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因


因为当时国民党需要培养武装力量,因此必须借助于苏俄的援助,中共与俄共属于同样性质的革命政党;另外,国共两党当时都以打倒军阀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属于互惠;孙中山也想借共产党之力从组织上改造国民党。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之所以能够实现,具体原因和条件包括如下几点: 一.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看,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必要性 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他们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并联合起来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在其策动下的军阀混战规模越来越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力量强大而且残暴。“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 从共产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单单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谋求和国民党合作,其原因在于: (1)“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二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又连续倡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维护中国的民主共和。尽管都没有成功,但对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2)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革命的象征,其愈挫愈奋的顽强精神,为人民所敬仰,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 (3)当时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一块根据地,控制了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军阀割据的中国,这是绝无仅有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的是为了将它改造成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党内合作使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也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同时,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农运动的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三. 从国民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党的改造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孙中山也欢迎中共和他合作。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继续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并且开始注意培养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军事人才。二次护法运动、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痛感国民党内部成分极为复杂,必须加以改组。 四. 两党各自召开代表会议,为实现第一次合作作了政策准备 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1923年6月,中共“三大”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事实上确立了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实现了以党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总之,探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外敌的入侵,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国共两党只有携手才能更有效地打击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伐战争》说课稿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二十六、 国民革命旧址
国民大革命与国共两党对峙:一、国民大革命与国共第一次合作:①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
北伐战争和革命力量的发展
铭记来时路|中共三大——推动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大会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9张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