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泉州何以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六胜塔,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

     洛阳桥

     泉州古城影像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是“东方第一大港”。当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惊叹于泉州港的繁荣:

  “刺桐(指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个地区风光秀丽,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爱舒适安逸,爱好自由。”

  几百年前的泉州,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得以成为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大航海时代前期的世界航运中心,那时的泉州又是怎样一番盛况呢?

  壹:具有港口的天然地理优势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泉州并不引人注意。从秦朝设立闽中郡开始,泉州曾被划给不同郡县,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小城。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泉州,自古山多田少。因为山脉的阻隔,与闽西、闽北等产粮地之间的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但幸运的是,泉州拥有无边无际的大海。作为港口,泉州具有天然的优势。

  “泉居八闽之南,山势蜿蜒,不见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扬。”一句话道尽了泉州作为海港的地利。绵延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众多港湾,喇叭形的港口开口大,能够容纳上百艘大海船;通过晋江还可以与内陆腹地相连接。因此,泉州同时具备海湾港和河口港的优点。早在唐初,泉州港的贸易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福建地区耕地稀少,粮食产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满足本地区百姓的自给自足。这里的环境更适合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例如棉花、甘蔗等。因此,福建一带的百姓长期习惯于通过贸易的形式来购买粮食。自晋室南迁,中国东南部地区逐渐得到开发,经过隋唐的发展,东南沿海发达的商品经济需要更多港口来吞吐货物,泉州成为唐代四大港口之一。

  与此同时,在大陆的另一端,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泉州吸引了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前来。“至武后时(684-704年),阿拉伯人经商于广州、泉州、杭州诸良港恒数万。”《诸蕃志译注》也记载:“这时(指唐代)阿拉伯人在此地(指泉州)购买日本、朝鲜的边远货物,这些货物为广州不易购得的。”加上南海诸国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个巨大港口的需求被提上了日程。

  与其他港口相比,泉州又有其自身的位置优势:位于国内沿海航线的中点,与广州相比,更靠近京师;相较临安(今杭州)、明州(今宁波),又更靠近南海。到了晚唐时期,泉州已经成为一座繁荣的港口城市,是全国有名的通商口岸。

  贰:市舶司的设立是泉州港崛起的重要标志

  港口的崛起,更离不开政府的着意经营。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确立泉州为官方贸易港口。从此泉州市舶司和在杭州、明州(宁波)的两浙路市舶司及广州的广南市舶司,并称为三路市舶司。虽然那时的三路市舶司中仍然是“唯广最盛”,但泉州港的崛起已经不可遏制了。

  据赵彦卫的笔记体杂记《云麓漫钞》记载,当时来泉州贸易的,有大食(今波斯湾及阿拉伯半岛)、波斯、三佛齐(位于今印度尼西亚群岛)、摩逸(位于今菲律宾群岛)等31个国家和地区。南宋嘉定年间,在泉州市舶司任职的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载,当时与泉州有贸易关系的海外国家竟达到了58个之多,不仅有东南亚、印度、朝鲜、日本、阿拉伯,还有东非、北非以及地中海西海岸的木兰皮(今西班牙南部地区),同时所涉及的贸易货物种类达到了47种。

  泉州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外国来的商人也享受政策优待。从绍兴十四年起(1144年),宋王朝批准福建市舶司依据广南市舶司例,每年在遣发外国商船时,可以“支破官钱三百贯文,排办筵席,由市舶提举和州官”招待“诸国蕃商”。同时可以看出,那时的泉州已经逐渐发展到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地位。

  到了乾道二年(1166年),宋王朝罢两浙路提举市舶司,三路市舶司仅余泉、广二司。《宋史》对此记载道:“福建(泉州)、广南(广州)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惟两浙冗蠹可罢。其后遂无三路市舶司之名,多改称泉、广市舶司。”第二年,又命福建市舶司“截拨二十五万(两),专充抽买乳香等本钱”,泉州市舶司的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泉州也因此“田赋登足,舶货充羡,称为富州”。可以说,泉州市舶司的设立,是泉州成为两宋时期中国重要港口的一个突出标志。

  叁:“东方第一大港”傲立世界潮头

  到了宋末元初,泉州一举超过广州,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难怪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对其赞叹不已。不仅如此,展现在马可·波罗眼前的,是一个疆域空前辽阔,但却联系无比紧密的国度。为了维持庞大帝国的统治,元朝修运河贯通南北,修筑驿道便利交通。泉州的货物和海外舶来的奇珍异宝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驿道系统,在内陆迅速流通。

  福建省内,山脉众多,河流阻隔。尤其是江海交界处,潮狂水急,摆渡不易,因此桥梁成为货物得以流通的一大基础。

  宋代是福建修建桥梁的高峰期。建于北宋的洛阳桥横跨于泉州洛阳江的入海口,是沟通福州和泉州的交通要道。随后,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安平桥的修建,成为南安与晋江之间南北互市的交通要道。通过安平桥到南安水头镇,可以继续南行,沟通闽粤。据《泉州府志》(清·乾隆版)所记载,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五县历代建造桥梁共275座,标明宋时建或宋时修的有106座。这些桥梁大多建造在滨海区域或海湾之上,贯通了泉州通往北方和南粤的交通,连接了港区和城区的交通网络,为货物运输和商贸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元代的泉州港,已形成多条成熟的海上交通航线,从印度洋到太平洋,从欧洲、阿拉伯到南亚,大规模商贸交流把整个世界编织在一张繁华的图景之中。发达的海陆交通,对内,可沟通省内经济腹地乃至国内其他省份的商品;对外,优良的港口迎接海上来客,把瓷器、丝绸销往世界。

  “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一批又一批商船漂洋过海而来,满载西方宝石、香料驶进泉州港,犀角、玳瑁、乳香、珊瑚……来自诸国的珍宝琳琅满目。各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医学家、文人汇聚于此,多元文化并存,使泉州成为集佛教、基督教、穆斯林、摩尼教、印度教、道教等各种信仰为一体的“众神之城”。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商品资源、空前开放的政策,加之累积了数百年的航海技艺等等,一齐迸发,泉州终于以“东方第一大港”的身份,傲立世界的潮头。(文字整理/福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涨海声中万国商——在泉州梦回宋元
敲黑板|一座非常可能会考的城市
传奇东方第一大港,泉州!
中国海贸最繁荣的宋元时代,第一大港为何是泉州不是广州|文史宴
泉州杂谈 040:刺桐港与亚历山大港的渊源
申遗成功!泉州到底凭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