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屁是健康的“晴雨表”
放屁是健康的“晴雨表”
 
        无屁可放、屁太臭或预示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屁就放,才是健康的行为。
 
  俗话说“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说明放屁是人们日常的生理活动之一,是最平常不过的行为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胃肠专科副主任于涛指出,我国中医医学中将放屁称为“下气通”,是患者的大吉之照,往往提示病情的缓解及预后的改善。因此,虽说放屁不雅,但该放还是要放的。若无屁可放、屁太臭,都有可能是疾病的警报。

  无屁可放常因胃肠道阻塞

  “放屁是个复杂的过程。”于涛说,人在进食各种食物后,随着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一些肠腔内的食物成分会与本来定植在肠道的菌群相互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并在肠道规律蠕动的助推下到达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这就是所谓的放屁了。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消化道的通畅性、胃肠的蠕动状态、饮食的成分、消化吸收的水平及肠道菌群的情况均可以影响放屁。因此,有没有屁放、屁多还是屁少、放屁臭不臭均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留意。

  长时间放不出屁往往引起腹胀,说明人体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问题一般是由胃肠道阻塞或者蠕动障碍导致的。”于涛指出,例如新生儿无肛症的时候由于排气的出口发育异常就没有屁放。

  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或者消化道肿瘤等各种原因引发的肠梗阻也是无屁可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情况下肠道内的气体不断产生,导致明显的腹胀、腹痛,甚至呕吐,但由于肠道本身的闭塞无法向下排气,自然就形成了肠梗阻典型的“痛、吐、胀、闭(肛门无排气、排便)”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停止进食、喝水,更加不要以为是便秘,自行服用泻药,一定要及时就诊。“所以说,有屁放是好事,该放就放吧。”于涛幽默地说。

  屁量太大?进食量过大或消化不良

  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定义每天放多少屁才算正常,人们只能和自己平时的状态相比较。这是因为屁的产生受到进食量、食物成分、肠道菌群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正常人也有不小的波动。有时放屁过多往往是吃了较多的淀粉类的食物,比如红薯、土豆,或者洋葱、豆制品等。因此,饮食结构中有导致放屁增多的成分时应当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蔬菜、水果类食物,使饮食达到平衡,自然就能减少屁的产生。

  此外,进食量过大和消化不良也可以增加肠内无法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也为后续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而产气增加提供了基础。同时,菌群紊乱,尤其是产气菌过多,也可以引起肠腔内气体产生增加。因此,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建议大家少量多餐,杜绝暴饮暴食,尽量细嚼慢咽,不要吞下太多的空气,而容易产气的食物要避免过量食用。也可以考虑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改变肠道细菌结构,减少屁的产生。

  屁太臭或提示消化功能不全

  随便放屁有顾忌,除了有响声,主要是有臭味。其实,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有用的指标。较臭的屁可能是由于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潴留,没有及时排出,就是所谓的“臭屁是屎头”,提示应该去排便了。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屁的成分发生了改变,具有臭味的成分增加,这往往提示饮食结构异常或者消化功能不全。

  目前认为,臭屁的臭味来源于其含有的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气体分成,虽然这些成分含量很低(大约1%),但轻微的改变就可以带来明显的臭味。引发臭屁的气体大多由未及时吸收的蛋白质食物成分分解产生的,因此,应该减少过多的动物蛋白(鸡、鸭、鱼、肉)及蛋的摄入。

  同时,也应该注意胰腺疾病、消化酶分泌调节紊乱等消化功能减低所致臭屁的可能性。慢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萎缩,产生的各种消化酶不足,就可以引起脂肪泻及臭屁。

  屁无论臭与不臭,放屁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屁中含有很多机体代谢的废物,及时放屁对人的健康有利。但也应该留意屁的改变,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或者放屁过多、过臭,都可能提示健康状态出现异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和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屁就放,才是健康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惊 一个臭屁竟有这么多细菌
别把“放屁”不当回事,这3种情况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可要小心了!
屁是身体晴雨表!医生提醒:这3种“屁事”别大意,是身体在报警
医野掇拾:闻“尾气”看健康
放屁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屁少、屁臭,说明身体出现了这些问题
放屁过多 说明身体有什么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