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传十代,富不过三代

【金句欣赏】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家族如何传承?决定了家族能走多远。这段富含哲理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家族传承的真谛。

一、道德传家久

一个家族以道德作为传承的核心时,如同在家族的根基上撒播了一棵参天大树的种子。

孔子家族是道德传家的典范。孔子家族历经2000多年,传承80余代,依然备受推崇。

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已深深地植根在孔氏家族的每一代子孙的心中。正是这种对道德的坚守和传承,使得孔子家族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道德是家庭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最值得代代相传的无价之宝。

二、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是指一个家庭即使再富裕,也往往难以跨越祖、父、子三代的传承。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富家子孙在锦衣玉食中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奋斗的动力和必要的生活历练,极易养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恶习;他们沉迷于享乐,没有进取心,对家族事业缺乏责任心,自然就难以守住财富。

古代富裕家庭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缺乏道德教育。在这种过度保护之下,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只知享乐,只知挥霍,最终坐吃山空,导致财富的消散。

德不配财,财必散去;修养不够,财难长留。

《红楼梦》里的薛家,就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儿子薛蟠在母亲王氏的娇惯下,游手好闲,挥霍成性,最后把偌大的家业败得一干二净,不得不投靠贾府,依靠贾府来救济。

富不过三代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注重财富和地位的传承,忽略了对子孙的内在品质的培养。一个家族如果没有深厚的道德根基,没有优良好家风的传承,即使一时荣华富贵,也难以长久昌盛。

道德传家是最为长久的传承方式,耕读传家和诗书传家也各有各自的价值,但在持久性上不如道德传教。富贵传承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最顶级的传家之道是,把道德传家、耕读传家和诗书传家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从古人这段话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应当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同时也不应忽视劳动和知识文化方面的传承,把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

姑苏客,资深教育人。

文以载道,以文会友;

君子怀德,以德交友;

见贤思齐,以友辅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松:我们怎么“传家”?
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
古人为何总说耕读传家?古代那些千年世家,到底有什么传承秘诀?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而这个恪尽天道的儒商家族,家中积福百万,田产连陌三省却能粗粮素衣,这又是什么样的祖传训戒所能达到呢
信仰,决定着一个家族的走向
无声的家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