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帖


中秋节又要到了,王献之有点猝不及防,提毫凝思,写下了一封信札,书界称为《十二月帖》:“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中间或有脱落,是以颇为难解,综合一下,大意是说,十二个月倏忽过去了?时间真快啊,又到中秋。(记得去年我曾写信相邀,你却没有回复我,)这次你一定要回复。我们曾经相约回去,但一直未能成行。(许多人和事都错过了,)一直悲恸,到底是为什么?但如今想通了,又能如何呢?(兀兀穷年,多少良辰美景虚设,)即便是在各种人生战场胜了,又能如何呢?即便是庆祝的贵宾来客如同浩大的军队,又能如何呢?

此帖破损已久,便是在七八百年前的宋代,米芾意临时,他只好选择了节临:“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结合王献之身世和性情,上文的理解,料应大抵不差。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王献之是个极度敏锐的人,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日子,一定会起相思之情,会有许多感慨,对岁月,对人生。王献之兄弟七人,个个风姿俊朗,兄弟甚为相得,但因为宦游,彼此不在身边,思念仅凭信札传递。献之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墨迹,比如说《十二月帖》,这是艺术的幸事。

在所有的兄弟中,王献之与其父最为相似,不仅仅是才情,还有境遇。王羲之有过一段不得不舍去的爱情,王献之也有,一直到死,他对被迫休掉的前妻、他的表姐郗道茂念念不忘,心怀歉疚。王羲之因为家族卷入了政治漩涡,一生厌倦官场,优游林泉;王献之也是寄情书艺,厌恶官禄。他们都更注重心灵的快意。

这样的人一定是敏感的,何况居于压抑的境地中,他们不得伸展的身体,不得啸傲的情怀,便在书艺中反向突围,另类伸张。王羲之便“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王献之便钟情行、草,潇洒飞动,更创立了“一笔书”,行文自第一笔起,连绵不绝,滔滔滚滚,止于所当止。连不可一世的米芾,也浩然叹曰:“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子敬,献之也。

于是,在《十二月帖》之外,更有了据言为米芾节临的《中秋帖》。此帖虽是临自《十二月帖》,但其墨色润滋,连带潇洒,特立独行,与原帖的宏逸疏爽、流水行云颇异其趣。此帖被乾隆帝列为“三希堂”墨宝之一,后为溥仪带出,辗转而至郭葆昌手中,再流落香港汇丰银行,后由周总理指示购回。

米芾一直为世人视为放荡不羁,但也许只是表象而已,就像王献之在书艺中呈现出洒脱奔放而内心苦闷一样。也许,也是个月光满院的夜晚,孤单的米芾忽然想起了他敬仰的王献之和他的《十二月帖》,想起他流露在字迹中的感念、忧伤和牵挂,想起了他虽然内心凄苦却有众多兄弟可以书札倾诉,而自己形影相吊,不由悲由心来,激起了创作热情,于是才有了《中秋帖》。而事实上,王献之应该感谢米芾,在帖名上,《中秋帖》比《十二月帖》更符合札中的情怀。

在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中,以王献之和王徽之最为有名;在所有的兄弟中,他们也感情最深,虽然王徽之一直活在王献之的阴影下。王羲之曾说七郎“当得大名”,谢安也说王羲之七子当中,以王献之为最。他们常会被拿来比较,比如说家里失火时,王徽之吓得来不及穿鞋子,而王献之却施施然穿戴整齐,由小厮搀扶着慢慢走出。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听说七弟病入膏肓,王徽之找到道人,愿以自己的寿命划给献之。献之死后,他坐在弟弟面前,为他抚琴。不久,自己也去世了。献之的书札,或许就是写给徽之的吧?

不由想起了苏轼和苏辙,还有那阕《明月几时有》,也是关于中秋的。这世上,有亲人真好,有思念真好,有团圆真好。爱是艺术的根系,所以关于中秋,会有那么多杰构,会那么让人神思迷醉。作者:董改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不入晋徒为下品的米芾晚年为何对王羲之破口大骂
米芾晚年为何大骂王羲之?
《书法问集》314、米芾的“晋人格”是什么,怎么练一笔书?
三希堂藏本:八面出锋,敢喷王羲之的书法狂人米芾,究竟水平如何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 米芾一反前说: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
如果他能活久点,书法史可能要改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