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山秀水避暑地 淳风古韵美瑶都

去哪玩?

去金秀!

去哪避暑?

去金秀!

什么时候去?

有空都要去!

进入金秀县城的门楼。(网络图片)

被称为“世界第一瑶乡”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其县城被称为“世界瑶都”。令人想像不到的是,这座在大瑶山腹地的山区县城,竟然是“山城化、民族化、公园化”的一个国家4A景区。亲临其境,深感瑶都是个美都!

流经金秀河县城的金秀河。(网络图片)

瑶都的美,首先是美在宜人的气候。正是农历“七月流火”的季节,热浪阵阵,常在邕柳桂三座城市奔波的我,对城市持续高温三十五六度时时觉得燥热,走一走,动一动,就一身汗流浃背。然而,我们进入金秀县城,却是感到白天气候宜人,活动一天不出汗;晚上沁凉如水,不开空调要盖被子。正如唐朝诗人孟昶的诗句:“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坐落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卫星图。在金秀到处都是醉人的绿色。

金秀有着连片的原始森林60多万亩,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总面积达24907公顷的大瑶山,既是广西最大的绿色水库,又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秀也因此有着金山秀水而得名。如此得天独厚森林覆盖,也难怪其气候宜人,成为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图,县境覆盖整个大瑶山。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如果宋朝词人张孝祥曾经到过位于大瑶山腹地的金秀县城,恐怕也会将词作后句改为“宜人独金秀”了。置身瑶都,山风徐徐,肌冰神爽,温度宜人,不知暑热。

金秀县城一隅。(网络图片)

瑶都的美,其次是美在青山绿水的环境。金秀县城是山水之城、瑶族文化展示之城。县城被称为“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是国内首创将县城与瑶族文化相结合打造的首个4A级景区。山水瑶城坐落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河谷中,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世界瑶都,是弘扬世界瑶族文化的窗口,是展示瑶族文化艺术的中心。

金秀县瑶族艺术中心,其造型颇似瑶族妇女的头饰。

金秀县城处于大瑶山腹地,金秀河穿城而过,河水清清;周围群山环绕,峰峦叠翠。一簇簇的三角梅在河岸边鲜红夺目,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郁。

金秀县城的金秀河畔夜景。

顺河上下的两条主要干道干净整洁,单行线环城而行,交通秩序井然。街边河畔,山花烂漫;入夜华灯齐放,繁灯点点,流光溢彩,似如天上的银河落在这里变成了金河。

金秀县城夜景。(网络图片)

瑶都的美,再次是美在民族风格的建筑。金秀城里民族风格的建筑是瑶族文化和艺术的大展示。富有瑶族特色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沿着河两岸狭长的地带依山而建,层层攀高。门楼多、小桥多、凉亭多成为了县城的一大特色,大街小区,牌楼林立;金秀河畔,桥廊亭阁。

走出金秀县城的门楼。

尤其是依山而建的县政府大门和办公大楼,非常有气势和瑶族风格,被称为当地瑶族的“布达拉宫”。

县政府大门。

位于县城中心的瑶族艺术中心的造型颇像瑶族妇女的头帕形状,门口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瑶族始祖盘王的塑像。建在半山之上的瑶族博物馆,则更是一座瑶族艺术的宫殿,有藏品1200余件,收藏有瑶族服饰200余套被定位国家的重点博物馆。

县政府办公大楼。

瑶都的美,其四是美在民族风情的浓郁。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我国瑶族支系最多、瑶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瑶族自治县。

博物馆里展览的金秀居住的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坳瑶和山子瑶等5个瑶族支系的女性民族着装。

这里居住着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坳瑶和山子瑶等5个瑶族支系。我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老先生曾五上金秀,并感叹说:“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

坐落在金秀县城山上的“瑶族博物馆”外景。(博物馆宣传页图片)

早在1952年5月28日,经广西省人民政府决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就正式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后改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截至2015年,金秀瑶族自治县有人口约16万人,其中有瑶族、壮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

作者边车在金秀街头与一对瑶族老人合影。

走在金秀街头,随处可见当地的瑶民穿着民族的服饰,戴着民族的头帕,保持着淳朴的民族风俗。

在去往金秀忠良乡路上,瑶族妇女在看货郎车上的商品。

大瑶山盛产各种中草药和野生茶叶,瑶族人民又是家家户户“近山识鸟音,居山识药材”的民族。

新采摘的灵芝只有在这里瑶药一条街才随处可见。

瑶医瑶药源远流长,不管是门面还是摊位,山上的灵芝等名贵药材几乎家家都有。各类瑶族药浴、药酒,成为了最为有特色的当地产品。

金秀县城的瑶药一条街中的一个摊位。

瑶都的美,其五是美在大山特色的美食。在金秀的餐馆和农家乐用餐,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土特产”美食。进入金秀,首先喝当地的野生茶。这茶自然长在山上,不用种植护理,不施任何肥料,经风润雨,品位上等,既可加工成绿茶,也可加工成红茶。

金秀本地的特色菜肴。

金秀的油茶和广西别的地方油茶不尽相同,但金秀的油茶重视油炸的油果、油条、米花、花生等,主要不同点在于茶叶是野生茶叶,更加甘甜清凉。还要喝金秀瑶山瑶瓠古酒,吃土猪土鸡土鸭,尤其是要品尝烟熏腊肉,还有大瑶山香菇、芝麻糯米糍、野菜糯米糍、红薯糍、魔芋、野生茶叶煎蛋等当地美食。

金秀盛产瑶酒,有的可饮,有的可擦,有的可泡。

瑶都的美,最后还美在人们的淳朴善良。金秀瑶族人民非常友善淳朴,最愿意帮助人也最愿意善待好朋友。1935年10月,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刚从燕京大学毕业就携新婚妻子王同惠深入大瑶山考查,并撰写了《花篮瑶的社会组织》一书。不幸的是他们在山中遇险,为救掉下陷阱的费孝通,其妻子呼救找人掉下悬崖,当地瑶民闻讯把费孝通救起,并在深崖下找到已经身亡的王同惠并抬回来。

1935年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一起进入大瑶山作瑶族社会考查。(博物馆宣传页图片)

与大瑶山结下不解之缘,曾五次进入金秀大瑶山进行瑶族社会考察,后来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费孝通,为大瑶山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出谋划策,并给金秀的“瑶族博物馆”亲笔题字,与金秀瑶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费孝通曾五次进入金秀大瑶山进行瑶族社会考察。

金秀瑶族人民为了纪念费孝通和王同惠,在瑶族博物馆里专门陈列了费孝通五上大瑶山的资料和图片,至今当年费孝通住过的六巷乡门头寨的院落里,还有费孝通提写的“青春作伴,瑶汉情深”的感言。而当地的瑶族人民在六巷乡建有一座“王同惠纪念亭”,以缅怀这位为瑶族人民作出贡献而殉难的勇敢女士。

金秀六巷乡的瑶族人民在六巷乡建有一座“王同惠纪念亭”。(狗尾巴草博客图片)

金秀人的友善淳朴一直代代传承。进到金秀,你可以任意到一家茶店去品茶,品完买与不买由你自己定,当地的店主绝没有强买强卖,还笑脸相迎,笑脸送客。这里做生意,不随便乱喊天价,更没有出现宰客现象。前年和去年,连续两年,金秀都被评为广西游客满意度第一的地方,今年第一季度仍然蝉联游客满意度第一。

富有金秀瑶族特色的美食佳肴。

置身金秀美都,徜徉在金秀河畔、瑶都街头,一任清爽的山风吹拂肌肤,一任清新的空气沁入心扉,品尝山茶油茶,品味瑶山佳肴,眼见阳光雨帘下的山川楼宇,感受这里的瑶族风俗风情,城就是景,景就是城……金秀县城被称为“山水瑶城景区”,是山水之城、瑶族文化展示之城,是国内首创将县城与瑶族文化相结合首个4A级景区,其名不虚!

金秀的油茶。(网络图片)

真不知今夕何夕,山外暑热炎炎,山中飘然欲仙。此情此景,不由得吟诵起唐朝诗人李频《避暑》诗:

“当暑忆归林,

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

客向晚来吟。”

(边 车 写于2017年8月16日,于柳州)

消息来源| 边车视野微信号

编辑|黄振瑛

审核|方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瑶山之金秀六巷
费孝通妻子王同惠殉难记 作者:温永坚
广西大瑶山:在金山秀水之间漫步云端
70年沧桑巨变 大瑶山如何“换了人间”?
祖国风光(3491)金秀瑶乡山水
山水瑶城,秘境金秀 (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