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让人脸红
“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让人脸红

 作者:张立美 
6日,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发出关于征求《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意见的公告。草案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以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问候老年人。(2月7日重庆晨报)

为了家庭的生计,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打拼以及生活,造成大量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过着双城生活。根据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已经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超过了1亿人。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空巢老人规模还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20年,空巢老人规模将达到1.18亿人。

对于今天的老人而言,基本上不缺吃不愁穿,缺的是子女们的精神赡养,一年到头见不到子女几次面,听不到子女几句暖心的话。每年正月离别时,年迈父母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泪水,实质上呼唤的就是子女们的精神赡养。

在各地纷纷立法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的基础上,重庆市又立法规定子女要常电话、网络、书信问候老年人。毫无疑问,这一立法的导向功能是积极的、正面的,就是要引导子女在给父母物质赡养的同时,给父母多一些精神赡养,让老人们可以安享晚年。从立法初衷角度说,我们应当肯定“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并点赞。

然而,从子女尽孝道角度说,“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这无疑是在打当下一些子女的脸,让人感到脸红和不齿。对于广大为人子女而言,要做到“常回家看看”确实是一件挺为难的事,因为“常回家看看”,既需要足够的假期,还需要充足的路费。但子女做到常电话、书信、网络问候老人,这却非难事,人人都有这个条件,关键就看子女有没有这个心。因为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成为标配,电话费也不算高,不少人的电话套餐业务每个月都剩余不少通话时间,却很少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父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子女要“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说到底主要是当下有不少有条件可以“常电话问候老人”的子女没有做到“常电话问候父母”。

事实上当一些子女没有形成主动问候父母心理的情况下,立法规定子女要“常电话问候老人”,恐怕操作起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法律下的子女“常电话问候老人”,不过是为了完成法律赋予的任务,说不了几句话就会挂电话,让父母感受不到子女对自己的感情。所以,“常电话问候老人”入法只是起点,下一步还要多引导子女发自内心的主动“常电话问候老人”,不能总是依靠法律力量倒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
空巢老人呐喊—我们需要精神赡养
我市人口老龄化比例高对常回家看看你怎么看?
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不回家看老人就不该分遗产吗?
77岁老太诉请女儿“常回家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