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后生仔,甩掉“老本”才能重拾拼搏

  广州观察

  上周,由专家撰写的《广州青年发展研究报告(2014~2015)》的发布公之于众,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认为自己压力大,工作、生活累且没有钱,仅6%广州青年认为自己压力小。无独有偶,本周由广州团市委等单位公布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5)》显示,广州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年是“月光族”。这份报告以广州市15~34岁的常住青年人口为研究对象。调查显示,广州后生一代的“月光族”比例逐年提高,高达26.9%的青年月收入无盈余,比三年前的比例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这些调查结果与数据让人甚是担忧,广州年轻人到底怎么了?说月光,一看到喜欢的就“买买买”,一柜子衣服包包依然停不下手去买,从不考虑自己已经拥有大量同类型的东西;说压力,结婚、供房、生子都有压力,但又不得不去完成,因为这些事情总有长辈来逼着你去做;说啃老,因为不少年轻人家里有房子,赖在家里住,早午晚还有人管饭,衣服有妈妈帮忙叠好,一切都像小时候一样。

  但在我看来,这些现象的背后的根源,并非世道变得艰难,而是源于广州后生仔们身上的“进取倦怠感”。

  同为广州土生土长的80后,这些纸上的调查结果,月光、压力、啃老……在我身上同样存在。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我们当中有部分年轻人少不免在“吃老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发展迅速,父辈们打下的江山,让子女们“有瓦遮头”、“有啖好吃”,安安稳稳长大,平平淡淡就成长到了二三十岁。这些并非个例,我身边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有长时间安稳环境下滋生的“毛病”:热衷享乐、缺少拼搏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就大呼“压力大”;钟情“铁饭碗”,原因无他,全因稳定。

  其实,广州这片水土养成的人,务实、低调,普遍不爱出风头,勤勤恳恳地生活,这不但是广州人的气质,更是这片土地的气质。然而,在不断变化的大时代下,广州人以往引以为傲的精神——拼搏,却有不断消解的势头。常听父母说:“过去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愁,因为一直吃苦受累,更有明确的目标来改变生活。”而讽刺的是,网上曾流传过一个发生在广州民办中学的师生对话,当老师问及孩子们想改变生活吗?一学生回答:“我为什么要改变生活?现在我已经生活得够好了。”这个对话听上去很残忍,可这正是一部分广州年轻人的真实想法。

  过去的广州从未在改革面前退缩过,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在与外界频繁交流合作中促进经济蓬勃发展。广州人亦然,敢想、敢干——最先“下海”经商,全国第一批“炒股”致富。这些被人称道的品质倘若在安定和平的时代中流逝,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当前,广州的改革靠什么?靠的正是“广州后生仔”。广州年轻人需要做的正是不满足现状,敢于脱离自己的舒服区。看看别的兄弟城市青年对现状的不满足与进取心,多迈出步伐往外看,而不是盯着自己的“锅里饭”,才能以脱胎换骨的姿态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才能勇于尝试,找回当初父辈们的拼搏精神。

  这是对广州年轻人的期许,也是对我自己的期许。    (王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恋爱观”和“婚姻观”分离是迫不得已 新浪博文
六成年轻人害怕看体检报告,受访者:何止怕,都不敢做体检
年轻人租房压力最大的10大城市:北京第一,杭州超广州
盏鬼广州话:“水洗都唔清?”
高以翔猝死,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谁在损害年轻人的健康?
青年古筝家谢涛《月光下的凤尾竹》29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