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弹定真凶,真的靠谱吗?
 本帖最后由 神不知鬼没 于 2013-9-5 03:46 编辑

      在美剧《CSI》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CSI小组在犯罪现场找到了一个弹壳,并对弹壳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随后在万能数据库中一查,就把开枪者揪出来了。这看起来很完美,不过问题是,真的每次都有效吗?

    这种通过罪案现场遗留的子弹来追踪枪支的技术叫做弹道指纹鉴识(Ballistic Fingerprinting),也可以称为“枪械DNA”。而在《CSI》中出现的系统则是由美国烟酒枪支爆炸物管理局(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Firearms and Explosives)创立的“集成弹道分析系统”(IBIS)。

    子弹会说话吗?

    所谓弹道指纹,就是根据子弹的固有特征,来反向追查对应的枪支。也就是说,可以让罪案现场遗留的子弹来“告诉”调查人员谁是真凶。而调查人员通常通过以下特征来让子弹“开口”:

    1.口径:最基本的子弹特征,一个10mm的子弹是肯定不会由9mm的枪管中打出来的,所以子弹的口径就成了鉴定的首要特征。

    2.弹壳痕迹:对于这个特征,要从枪管的膛线说起——

    为了让弹头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并获得更快的初速度,人们从18世纪开始普遍在枪管中加入旋转的裂纹,让子弹在出膛时可以高速旋转。

    于是,子弹在出膛时会被膛线“划伤”,而不同种类的枪支的膛线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对子弹“伤痕”的鉴定,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枪支种类。这就是所谓弹壳痕迹。

    3.子弹底标:通常不同的子弹制造商会在不同批、不同种的弹壳尾部刻上独一无二的痕迹,所以这也就成为了最后一种可以鉴定子弹的特征。

    250万照样不靠谱

    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枪支犯罪,在部分州建立了上文提到的“国家集成弹道分析信息网”(NIBIN),将所有新生产以及现有的枪支进行归类,在对子弹进行“微标记”(如题图)后输入系统,于是就有了《CSI》中“子弹定真凶”的场景。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自从IBIS问世以来,反对声层出不穷,比如2006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针对IBIS出台的一项尖锐的报告:

    1.他们首先在理想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可即便情况理想,结果却并不理想。测试人员用790种不同的手枪射击了2000发子弹,当使用“原厂原配”子弹时,电脑的错配率达到了38%;在将子弹打乱使用后,错配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2%!

    2.犯罪者可以在3分钟之内改变枪支的弹道指纹,如捡走弹壳,更换枪膛,刮掉子弹标示等等。

    3.“高水平”罪犯显然不会购买商店里标记好的枪,他们可以偷一支,或者去找他们的黑市哥们儿。

    4.首个实施IBIS的马里兰州在5年内无一例案例是通过弹道指纹破获,而这项系统花掉了州政府250万美元。(嗯,这个数字很有喜感。)

    由此,加州政府认为弹道指纹系统“并不适合立即使用”,放弃了在本州使用IBIS的计划。

    不过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CSI调查人员以后就可以把犯罪现场的弹壳都扔到垃圾桶里了,枪弹痕迹学仍然是枪支案件中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怎么通过子弹和弹壳来判断武器的来源?
国外枪支寿命长?这两款国产枪械已达世界一流水平|轻武专栏
给力!中国掌握一项在全球独一无二的技术
一招教你认识这颗子弹从哪把枪打出来的
霰弹篇---关于子弹这个东西你们到底知道多少?【极限科普】
为什么用铜制造子弹,不用钢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