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的长文。这是他被禁止被中断写文章发表长达20年之后“重新发表论著之始”。
由此可见,研究、介绍、评说张载可说是贯穿了张岱年的一生。
           3
     据张瑞元讲,程宜山是张岱年先生最青睐的弟子之一,他好学深思,对先生的思想深知其意,毕业后立志承继先生的衣钵,张先生亦对他抱有厚望,可惜他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在程宜山的追悼会上,当时已年逾八十的张岱年先生洒泪送别爱如子侄的得意门生。
     1978年,北京大学开始重新招收中国哲学史硕士研究生,张岱年先生主持考试,当时录取了程宜山、王德有、刘笑敢、陈来、吴琼等10位高材生,程宜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同期研究生中年龄最大的,时年36岁。在校期间,程宜山先生一直生活艰苦朴素,勤奋向学,他排除来自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顽强地坚持学业,并最终学有所成,成为张岱年先生最钟爱的弟子之一。曾有人问张岱年先生:“您桃李满天下,那么谁是您最得意的门生呢?”先生回答道:“有好几个,一个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叫程宜山。'文革’前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他家境贫寒,为人忠厚老实,学习十分刻苦。搞起研究工作不要命,49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惜。”
      程宜山的《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继承和发挥了乃师张岱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使该派的观点更加深化、细化和系统化。该书在范畴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张载哲学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亦即天道论、人道论、认识修养学说之间的统一关系,作了比较严密的说明。在使用新方法的基础上,程著提出以“一元二重化”为张载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定性;此外,还第一次提出,在张载哲学知识论三阶段中,“诚明所知”与“德性所知”有别,前者是后者的高级阶段,这是很有价值的新识见。程著可以视为以张载哲学为唯物主义一派所有论著中学术性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
         4
      陈俊民,陕西华阴县人。196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留校任教,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出版社总编辑兼社长、陕西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等。1989年受聘于浙江大学。2000年回陕西师范大学筹建中国哲学博士点。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国哲学会大陆学术顾问委员等职。长期致力于关学的研究,校理出《关学编》、《二曲集》、《关中三李年谱》、《兰田吕氏遗著辑校》等典籍,主要著作有《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吕大临易学发微》等。陈俊民在整理缕析关学典籍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着重探讨宋明理学思潮中关学学派的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过程,主要剖析其领袖张载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思辨逻辑,以求把握这一学派思想的显著特征及其与整个理学思潮发展的共同趋向。
          5
      姜国柱,辽宁省盖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硕士。现为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汉学》编委、国家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著有《张载的哲学思想》、《李觏思想研究》、《吴廷翰哲学思想探索》、《中国认识论史》、《兵学与哲学》、《道家与兵家》、《中国历代思想史》(先秦、宋元两卷)等。
     据赵军良讲,姜国柱对张载关学思想情有独钟,他在辽宁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张载的二元论及其唯物主义归宿》。1981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时,论文选题仍是“张载的哲学思想”,论文通过答辩,受到容肇祖、张岱年、邱汉生等国学大师的一致肯定和好评。论文经修改出版,题目就是《张载的哲学思想》。姜国柱认为,张载的哲学思想是宋明理学的源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1999——2007年,他连续四次参加在眉县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其后又多次来眉县开展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2000年,他应眉县政府之邀,编辑出版了35万字的《张载关学》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张载关学思想的历史渊源、思想精华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6
     1999月15至19日,由陕西省眉县政府、中国实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陕西省哲学会、陕西省社科院共同组织,在张载故里眉县召开的“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是第一次关于关学的规模较大的会议,会议上,谈到关学的界定与时空范围时,黄德昌提出:关学主要不是地缘概念,而是人文学术概念。
     为了解决有些学者与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提出北宋张载去世后关学逐渐衰息问题的观点分歧,也为了研究关学与实学的关系问题,赵吉惠提出分别“狭义关学”与“广义关学”的概念。广义关学是古代社会中后期的关中理学;狭义关学特指北宋张载所创理学或关学学派。狭义关学即张载关学奠定了明清实学的思想基础。
      今天看来,赵吉惠所说的广义关学亦然是狭义关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明理学对中国现代哲学之影响-中国哲学思想史-CSSCI学术论文网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
建构中华智慧谱系
现代哲学家一篇哲学史精文赏析
[转载]从张岱年先生早年的两篇书评看其哲学史方法论
师道师说 | 汤一介:张岱年先生和《中国哲学大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