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格1.44真身清晰大照亮相 细品苏联失落的五代机[19P]

米格1.44 MFI(多用途前线战斗机,传言该机的正式编号是米格-35)。2000年2月29日,米格公司的试飞员驾驶米格1.44首飞,首飞是在莫斯科附近茹科夫斯基的M.格罗莫夫试飞院机场进行的,持续时间仅18分钟(莫斯科时间11:43到11:25),飞行表现完全符合预期。首飞最大高度达到了1000米,飞机以500-600公里/小时在机场上空飞了两圈,然后顺利降落。



米格1.44 MFI正面


类型:重型双发战术战斗机技术验证机,采用静不稳定近距鸭式耦合局。机身采用轻质高强度铝锂合金(占结构总重量的35%)、钢和钛合金(30%)、碳纤维等的复合材料(大约30%)制造。其他结构材料(玻璃、有机玻璃、橡胶等)占总重量的5%,该机融入了许多降低雷达和热辐射的隐身技术。



米格1.44 MFI座舱


机身(升力体):机身被设计为尽力降低表面积和横截面面积。为此两台发动机共用一个进气口,而且发动机也是紧密排列的。机身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升力,从前机身的准椭圆形截面过渡到机身中段的接近矩形的截面,最后机尾回归椭圆形截面。该机的小型电介质鼻锥前端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叉形皮托管,这应该是试飞专用的,生产型将取消机鼻空速管。该机的主油箱安装在机身中部。



米格1.44 MFI进气口


斜切式可调超音速进气口位于前机身下方,横截面为矩形。进气口内侧上方安装有横向的气流控制坡道,进气口下唇可动以提高大迎角进气效率。为防止吸入附面层,进气口与前机身底部隔开一点距离,进气口上唇兼做附面层隔板。一个V形整流结构连接进气口与前机身,并把附面层罩从机身两侧排出。进气口被垂直隔板分成左右两块,各与一个圆形截面S型进气道相连。S形进气道不仅规避机腹弹舱,还能屏蔽发动机压气机正面显著降低雷达反射。



米格1.44 MFI


增压座舱具有由三层有机玻璃制成的抗鸟撞单片曲面风挡,以及向后开启的单块玻璃座舱盖。座舱盖是选略微抬起,再向后打开的,这种不同寻常的开启方式能在液压系统故障时降低手动开启座舱盖所需的力量。座舱后方是相当宽大的脊背,一直延伸到发动机喷管之间,末端可能有减速伞舱。



米格1.44 MFI


鸭翼:为悬臂式全动复合材料结构,位于进气口上方的前机身两侧。鸭翼前缘后掠角58度,后缘后掠角23度,前缘根部的大锯齿在大迎角下能激励流经鸭翼上表面的气流。



米格1.44 MFI


机翼:悬臂式中置三角翼具有直线前缘,无边条,前缘后掠52度,后缘无后后掠。后缘约1/4翼展处的尾撑上下安装有垂尾和腹鳍,尾撑尾部集成有电子战天线。尾撑内侧的机翼向后延伸到机尾,末端有小块升降副翼。机翼前缘有几乎全展长的襟翼,外段机翼后缘有4片大型升降副翼。机翼的升降副翼致动器都被整流罩包裹。每侧机翼下方有三个外部挂架。翼尖有电子战天线的大型电介质整流罩。



米格1.44 MFI


尾部组件:两片梯形垂尾的后缘稍稍前掠,垂尾下方有大型腹鳍。垂尾外倾14度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腹鳍没有外倾。垂尾后缘有大尺寸方向舵,腹鳍后半部分可动,可作为传统方向舵的补充。垂尾顶部和腹鳍下方有电介质天线罩,内部容纳了导航和通讯天线。



米格1.44 MFI


起落架:液压收放前三点式。半杠杆悬挂前起落架有两个620x180毫米机轮,向后收入进气口的垂直隔板中。由于空间有限,所以导致前起落架舱门上出现了鼓包。杠杆悬挂主起落架是单轮结构,机轮尺寸1030x350毫米,向前收入机身两侧。每侧主起落架舱有两片串列舱门。所有三个起落架都配备了油气减震器。



米格1.44 MFI


发动机:两台全加力额定推力约17700千克的留里卡-土星AL-41F加力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具有超音速轴对称收敛-扩散矢量喷管,能在俯仰和偏航平面偏转,喷管内侧使用了有耐热陶瓷材料。两台AL-41F在全加力状态下,1.44的推重比约为1.33(正常起飞重量)。



米格1.44 MFI


发动机采用了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空重1585·1600千克,发动机推重比约为11。AL-41F的首次大修间隔约为1000个小时,喷管可动部分的服役寿命约为250小时,有望增加到500小时。飞控系统:具有多重备份的综合电传(FBW)控制系统,能控制操纵翼面和推力矢量。



米格1.44 MFI


设升降副翼提供棍状控制,鸭翼、矢量喷管、尾撑升降副翼提供俯仰控制,方向舵、可动腹鳍、推力矢量提供方向控制。发动机的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也受飞控的控制。航电设备:1.42生产型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套件包括火控系统、导航套件、通信套件和电子战套件。飞行航电中包括名为“飞行员控制”的监测系统,能持续监控飞行员生理状况。该系统不仅在飞行员拉出超大过载时发出警报,还能在飞行员因大过载丧失意识时自动改平。



米格1.44 MFI


火控系统的核心是第五代脉冲多普勒相控阵多模火控雷达(可能是法佐特隆的N-014),该雷达专为超视距空战研制,并可追踪多达20个空中目标并引导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6个优先目标。该机还将配备后视预警雷达(RWR)。不过1.44因为是验证近距耦合鸭式布局和演示没有雷达,因为这种飞机主要被建用于检验紧耦合鸭式布局和其机动性的验证机所以没有雷达。



米格1.44 MFI


火控系统中还包括由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激光测距机(IRST/LR)和头盔瞄准(HMS)具组成的光电瞄准系统。这能使飞行员在不开雷达的条件下引导导弹实施攻击。此外,头盔瞄准具还能提高狗斗中的瞄准效率,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飞行员只要把头部转向目标就能指示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激光测距机和导弹引导头对准目标。



米格1.44 MFI


导航套件包括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短程无线电导航(肖兰)系统和自动进近/降落系统系统等设备,这也是战术飞机的常见设备。电子战套件具有主动干扰机,其天线分布于翼尖整流罩和尾撑末端,以获得360度的覆盖。座舱有具有语音输入系统,允许飞行员切换多功能显示器(MFD)显示的信息和显示方式。实时战术态势显示和再加上交互式控制使飞行员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战斗机的系统和武器装备。



米格1.44 MFI


飞行员救生系统:1.44安装了红星科研生产企业研制的可变后倾角的零-零弹射座椅,总设计师塞韦林。这种座椅能在飞行中改变后倾角,使飞行员承受更大的过载。武器:1.44没有安装武器,不过具有机翼挂架。1.42生产型将有一门30毫米单管机炮,型号未知。为了保持隐身性能,炮口被特殊舱门覆盖,射击时开启。



米格1.44 MFI


1.42强配备各种射程的空空导弹,这些导弹是专为MFI研制的,为内部弹舱做了优化。该机6个翼下挂架能挂载空地武器和副油箱,除了专门研制的新一代空舰导弹外,1.42将能挂载几乎所有俄罗斯空面导弹、非制导火箭和目前俄罗斯战术飞机使用的炸弹。应当指出,由于高阻力外挂武器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而且无法超音速巡航,所以1.42的武器将主要内置于弹舱中。



米格1.44 MFI


信号旗设计局研制的R-77M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高达90公里,与标准的R-77(RVV-AE/北约代号AA-12“蝰蛇”)不同,该弹的舵面可以折叠以适合内置。21公斤中的战斗部是小体积环形装药,用激光近炸引信引爆。R-77的另一个变型是采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RVV-AE-PD,有效射程达160公里。这两种空空导弹都可以后射对抗后半球的敌机。



米格1.44 MFI


新型高机动R-73M近距空空导弹有双视场红外引导头,视场范围180度,与原先的R-73(AA-11)相比其探测距离和灵敏度都提高了一倍。R-73M的最大有效射程为60公里,可打击最低飞行高度5米的目标。导弹可以要出做12g机动的目标,在末制导阶段会以目标的机身中心为目标而不是最热的发动机喷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杀伤概率。



米格1.44 MFI


米高扬没有公布1.42和.144的尺寸和性能数据,据推测1.44长约20米,翼展约15米,正常起飞重量和最大起飞重量分别是约30吨和35吨,最大速度估计2.35马赫,巡航速度估计1.4-1.6马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俄罗斯T-50五代机的先驱米格-1.44
隐身飞机系列VI米格的绝唱
一天认识一架机(苏27米格31)
飞机腹鳍
“滚回绘图板”航空史上那些被淘汰的方案100-北美的超前设计
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三)——米格-31至米格-AT(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