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要读书?

编者按: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圣哲先贤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远有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气魄,近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时至今日的我们又该为何而读书?是为了功名、谋生,抑或是为了博得佳人一笑,还是为了伟大的理想?世间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又该如何选择?以上问题,如果你至今还没有满意的答案,不妨了解一下著名学者潘麟先生的读书历程。先生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即便现在已有所成就却依然如故,而且他一再提醒学人“由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我从刚懂事起,就发现周边有太多的事情我不明白,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真善美和假恶丑是那样的难以区分,身心是那样的混沌沉重。总之,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一切都让我感到绝望,周围的一切变化得太快,让我无法适应、不知所措。在我的神性导师的启发下,我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正式地学习了。我的意思是说,从那时起,我开始意识到,读书不再只是为了学校考试能够通过,而是为了我自己。有人发奋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有人发奋读书是为了获得某个姑娘的芳心,等等。这些都不是我发奋读书的目的,我读书的目的就一个:为我自己而读书。莎士比亚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加缪也说过:活着还是死去,这是唯一的哲学问题,也是唯一的人生问题。但在西方文化里,对生死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正视,也一直没有一个正解。人们要么陷身于文学对生死问题来一番感叹,要么投身于对神的无尽信仰来回避生死问题。感叹和回避都不是我们面对生死问题的方式。我们必须正视生死,洞穿生命的真相。而正视生死问题是我们瑜伽和生命学之胜场。我们东方圣哲对生命问题、对生死问题有着无可比拟的洞见,为我们留存下了浩如烟海的智慧和经论。



2

  怎样读书?

 从少年开始,我的人生就进入了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的模式中。一直到现在,我的生活模式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刚开始学习时发现,天呀,这几千年来,我们的前辈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书!每次进到图书馆或书店里,总让我感到头晕眼花。面对那么多的书,我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把它们一本本地读完呀?拿过来一本书,看后发现要想进一步理解这本书中的涵义,就必须去读另几本书。当把另几本书读完后,又发现必须读更多的相关书籍才能理解这几本书中的涵义。我很快发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书籍的海洋、一个知识的海洋。我失去了读书的勇气,很沮丧,我想我可能需要至少三生才能读完这些书。
可是我很快战胜了我的沮丧,强迫自己必须大量地阅读。还不只是阅读,读后还要去思考,思考后还要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所谓全方位的实践,意思是:不仅要进行身心内部的实践,同时也要进行社会性实践。因为内外实践都是需要的。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带着这些新问题再次进入新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寻求进一步的解答。



3

读什么样的书?

 就这样,哲学、宗教、文学、历史、科技……我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书籍越来越多。足足有好几年的时间,我几乎被读书累坏了。一直过了好几年以后,我才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这些看上去浩如烟海的书籍,其实都是源自人类很有限的几个基本主题和几本人类最伟大的经典。这个真切的体悟,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我感到需要去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少了。到后来,只有不到五十本书仍然留在我的身边。另外的那些书籍,就让它们继续留在图书馆或书店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及《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
你的问题在于“上网太多而读书太少”,如何解决?
让读书不仅仅是“读过”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世界读书日:别假装自己很努力,读书是读给自己听,不是秀于他人看。
到底怎么阅读才能记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