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为何会患分泌性中耳炎?

宝宝为何会患分泌性中耳炎?

  名医信箱:

  我儿子明明在幼儿园体检后被告知“听力”有问题,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医生说,明明需要先给予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如果听力仍未见明显好转则需手术治疗。但我家孩子一向听力都还可以啊,平时交流过程中也没发现问题,他也没喊过耳朵疼之类的。请问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孩子怎么会得这病呢?

  困惑的妈妈

  解答: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邹宇副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也叫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常见且多发的耳科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咽鼓管的直径仅为成人的1/2,鼓室口与咽口呈水平位置,再加上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因此,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分泌性中耳炎,据报道,约90%的儿童在学龄前曾患过分泌性中耳炎。

  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有听力下降,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起传导性耳聋,听力开始有些下降。早期轻微的传导性耳聋常被家长所忽视,也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说孩子最近看电视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或者是喊他的时候经常听不到,或者总是“啊?啊?”地听不清别人的话,带去医院检查时才被发现原来是“分泌性中耳炎”惹的祸。

  早期的中耳炎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听力可得到迅速恢复,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未及时发现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使中耳持续处于负压状态,继而出现中耳硬化或粘连等现象,最严重的甚至可造成听力永久性的下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分泌性中耳炎呢?当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迟钝,或存在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如鼻塞、打鼾、腺样体肥大、经常感冒等时,最好还是带孩子去耳鼻喉科,请专业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耳镜检查及声导抗测试等,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鼓室声导抗测试检查简便,没有太大的创伤性,是目前诊断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方法。

  另外,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因后鼻孔发生阻塞,同时可对咽鼓管进行压迫而引发相关并发症,目前认为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应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及耳镜检查,不论听力是否有下降,最好都能常规地进行声导抗测试。

  一旦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对于一些不伴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的分泌性中耳炎,因其常有自愈性,可以观察3个月,但期间要注意复查鼓膜及声阻抗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对于一些存在听力下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若治疗后仍无明显效果,或者总是反反复复发作的,则建议进行鼓膜置管术等手术干预。对于腺样体肥大并发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要手术时要同时实施腺样体切除术,以免引起患儿中耳炎反复发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泌性中耳炎小儿听力的隐形杀手
【文献解读】特纳综合征女性患者耳健康和听力监测
临床札记:擤鼻涕不当中耳炎易发
招飞体检耳鼻喉科常见的加项检查:声阻抗
儿童耳鼻喉多发疾病看似“小毛病 实际“大问题”
成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癌前兆!小心“中耳炎”中的危险分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