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皮火车的回忆:八十年代打工人与春运,一辆列车看尽人间百态

​挤绿皮火车回家过年是老一辈打工人一年中最开心、最难忘的回忆。如今随着交通的不断普及,挤火车回家也逐渐成为了历史,大家有了各种各样的回家方式。绿皮火车也逐渐被高铁动车一步步替代。


记忆回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些年,火车没有动车、更没有高铁,只有绿皮火车。汽车更是富贵人家的专属、长途客运汽车票价也是不菲。

而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群,最便利的返家方式就是坐绿皮火车。在八十年代,国内南下打工人群数量庞大,所以,临近春节时节,各地火车站也呈现出人山人海的趋势,“春运”一词也由此应运而生。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所谓春运就是春节运输,指国内在农历春节前后的一种大规模、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导致这种高交通压力并不仅仅表现在人的方面,更体现在物的方面,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这也致使无数打工人在返乡时总会大包小包带着一大堆东西上火车,也正是这些物品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绿皮火车的承载空间。

原本一节车厢最多可以容纳200人,可如果人们带上大量行李物品,车厢或许就只能容纳不到百人的空间。


早期火车托运业务并不成熟,中国人也都倾向于自己东西随身携带,这也就使得春运期间,全国各大绿皮火车几乎处于人员爆满的情况,人挤人、物压物,一个位置几个人轮着坐,列车员走过一个车厢至少需要十几分钟,这也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火车拥挤现象。

那么,我国的火车为何要涂装成绿色?这源于早年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苏联火车的模仿,苏联火车也是采用墨绿色涂装。

一是因为战争时期,火车常常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而铁路运输又是重要后勤保障,苏联为了保护列车,就涂装成墨绿色,与自然融为一体易于隐蔽。

二是出于科学考虑,墨绿色更耐脏,同时车漆也不容易生锈。在计划经济时期,大批量铺设火车交通轨道时,也是大量使用这种墨绿色涂装,也逐渐成为了全国火车外部涂装的标准。

八十年代的绿皮火车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容纳量大、内部座位之间十分狭窄,大部分只有座铺,很少有卧铺。那时候的绿皮火车是没有配备空调,只有最北方通往苏联的几条线路的火车才配备了空调,国内其他大多数地区的绿皮火车都不会配备空调,这就使得正值冬天的春运时节,返乡的打工人一到晚上,大家都会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到了凌晨时分,整个车厢黑压压一片的人都坐着、躺着或依偎在行李上睡觉,那时候,由于火车动力系统的限制,火车行驶速度不会太快。从广州开往湖北,最起码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够抵达目的地,这也意味着,人们要回家就必须在火车上忍受几天几夜的摧残才能回家。

八十年代乘坐火车需要提前去火车站买票,那时候,票价并不贵,但往往慢一步,车票就彻底售罄,人们为了得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只能拿出辛苦一个月或几个月的钱去买一张黄牛票。


黄牛票从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一些投机者,利用春运这样的机会,提前去站台或托人购买大量的火车票,然后积攒在手里,不会第一时间卖出去,直到火车临近出发两到三天,他们才会大量出售。

而没买到票的人们,也不得不咬牙从他们手里购买高于原车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车票。若是真车票还好,至少车票是真的,早年间有一些不良商人,把伪造的车票拿去卖,从中牟取大量的利润,也直接致使火车白白多出许多手持假票的乘客,尽管火车警察不断加大力度去打击黄牛票贩子,但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越来越猖獗。

其实追溯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点,当时我国的交通并不发达,火车运力也严重不足,但火车系统要面对的是几倍甚至高于几十倍运力标准的返乡人群,这自然给整治黄牛工作造成极大的压力。

随着这些年国内普通火车、高铁、动车的不断完善,黄牛票贩也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那么,买到票了,就意味着可以安全返乡了吗?大家还是太天真了,过来人会告诉你,先挤上去再说别的。


就拿八十年代广州火车站来当例子,每年一、二月份,这就是广州火车站最繁忙的时期,车站用人山人海一词已经无法解释当时的客流量,从火车站大门到候车大厅,都是黑压压的人。还没上火车就呈现出人挤人的情况,甚至连厕所里面都十分拥挤。

每年这个时期,为了维持秩序,许多火车站都会动用武警来维持秩序,为了隔离出检票通道,值班员会拿着一杆长竹竿,强行在人群中隔断出一片区域,如果有人出现在这个区域,一些值班员甚至会狠狠拿长竹竿往身上招呼。

吵架、谩骂、打架的声音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基本上任何角落都会有人在大声争吵,而车站工作人员对于这一幕幕也早就熟视无睹,只要不是闹得太过,工作人员是不会随便介入。挤完了候车大厅,接下来你听到自己所乘坐的列车即将到站,你一定会特别欣喜,因为只要上了火车,自己一颗躁动的心也会沉下一半。

现实却告诉你,不要那么乐观,先挤进去再说。火车到站后,会有大批人来到火车门口,而火车停留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基本上只停十分钟后就要启程,也就是说,你如果没在十分钟内上车,那么你辛辛苦苦买来的车票就要报废了。

先不提,乘车迟到和没买到票的乘客,首先进车厢就非常困难,如果人流量大,检票员甚至都不检查车票,直接放人进去。


这时候人、行李都拥堵在车厢外,遇到一些勤俭持家的乘客,他们甚至会拿着七八个大小的包裹,把车厢门堵得水泄不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自己不想办法,那么很可能你会上不了火车。

一些聪明的乘客,会直接把行李从窗户口扔进去,转身挤进车厢或者翻进窗户,如果太过斯文,或许你连车厢大门都挤不进去,只能傻傻地看着火车离开。

许多人看到列车马上要出发了,这才急着把行李扔进窗户内,然后自己又转身去挤车门。可是当列车出发了,自己人都还没进去,光行李塞进去了,这时候,人们才更难受,这意味着自己回不来家,东西也没了。

八十年代,许多人常常看到一些人会蹲在站台掩面哭泣,他们有的是因为错过火车,有的是因为丢了行李。在那时候,丢东西在火车站太常见了,常见到每天几乎都有几十上百人因为丢东西而报警。


挤上火车,这时你会稍微心安一些,但这时候,有经验的乘客心里清楚,这时候要看好自己的行李,如果稍不注意,很可能自己钱财两空。

由于火车上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很多专业的扒手会趁着这段时间再火车上作案,还有一些没赚到钱的乘客,也会铤而走险,在车厢内下手,只要你睡着了,或者一个不留神,你的行李很可能就莫名其妙地失踪。

火车上的巡警警力也十分稀少,维持秩序已经非常不容易,更别说帮忙处理行李失踪的案件。往往一趟列车,丢失东西的事件每天至少几十起,而巡警们顶多也只能处理十几起,更多时候,东西丢了也就丢了,丢东西的人也只能坐在地上哭诉老天不公平,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八十年代物资没那么丰富,火车上售卖的东西样式也非常少,价格奇贵,几乎没人会掏钱买。也因此,一些有头脑的乘客,就会把车厢当作生意场,大家趁着乘务员不在,就拿出自己带的东西,在火车上售卖,卖啤酒的、大枣的、地瓜的、香烟的层出不穷,也恰恰是这种私卖,在车厢里十分受欢迎。


他们价格实惠,品种多,还可以讲价,渐渐地这也成为了当年绿皮火车车厢内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小贩拿着东西一个个问要不要,人们看了看,然后开始讲价,一来二去这买卖就谈成了,而这些小贩一次几天几夜的旅程,就可以为他们赚取不菲的收入,这也导致许多人专程搭乘火车,就为在车厢里售卖东西。

绿皮火车的故事很长,同时因为速度慢、运行时间长,人们也会相互畅谈风土人情,也正是绿皮火车的独特性,在这期间也成就了许多真挚的友谊,也促成了许多美好的爱情。

绿皮火车,多少人青春的回忆,一辆列车载走的不仅是思乡的愁,更是人间百态!

行李车搬运行李包裹,列车员便民服务,旅客凳子底下席地而睡,旅客旅途中自娱自乐,











因为车上没有座位,孩子困得坐在地上睡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强大的火车出行小百科
春运的“黑历史”。。。
火车上的邮局
周末特稿 | 春运:一张回家的车票
2020年将至,春运期间坐火车买不到座位票怎么办
绿皮火车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