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矾九染绘葫芦

山西太原尖草坪向阳店,“草艺堂”工作室,原江拿沾水的布子,在葫芦的彩色图案上用力擦拭着,“这个不怕水的,不掉色。”擦拭后展开的布子,净白如初……

原江,52岁,传统产业工人,葫芦画是他的业余,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生活的全部!

葫芦彩刻三合一

从起初的烙画,到刻画,到唐卡画,再到现在集烙画、篆刻、工笔画于一体的“彩刻”。 原江在葫芦画上已专情了近30年。

“彩刻”是原江的自命名,葫芦画上,除了烙、刻,再对一些部位用工笔画的传统工艺手法三矾九染上色。“目的就是为了能达到长久不褪色的效果。像宋代的工笔画一样,能保存几百年。”

三合一工艺葫芦《品钱图》,集烙画、篆刻、工笔画于一体

第一步,“引”,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底稿。初稿定了后,用特制刻刀刺破表皮,镌刻表皮,点、挑、划、拉、刺、勾……刻出线条,或用牙机(就是医院大夫修整牙齿用的牙机)打;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牙机头是针状的,对葫芦曲颈部位刻画方便,也能对刀刻的线条进行完善和补充。”把牙科大夫的工具用到葫芦篆刻上,也是葫芦绘画在工具上的创新了。

接着,做烙画部位,“最开始就是用电工的烙铁或铁丝烧红了做的,不好把控。现在都有专门的工具,像笔一样灵巧。”葫芦烙画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江接触葫芦从烙画起步,专注20年之久。因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烙迹”已如国画中的墨,能分五色:黑褐、深褐、褐、浅褐、棕黄色。

最后一步上彩,最耗费时间和工序。首先要自己调制颜色,为达到温润和灵动的效果,每次必须用薄薄的颜色反复渲染。特别是人物的脸部,要反复渲染才能浑厚有立体感。而且,一遍干透后,才能敷第二遍颜色。创作流程完全依据工笔画的表现形式。虽不像纸上工笔画,要多次上矾,但葫芦上色之前要刮白、去除葫芦薄薄的表皮,也是个细致活。

只和葫芦较真

上世纪80年代末,原江招工到江阳化工厂上班,在那个“工人老大哥”的年代,这是一份让人眼热的铁饭碗工作。

“可他停薪留职跑去上美术培训班。”说到原江,母亲姚桂英感叹,“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和一个老同学一起捣鼓起了葫芦画。”

为节约成本,原江在向阳店村里租了一亩地。没有握过锄头的原江,在周围一片置疑中,开出一片葫芦地。第一次挂果就赶上了一场冰雹,葫芦被打得七零八落,东倒西歪。原江披上雨衣,蹬上雨靴,冲进雨水中,搭扶卧在雨水里的葫芦秧……

“搭架的树棍胳膊粗,他跑十来里路,从山上往下背,用平车往回拉。”“葫芦长出来后,他还搭了个棚,早晚在地头看着。”妻子眼中原江完全成了个老农民,“他担心有路过的人摘走。”

三合一工艺葫芦《老当益壮》,擦不掉的色彩

说起种葫芦,原江只记得:葫芦被冰雹打了,要赶紧搭架子,否则倒在地上长不出“好品相”。

在家人眼里,原江不爱多说话,不爱多接触人。“常常在葫芦堆中一坐就是一天。”

“喜欢,就把寂寞和孤独排解开了。”原江如此解释他整日在葫芦堆中的闷坐。

画葫芦,摆弄欣赏葫芦。葫芦画让原江得到业界的认可,也结交了一批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一到三的名片

5年前,完全沉浸在葫芦烙画中的原江,创作了一幅葫芦画《伏虎罗汉》,从起线稿到烙画完成,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荷花的远近虚实,麒麟的片片鳞甲,老虎的丝丝毛发,无不工整、细腻。“那老虎身上的毛发都是我一根一根挑出来的。可以说是当时的得意之作。”

3年后的一天,原江偶然发现,得意之作中表现远处荷花的部分,几乎看不到了。再次提起,原江仍深感惋惜。“那感觉就像你忍饿炒了一盘很爱吃的菜,刚吃几口,正觉得美,忽然坏了一条腿的桌子一斜,盛菜的盘子滑掉在地上摔碎了……”

三合一工艺葫芦《马上封侯》,烙画为主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葫芦上的画保存更长久,甚至永不消褪?

这种思索,引导原江开始新的尝试,从雕刻到绘画、从唐卡绘画到工笔画……

改变,也带来了需要适应和解决和问题:

首先是工具,从烙到雕刻,使用工具更换需重新适应。刻刀的选购也是个大难题,网上直购了几次,用得不顺手。经葫芦圈内同仁的引荐,原江接触到了辽宁一家刻刀加工作坊。经过多次探讨刻刀要在葫芦上达到的效果,特别定制了一批刻刀。“下一步,想做更精致的葫芦画,向微雕靠近,对刻刀的要求就更高了。”原江认为这种探讨和改变是没有止境的。

其次是颜料的选择,“用了三矾九染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但比工笔画多一个要求就是防水。因为要和人体经常接触,还要环保。矿物颜料是最佳选择。”一种不合适就尝试下一种,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流程,只能摸索。经过三年的探索,形成了目前“理论上可一百年不裉色的工艺”。

很欣赏当前著名超现实主义写实画家冷军的画,也想在葫芦上表达精致和细腻。原江的目标是把自己的葫芦画做成“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一张小名片”。(图/文 许蓝方)

   《此处无声胜有声》,也想在葫芦上表达精致和细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很难想象,这么漂亮年轻的美女可以画出如此...工笔画烙画葫芦动物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溪下堂)葫芦托.烙画
烙画葫芦
用烙铁在葫芦上画画,完成后的作品惊艳众人
懂的请进,你觉得雕刻葫芦和烙画葫芦,哪个技术性更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