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机】Science:芳香烃间位非导向C-H官能团化反应

 

导读:

最近,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环境资源科学研究中心(RIKEN-CSRS)的Sobi Asako和Laurean Ilies研究团队合作报道了单取代芳香烃的间位C-H官能团化反应。作者利用远程位阻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保护芳香烃邻位和对位的“屋顶状(roof-like)”螺环二联吡啶配体,成功实现单取代芳香烃的铱催化间位选择性C-H官能团化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杂志上(Science, 2022, 375, 658-663. DOI: 10.1126/science.abm7599)。

背景介绍(Fig. 1):

芳香烃的直接官能团化在制药、农业、精细化工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为止,芳香烃的区域选择性C-H官能团化,特别是在单取代富电子芳香烃间位发生的C-H官能团化,仍然存在极大挑战。利用导向基团或底物自身存在的电子效应或位阻效应偏差,过渡金属催化的C-H官能团化反应在解决这一选择性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类方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1)利用位阻效应能够阻碍芳香烃邻位的官能团化,却很难区分间位和对位的官能团化(Fig. 1A, a);2)利用位阻更大的催化剂,虽能够阻碍芳香烃邻位和间位的官能团化,得到对位官能团化产物,却很难在间位发生官能团化(Fig. 1A, b-c)。最近,日本RIKEN-CSRS的Sobi Asako和Laurean Ilies研究团队,利用可以阻碍芳香烃邻位和对位官能团化的“屋顶状(roof-like)”螺环二联吡啶配体,结合对位阻效应敏感的铱催化剂,成功实现单取代芳香烃的间位C-H官能团化反应,其区域选择性大于20:1(Fig. 1B-1C)。


(Fig. 1,来源:Science

配体优化和底物拓展(Fig. 2-3, Fig. S2):

作为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的一种重要配体,二联吡啶配体能提高反应活性,但选择性较差。因此,作者以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叔丁基苯1为底物、二联吡啶配体为基础开展配体优化。其优化过程如Fig. 2所示,1)二联吡啶配体dtbpy能够以大于99%的产率得到理想的单间位硼烷化产物2a、双间位硼烷化产物3a和对位硼烷化产物4a,但选择性较差(2a+3a:4a = 4.0:1);刚性的二联吡啶配体L1也未能明显提高理想产物2a的产率和选择性。2)不带取代基的螺环二联吡啶配体L2,能明显提高间位硼烷化产物的选择性(6.8:1),带苯基取代基的螺环二联吡啶配体L3提高的更为明显(7.5:1)。3)对螺环二联吡啶配体上R取代基进行优化,最终发现以带联频哪醇硼酸酯取代基的L12为配体,频哪醇硼烷(HBPin)为硼烷化试剂时,能以高达72%的产率得到理想产物2a,且非理想产物3a4a所占比例很低(9%, 3%)。


(Fig. 2,来源:Science

作者接着开展间位硼烷化反应底物拓展研究。如Fig. 3所示,1)单烷基取代苯参与的反应,特别是大位阻叔丁基、金刚烷基取代苯,能以较高的选择性和产率得到硼烷化产物2a-2f;双叔丁基取代苯也能参与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间位取代产物2g。对于这类底物,取代基位阻决定其产物的间位选择性。2)N,N-二取代的苯胺,也能发生间位选择性硼烷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h-2n,其中N上所带取代基为大位阻的叔丁基、环己基、异丁基时,能以大于20:1的选择性得到间位硼烷化产物2h-2j;N上带对甲苯基和硅烷基的单取代苯胺能以高达36:1的选择性在位阻小的苯环上得到间位取代产物2n。这些富电子的苯胺,在前人报道的铱催化硼烷化条件下,往往不发生反应或所得产物产率很低,这再一次证明作者设计的螺环二联吡啶配体的重要性。3)带硅烷基、异丙基保护基的苯酚衍生物和硅烷基取代苯、联苯,也能发生反应得到间位硼烷化产物2o-2r;带吸电子取代基的单取代苯1s-1t,也能以中等的选择性得到理想产物2s-2t;双取代苯1u在配体的识别作用下,会选择性地在硅氧基的间位发生硼烷化,得到产物2u。4)一些药物分子衍生物也能发生间位硼烷化,以中等选择性得到对应产物2v-2x


(Fig. 3,来源:Science

硼烷很容易转化成其它重要官能团,因此作者接着开展硼烷化产物的后期官能团化研究(Fig. S2 in SI)。如Fig. S2所示,硼烷化产物2o通过一系列反应,很方便地转化成一系列苯酚间位取代产物5-10,这为间位取代苯酚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更直接高效的合成方式。


(Fig. S2,来源:Science

机理研究(Fig. 4):

最后,作者尝试使用计算化学来弄清反应的间位选择性原因(Fig. 4)。DFT计算显示,对位取代的吉布斯自由能比间位取代高2.8 kcal/mol,证明配体的存在有利于间位取代产物的生成(Fig. 4A)。作者进一步通过Fig. 4B中的distortion/interaction分析得出选择性差异原因:间位过渡态相比对位过渡态具有更大的相互作用能[ΔΔEint(meta-para) = –1.8 kcal/mol],这会导致在对位过渡状态下,底物和催化剂间存在较大空间位阻,使芳香烃底物远离配体。


(Fig. 4,来源:Science

总结:

总之,Sobi Asako和Laurean Ilies研究团队通过设计的屋顶状(roof-like)”螺环二联吡啶配体,使单取代芳香烃易于发生间位选择性的C-H官能团化反应。作者期待这一配体能在其他催化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信息:

Remote steric control forundirected meta-selective C–H activation of arenes

Boobalan Ramadoss†, YushuJin†, Sobi Asako*, Laurean Ilies*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m75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最新积极分子思想汇报精选5篇
元宇宙的十四个应用场景
元宇宙,什么鬼?
轰动全国的灭鼠大案:他拒绝卖给美国配方,被专家告到身败名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整版(全文1260条)
“永远吹冲锋号”专题片心得体会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