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之忌:心怀敬畏,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明朝方孝孺有云: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为人做事要懂得敬畏,

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南宋朱熹在《中庸注》说: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也是告诫世人,

人生在世应常存敬畏之心。

明朝吕坤有云: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一个人如没有敬畏之心,

无视规则规矩,

则会肆无忌惮,

丢失底线,

自吞苦果。

人生之大忌,在于缺失敬畏之心,

身无所正,言无所规,行无所止。

忌话多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话多的人通常不假思考,

能说与不能说的一股脑儿全说;

很多时候,

不仅给别人添乱,

也给自己找了麻烦。

《易经》有云: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有德之人说话谨慎,有福气;

话多的人急躁,易让人生厌。

《礼记》有云: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忌多言,

是一种不纠缠、少争论的智慧,

是自控力强的表现。

语言,是世间无形却最厉害的武器。

韩信一句“陛下只能带十万兵马,我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其狂妄之语最终导致被诛三族。

人们用三年时间学会说话,

却要用一辈子时间学会闭嘴。

所谓“君子语迟”,君子因话少而持重,因话少而受人信赖。

说,是一种能力;

不说,是一种智慧。

忌浮躁

《菜根谭》有云: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很多事,你越着急弄清楚,反而越弄不明白;

凡事“欲速则不达,”

不如暂时缓和情绪,

也许冷静之后事情自然明了;

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越是紧张,

越难以达到目标。

当今社会,

人心浮躁,

放不下手机,

拿不起书籍;

阅历积累不深,

又着急看透尘世。

当看到别人有所成就时,

心中暗自不服,焦虑不安;

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

不能冷静与沉住气,理智地思考并解决。

面对压力,心浮气躁,

但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平心静气。
心浮气躁是一种肤浅,

这样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从容恬淡,方能厚积薄发。

忌固执

古人云: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直道可御马,曲径能通幽。”

人生,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易经》有云:

“尺嫌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替,以存身也。”

虫子收缩身体,是为了更好地伸展;

蛟龙蛰伏化作蛇,是为了保全自己。

生存之道,

在于能屈能伸。

人越固执路越窄,

学会变通,

才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明智的放弃,

胜过盲目的执着。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死胡同,

只有转不过弯的死脑筋。

灵活应变、择善而从,

才能走出一段更广阔更远的路。

忌露锋

有人说:

“鲜衣怒马少年时,人不轻狂枉少年!”

乍一听,话说得似乎没错,但别忘了锋刚易摧,

有闯劲固然是好的一面,但不懂得适时收敛会吃大亏。

《运命论》有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做人锋芒毕露,

更易遭人嫉妒,

给自己带来祸端。

真正的聪明人,

才华出众却低调谦逊。

藏锋守拙,

明哲保身,

才是做人的长远之道。

忌贪婪

庄子有云: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在广袤的林子里筑巢,

林子再广,

也不过占了其中的一根枝条;

偃鼠到黄河里饮水,

黄河再大,

也只不过是灌满自己的肚子。

当今社会,

人人都追求更富有,

却失去了知足常乐的心态。

“嗜欲深者天机浅 嗜欲浅者天机深 ”。

人生多数的痛苦,

都源自求而不得。

人的欲望无穷,

我们奔波劳碌,

追求更好的生活,

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欲求过度而转为贪婪,

则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终生为其所累。

欲望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懂得适可而止,

最终欲火焚身,自取灭亡。

恪守本分、守住底线,

克制贪欲,方能人生安宁,怡然自得。

结语

人生之忌,

一忌话多,君子语迟,言有所规;

二忌浮躁,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三忌固执,灵活应变、择善而从;

四忌露锋,藏锋守拙,长远之道;

五忌贪婪,适可而止,守住底线。

愿我们能心存敬畏,严守五忌,行有知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敬畏方心安 今天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发的两段话,读之,醍醐灌顶,震撼不已。细想一下,真是...
人生的畏与无畏
不管你奔几了,守住这三样东西,才能越活越顺利!
“三心”之道:敬畏之心,知耻之心,自律之心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止”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原则和底线
《菜根谭》:对规则心存敬畏,避免自身流于世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