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它是“中国最早的王朝”?
userphoto

2022.08.14 上海

关注

夏王朝

究竟是神话故事?

还是有待实证的信史?

自1959年发现二里头遗址

中国考古人便开始了

对中国最早王朝的追寻之旅

青铜时代第一个高峰在此开启

礼制文明由此肇始

二里头考古60余年

见证着古老文明从文献走向实证

本期《中国考古大会》就将时间标尺

拨回到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带领观众走进“中国最早王朝”

溯源古老而悠久的夏文化

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二里头遗址

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发掘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考古工作

6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

最早的宫殿建筑群

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最早的官营作坊区

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

及一定数量的贵族墓葬等诸多重要遗存

先后出土文物26000多件

拓展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形成过程的认知

距今约3800至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

对应于古代文献记载的

夏代后期到商代初年

既是中国最早王朝国家形成时

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存

也是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

关键性遗址

这里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缩影

几代考古人

用手铲释读古老文明留下的无字地书

共同形成了

我们今天对于二里头遗址的全面认知

3000多年前超大型都邑

有怎样的规划布局?

古老王城的夯土宫室建筑

经历过怎样的风雨?

规模宏大的宫殿

如何开创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传播广远的牙璋如何勾勒夏史轮廓?

两千余片绿松石如何镶嵌惊世龙形?

《中国考古大会》

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自洛汭延于伊汭,

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如《周书·度邑篇》中所云

洛水到伊水之间平坦而无险阻的地域

曾是夏朝定居的地方

这也正是

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

寻找“夏墟”依据的线索之一

1959年春夏

71岁的徐旭生

在对洛阳偃师二里头村的田野踏察中

发现了大范围分布的夏商时期文物

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自试掘至今

考古学家在这座普通的小村庄

解读破译出一个体量巨大的王朝

考古工作中

最重要的是辨土、认土

夯土路土的渗水性较差

故此类土地上的庄稼长势也较差

这正是二里头遗址中

“井字形”路网被发现的一个线索

在此之前

其他已发掘城址中

未发现过如此庞大的交通网

二里头的“井字形”道路

开启了中原都邑文明的一个先河

而之后出土的郑州商城

同属“井字形”道路体系

应是受到了二里头影响

通过纵横交错的道路

把二里头都城

规划成不同的功能区

宫殿区在最核心的位置

其他的重要功能区

围绕着宫殿区来分布

祭祀区、宫殿区、官营作坊区

在井字格中路

宫殿区南边发现有铸铜作坊

面积约20000平方米

另有绿松石器加工作坊

面积至少1000平方米

南边作坊区的

外边、东边、北边、西边

发现有围墙

重要的位置分布再加上围墙围护

可见此官营作坊区的地位之高

中路东西两侧

有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与埋葬区

同样根据与中心区位置距离的远近

显示了其重要程度的高低

二里头遗址不仅是一个都邑

更是一个王朝国家

究竟该如何推算出其对应的朝代?

根据碳十四(技术)精确测年

二里头遗址从出现到衰落的年代

约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50年

很多学者认为

商王朝开端在公元前1550年左右

故此

二里头遗址衰落的年代

与夏商之间王朝交替比较接近

不仅遗址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

此处包括青铜器制造技术

宫廷制度等在内的

众多发明创造

也都被后面的商王朝所继承

因此二里头遗址的发现

可以说在考古实证方面

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王朝不仅表现在宫殿建置

都邑布局和统治的层级

还体现在其对资源的掌控与使用

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冶金考古专家刘煜

带领大家深入二里头手工作坊区

解锁更多关于二里头的文化体征

领略其中器物之美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

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

主要出自中国最早的

官营手工业作坊区

这里南侧临河,北侧紧邻宫城区

铸铜遗存主要分布在作坊区南部

初具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

开启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高峰

所谓“青铜时代”

是人们能够制作和使用青铜器

且在社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

在二里头遗址之前

考古人员已发现过零星的青铜容器残片

到了二里头时期

青铜容器制作技术形成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范铸法”

就是此时期的发明

可以说它开启了铸造青铜容器

及用以表明等级身份的

青铜礼器的工艺和制度

不仅如此

二里头时期还有另一个明显进步

即人为有意识地配制

铜、锡乃至铅的比例

来制造青铜合金

二里头遗址所制造的青铜器

其形制及铸造方法对后世

尤其是商朝影响极大

青铜器不仅体现了王权

还体现了夏王朝的先进生产力和威仪

这对于维持和扩大夏王朝影响力

有决定性意义

而考古工作者则可以通过此类青铜器

解读出古老王朝当时的方方面面

自20世纪70年代起

贵族墓葬的发现发掘

也一直在丰富二里头考古工作的

研究线索

截至目前

二里头遗址已发现400余座墓葬

其中,出土的

青铜礼容器、仪仗用青铜武器

玉制礼器及绿松石器等

共同构成了青铜礼乐文明

令破译最早王朝的礼制密码

逐渐成为可能

铜爵是二里头文化最核心的礼器

是代表贵族等级身份最重要的标志物

考古专家推测

很有可能就是从二里头开始

这种以爵代表等级地位核心礼器的观念

一直延续到了周代

有“华夏第一爵”美誉的乳钉纹铜爵

属酒礼器

是二里头遗址出土所有青铜爵中

最具代表性的一件

除了精美的青铜礼器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

同样意义重大

如玉璋、玉圭代表了政治政权

《左传》中有提及

大禹在涂山会盟诸侯“执玉帛者万国”

还有我们常提及的“化干戈为玉帛”

不难看出

玉帛是和平与身份的象征

而玉戈、玉钺此类兵器玉器

则代表着武力、军事、征伐

对于礼制文化的传播

礼器功不可没

而这其中

中原二里头创造的一种玉礼器

牙璋

其传播和文化辐射范围尤其广泛

牙璋,也叫玉璋

“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周礼》中所提到的就是

牙璋作为兵符使用的功能

它是君王赐予将军带兵打仗的信物

而作为二里头文化的核心玉礼器

牙璋也为我们探索夏史

留下了绵延广阔的信物

二里头遗址

作为当时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代表

考古专家推测此阶段应有文字出现

目前虽未找到甲骨文的载体

但却在出土的陶器上

找到了一些文字线索

这些陶文符号

造型上与甲骨文能有所联系

内容上涵盖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且直至今日仍可传递出当时的信息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

实证了一个可以掌控广大区域的

王权的诞生

礼乐文明的发展

令二里头文化铜玉礼器的制作工艺

越发精湛

传播越发广远

《诗・周颂·载见》曾记载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二里头遗址三号墓葬中出土的

绿松石龙形器

方形龙头、身子弯曲、脊背隆起

从龙头到后面

横向条形饰总长度超70厘米

全器上下

由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合在一起

每片绿松石大小仅0.2—0.9厘米

绿松石龙形器发现之初

被置于墓主人骨架上

从肩部一直到胯部

同时龙身上系有一个铜铃

有考古专家推测

该墓主人或是夏王朝

当时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

他在祭拜龙时

是拥抱着龙舞蹈

铜铃便随之发出声响

然而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

所依托的底托已腐朽

现场清理过程中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绿松石片移位

为最大程度保留文物精美原貌

当时的考古人员决定

整箱套取送到北京实验室清理、研究

本期节目特别连线到

曾参与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梁法伟

请他现场讲述了

在这件“超级国宝”发掘前夜

考古队员们“守夜”护宝的细节故事

倏忽一甲子,数代考古人

二里头遗址发现发掘至今

历经六十载

薪火相传的考古工作

不仅将“中国最早王朝”

恢宏绵厚的过往再现于世

更见证了中国考古学

自成气派的发展历程

在不断探寻中华文明根脉的过程中

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

有继往开来赓续前行的中坚力量

以及未来

更多面朝大地胸怀理想的青年学者

源浚者流长

二里头考古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

引向深入

寻根固本、鉴往知来的二里头考古

刚刚镌刻下序章

而这一路

必将辽远深邃、滋味绵长

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重要阶段

二里头文化汇多元以成一体

绥万邦而达天下

最早的王朝国家由此奠定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上演过最早王朝的一幕幕生动史诗

蕴含着悠久中国的涓涓活水源流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穿越时光

淬炼为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抚今追昔

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给予我们今天不断向前的

坚定、从容和自信

今天17:30档 CCTV-4

随《中国考古大会》一起

共赴二里头遗址探秘之旅

见证三千多年前的古老王都

溯源中华文明之根脉

来源:CCTV4《中国考古大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年出土宝贝4万件,建博物馆要花6个亿,二里头挖出了多少“中国之最”
夏朝真的存在么?——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探寻华夏文明的起源
#你知道华夏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断代的吗?#
三千多年前,谁会有那么大的气魄?
许宏:二里头最可能是夏 但真理再往前一步是谬误
从遍地狼烟中走出的黄河双雄与第一王朝(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