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育儿焦虑和解

 与育儿焦虑和解 

 
    作者:蔡若佳 

  《娇惯的心灵》以美国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进行全面的田野调查,深入探讨了关于父母、学校及全社会对于“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回答了“钢铁”是如何在“娇惯”教育下被抹杀而没有炼成,将当代社会的教育危机暴露出来,带着读者对“娇惯”教育展开深入反思。

  虽然书中展现的是美国故事,但把视线放回到国内,何尝不是“异曲同工”呢?现在国内课外培训机构在父母的“焦虑”中“蓬勃发展”,效益蒸蒸日上,还有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也正是数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这些,到底是孩子需要,还是父母需要?到底是孩子对于学习知识的需求,还是父母缓解焦虑、填满空虚的需求?

  去年秋天,我的孩子出生了,作为新手父母的我们常常在交流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小孩,是要用“虎妈猫爸”的教育方式,还是以“善父慈母”的教育方式?现下恰好读到《娇惯的心灵》,也给了我这个新手妈妈很大的启发。

  我想,不过分保护孩子,更不可放任不顾,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免疫力,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老实说,作为父母,又怎么可能不焦虑呢?正是因为“爱”转化成了“焦虑”,要化解“焦虑”,关键是要学会“放手”。智慧的父母懂得适当退出,不以爱的名义掌控孩子的生活,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和解,更是与自我的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慢节奏,尊重孩子的磨蹭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正常发展_心理辅导_德育之窗_府谷县高石崖初级中学
许多家长陷入的教育误区: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育儿知识:嘿!才不要完美
妈妈,我考98分怎么就成了笨小孩?
焦虑的时代怎样做一个好的父母,成长自己永远是育儿最好的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