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解读:公司治理究竟“治”什么?(四)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治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人才的利用,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股权激励的重要性,也常邀请律师设计方案。股权激励被视为公司稳定发展、创造价值的良药。

同时越来越多的组织或个人加入股权激励设计者的行列,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论为企业制定激励机制,不能说眼花缭乱,但也是各显神通。

那么, 企业家如何将自己对人才激励的想法转化为有效的治理机制呢?

真正的智慧往往是简单相通的


一、马斯洛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公司治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我们制定激励机制有先导作用,被激励对象现时的需要,是激励机制介入的有效切入点。

每一层次的具体需求可以在网上查阅。

激励,不是采用越先进的方式越好,有用比先进重要。


二、股权激励

激励的方式:

从广义的角度切分,激励的方式有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

内部激励包含物质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外部激励包含市场激励和声誉激励。

物质激励的方式被采用的最多。

物质激励又包括年薪制、在职消费、股权激励等,我们重点分析物质激励方式中的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顾名思义即给被激励对象股权,从而使激励对象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股权激励可以使被激励对象更多的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

股权激励的种类包含经营者持股、期股、股票期权、虚拟股票、限制性股票、影子股票、高额退职金等。

① 经营者持股

经营者持股是指让经营者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权或股份。在现实中,即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或股份,成为公司真实明确的股东,具备法律规定的股东身份,享有股东权利。

高级管理人员取得股权的方式为无偿赠与、优惠购买或自行购买。

显然,这样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级管理人员能做到的。

经营者持股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进取心、对风险的态度、知识的累积程度、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因为,经营者持股本质上将其雇佣身份变更为了公司所有者身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② 期股

期股是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优惠的分期购买股份的计划,在期限未到之前,激励对象享有该股份的收益权和表决权,但不享有所有权。

激励对象分期分批的按约定价格购买该股份所有权,全部期股变为实股后,履行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购买股份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份分红,在约定期限届满前,所有权是虚的,分红权是实的。要想把期股变为实股,前提条件必须是把企业经营好,有可供分配的红利。

显然,期股是一类长期激励的方式,将激励对象的利益与公司发展利益直接挂钩。公司有盈余,激励对象才有购买股份的资金。

努力工作成为被激励对象的选择,这就达到了激励的目的。

③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给予经理人员在将来某个时期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从期权中获利的条件是公司股票价格超过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

股票期权被称为“金手铐”,是上市公司的激励制度,本文主要分析有限责任公司能选择的激励方式,故不再详述。

④ 虚拟股

虚拟股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份,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份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

虚拟股的本质是股东分红权的转让。

虚拟股的优点是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股本和股本结构,能防止家族股权被稀释,虚拟股持有人的收益相对稳定。

以此来讲,大多数企业想要实现的股权激励方式更接近于虚拟股激励的方式,这是中小企业家族式经营的股份结构决定的。

以上是我们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客户需求最高的,并且能够适用于中小企业现状的激励方式。

然而,对于股权激励,我们依然强调:慎用。


三、回归本质

通过以上可知,股权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交易结构达到引导、激励、创造价值的作用。

我们要,穿透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直接抓住股权激励的本质:

所有的股权激励,本质上是附条件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合同。

所有制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着手点都是对「附条件」这一项要素的组合:简单的股权激励,条件少一点;复杂的股权激励,条件多一点。

但是我们依然再次强调慎用股权激励。

听起来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慎用?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比如聚美公司在招聘时,面对高素质的人才会开出期权的条件,这是一种激励,我们现在直接拿来期权用到自己的公司,行得通吗?

我们相信,聚美这一类公司的期权制度,是公司治理体系中所有制度中的一种,我们的公司有这样一个运行期权制度的体系吗?我们只将这样一项期权制度拿来就能让公司成功吗?

缺少合适的土壤,再茁壮的种子也开不出惊艳的花。

在没有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的环境下,直接开展股权激励,那是「拿来主义」。

结合实践,以下问题的答案都回答「是」,则具备股权激励的基本前提:

1、 公司登记的股东是否是公司的真实股东?

2、 公司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是否真正能代表公司?

3、 公司登记的执行董事/董事长是否是实际的执行董事/董事长?

4、 公司登记的高管是否与实际一致?

5、 公司登记的监事是否实际中是否是监事?

6、 公司章程是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7、 公司内部能否真实披露财务信息?

9、 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是否清晰明确?

10、公司是否建立内部股东纠纷解决机制?

公司治理基础建设好,是股权激励成功的一半,这个观点赞同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懂事会】多案例解析小股东如何不被大股东“忽悠”
初创公司如何做股权激励? 听听律师怎么说l 干货日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路径选择指引(2020版)
企业老板和员工都要了解的4种股权激励方式
华为科学分钱:华为股权激励发展历程| 连载第23篇
股权激励中都有哪几种常用的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