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因为他,苏扇才没有失传

(视频时长9:36,视频版权归苏州非遗办所有)



      谨以此文向一生不辍传承苏扇的徐义林老先生致敬!

      同时,特别感谢向本文提供精彩内容的每一位前辈和朋友!他们包括:杨惠义、马向君、张泰中、朱国勇和唐以忱

—— 小林不语

“江南扇王”雅号的由来

说到徐义林老先生与折扇结缘,那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他从老家扬州去苏州和胡汉东学做扇子。在那个年月,学一门手艺就可以养家糊口,正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在与旧中国的折扇师傅学习的过程中,徐义林打下了不错的底子,这让他在后来在苏州扇厂很快脱颖而出。上世纪80年代,由于徐义林制扇水平突出而从车间调进设计室担当重任。

工艺美术百花奖证书

 由他制作的水磨扇骨荣获多项大奖,包括:

  • 工业部全国扇子质量评比第一名;

  • 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 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1982年,他与徒弟们一起制成一把巨型折扇。这把折扇连扇面重10公斤,两根边骨各长2米,扇面开启后宽达4米,高1.2米。因为制成巨型折扇,徐义林师傅得到了“江南扇王”的雅号。

参观者与巨型折扇合影

1984年,徐义林在厂里设计的折扇,取名为“孔雀牌”。“孔雀牌”折扇后来在1986年的评奖中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后成为苏州扇厂的注册商标。

扇厂设计室里的两父子

徐义林、徐家东父子是当今折扇圈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两父子如今的名声离不开在苏州扇厂设计室的工作经历。苏州著名竹刻家张泰中同为当时的扇厂职工,为我们回忆了当时的场景。

原苏州扇厂影像资料

1987年,张泰中从苏州工艺美校毕业,经分配进入苏州扇厂,和杨惠义师傅学竹刻。当时在苏州扇厂,只有在设计室负责做精品折扇,也就是“市玉”折扇,下面的车间在做“中玉”折扇,还有更差的行货,苏州话叫“行唠叨”。

在工作的间隙,刚参加工作的张泰中发现扇厂3楼东边一间工作室,也就是设计2室,里面有一老一少在做扇子。一番自我介绍后,徐师傅就很客气地邀请他坐下了,也把早一年进厂的儿子介绍给他认识。

苏州厂车间影像资料

自那次认识以后,年轻的张泰中与徐家父子的往来就越加频繁,此后也从未间断。尽管这么熟识了,这位徐师傅仍然对他这个年轻人十分客气。与之对比明显的是,徐师傅对儿子徐家东很严格,从入门开始教起,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

张泰中在电话采访里向小林我回忆道:“在我印象里嘛,家东在车间里就是干活,一直在干活。徐师傅这个人很严格,一直督促他,但是没骂他。”说完就一直在咯咯咯的笑!

可以说,没有父亲当年的敦促,就没有儿子今天的成绩。徐家东在后来的电视采访中提到,父亲是一座山。父亲的制扇技艺就是一座宝山。

折扇行业萧条时的坚守

想要让儿子徐家东能耐住性子不停的制作,作为父亲的徐义林对自己更要严格。当时,徐师傅早已是厂里当家师傅,1984年,苏州扇厂送到夏季广交会的男扇、女扇产品都是徐老一人担当完成的。

即便处于这样的位置上,他仍旧坚持只做精品水磨玉竹,并且继续钻研,做仿古的镶嵌工艺时,还会去向厂里做竹刻的年轻同事请教如何开槽。

徐义林使用竹节草打磨玉竹扇骨

在上世纪80年代,无论书画家还是玩家藏家对扇骨的要求不高,收藏折扇的更少。仅上海还有一些藏家找到徐义林修老扇子。市面上的明星产品是红木的,紫檀的折扇。即便如此,售价都是非常微薄的。

徐义林折扇作品两则

当时市场需求的竹扇子更多是油煎竹,因为这种扇子更有老气。油煎竹,顾名思义,就是用油煎炸出来的竹子。

苏扇名家王健曾在直播节目里介绍过,将新竹子油炸成老扇子的色泽,拿来修复老扇子,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后来索性统统油炸,成为一个产品,多半还要做竹刻。 

徐义林折扇作品两则

据杨惠义和张泰中师徒回忆,“徐师傅做油煎竹是一把好手,他在厂里做油煎竹大家都看到过的。他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刚好上颜色,从来没有很黑很黑的;如果炸狠了,刀上去竹子都酥掉了,没法再弄竹刻了。”

90年代以后,扇厂面临了有史以来经营最困难的时期,不少职工都相继离开。比如扇友们熟知的王健、曹小弟。据张泰中回忆,王健后来经师傅介绍去了桃坞扇庄,曹小弟调到檀香扇厂,专做木扇。

那个时期喜欢扇子的人实在太少,不要说有什么收藏价值,行业的萧条显而易见,当时连徐家东都表达过想改行的意愿。

徐氏折扇成为苏州的名片

徐老爷子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解放前辛苦的学艺养家的经历一直影响着他,使得他身上有着典型老手艺人的坚持和执着。这让行业里的后辈年轻人印象很深。

苏州唐嵩记扇庄的少东家唐以忱回忆,退休年龄似乎在徐老那是没有时限的。当一天手艺人就要干一天的活,不可偷懒,就像老和尚撞钟一样,他真的做到了六十年如一日。”

徐义林参观儿子位于安吉的扇厂

唐以忱还特别强调,徐老作为国家级非遗传人,他的坚持和执着拉高了折扇行业在整个工艺美术界的地位。在复兴传统、工艺创新方面他从未停下脚步。老爷子还无偿地传教授业,指导新一辈的手艺人。

他的成名既推动了行业发展,又吸引新一代折扇玩家来到苏州,让人们一提到苏州就会想到拙政园和折扇。徐老折扇作品的商业价值异军突起更让全国各地的年轻手艺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徐义林父子与藏家朋友们

说到徐老爷子对晚辈手艺人的提携,扬派制扇传承人朱国勇在采访中提到了他向徐老讨教的经历。老爷子在过去近10年中一直指点这位扬州老乡。

直到今年1月,两人还有过一次见面。徐老强调做造型要果断,做造型的时候要努力做到一刀成型。这些都让朱国勇受益匪浅。

徐义林与朱国勇

关于徐义林老爷子的艺术成就,苏州著名书法家马向君在采访中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

他说:“徐老爷子他扇子的线条特别美,一眼就分辨的出来了。他的扇子就好比苏州的拙政园,是古典美学里的经典;其他后来者的扇子就像苏州博物馆,是继承后的创新。

徐义林与他的两个儿子(上图)

徐义林、徐志明、徐苏吉祖孙三代(下图)

徐家3代人都从事制扇,对于传承苏扇,徐老爷子从艺60多年来不改初心,“苏扇在我这一代失传就对不起老祖宗了”。他不止一次的提到,苏扇在全国、全世界都是有名气的,从清朝到民国,从民国到解放,一直到现在,得把这个技术一代一代传下去。

徐氏扇谱

徐义林老爷子从艺60余载,整理出了当今最具价值的扇谱《徐氏扇谱》。苏州市非遗办公室曾这样评价到:徐义林是中国传统制扇传承中的重要一环,为制扇奉献出了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技艺的进与退:专访苏州如意檀香扇厂孙耀文
怀袖雅物是否与我们渐行渐远?
盘点一下扇骨装饰的三个大坑。。额,不不,三个大类
[转载]吴门竹刻
历代文人雅士的名片
与扇结缘几十载,他将檀香雕绘入魂:此生最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