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欣赏】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家族如何传承?决定了家族能走多远。这段富含哲理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家族传承的真谛。
一、道德传家久
一个家族以道德作为传承的核心时,如同在家族的根基上撒播了一棵参天大树的种子。
孔子家族是道德传家的典范。孔子家族历经2000多年,传承80余代,依然备受推崇。
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已深深地植根在孔氏家族的每一代子孙的心中。正是这种对道德的坚守和传承,使得孔子家族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道德是家庭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最值得代代相传的无价之宝。
二、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是指一个家庭即使再富裕,也往往难以跨越祖、父、子三代的传承。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富家子孙在锦衣玉食中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奋斗的动力和必要的生活历练,极易养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恶习;他们沉迷于享乐,没有进取心,对家族事业缺乏责任心,自然就难以守住财富。
古代富裕家庭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缺乏道德教育。在这种过度保护之下,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只知享乐,只知挥霍,最终坐吃山空,导致财富的消散。
德不配财,财必散去;修养不够,财难长留。
《红楼梦》里的薛家,就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儿子薛蟠在母亲王氏的娇惯下,游手好闲,挥霍成性,最后把偌大的家业败得一干二净,不得不投靠贾府,依靠贾府来救济。
富不过三代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注重财富和地位的传承,忽略了对子孙的内在品质的培养。一个家族如果没有深厚的道德根基,没有优良好家风的传承,即使一时荣华富贵,也难以长久昌盛。
道德传家是最为长久的传承方式,耕读传家和诗书传家也各有各自的价值,但在持久性上不如道德传教。富贵传承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最顶级的传家之道是,把道德传家、耕读传家和诗书传家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从古人这段话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应当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同时也不应忽视劳动和知识文化方面的传承,把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
姑苏客,资深教育人。
文以载道,以文会友;
君子怀德,以德交友;
见贤思齐,以友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