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ACS:潜在HIV抑制剂Lancilactone C的首次全合成


导读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Chihiro Tsukano课题组完成了三环三萜天然产物、潜在HIV抑制剂lancilactone C的首次全合成,并纠正了其绝对构型。该全合成路线是基于关键的串联[4+3]环加成反应构建起环庚三烯七元环。该串联反应包括四步转化:DMP氧化、Diels−Alder反应、消除和电环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3c04124)。

背景介绍和逆合成分析(Figure 1, Scheme 1):
Lancilactone C是从南五味子属中药材Kadsura lancilimba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活性天然产物,同时还分离出天然产物lancilactones A-B和kadsulactone A(Figure 1)。分离文献通过高分辨质谱和多种2D核磁,得出如Figure 1所示相对构型和分子结构。虽然lancilactones A-C都含有一个连接了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式-二甲基双环[4.3.0]壬烷片段(6-5环),但不饱和七元环的氧化态却各有不同。其中,lancilactone C具有独特的7-亚异丙基-环庚-1,3,5-三烯结构,这使得七元环上所有碳都具有sp2杂化。但是这一独特结构在其它三萜上并不存在,因此有必要通过合成进一步验证。生物活性方面,lancilactone C能抑制HIV在H9淋巴细胞中的复制(EC50 = 1.4 μg/mL),且无细胞毒性(100 μg/mL)。全合成方面,目前尚未有课题组报道。鉴于lancilactone C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京都大学Chihiro Tsukano课题组计划完成其首次全合成,并验证分离文献所提出的分子结构

(Figure 1, 来源:J. Am. Chem. Soc.

Scheme 1所示,作者计划通过串联[4+3]环加成反应来构建独特的环庚三烯环。在该串联反应中,亲双烯体I和双烯体II先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IIIIII发生消除转化成IVIV经电环化反应转化成七元环V,从而可以实现关键前体2的直接合成。3可通过双环[4.3.0]壬烷7经非对映选择性烯反应合成。7可由(−)-Wieland−Miescher酮8经分子内环丙烷化和环裂解反应得到。

(Scheme 1, 来源:J. Am. Chem. Soc.

Lancilactone C的全合成(Schemes 2-5, Figure 2):
作者首先尝试合成双烯体3。如Scheme 2所示,(−)-Wieland−Miescher酮8二碘化钐介导环丙烷化反应,生成9a9b混合物(2.2:1)。9a9b混合物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环裂解,转化成主要反式产物,再经硼氢化钠还原,高选择地生成理想产物(+)-7(d.r.>20:1)。8转化成7的详细分析过程见Scheme S3 in SI(+)-7经TBS保护二级醇羟基和Wittig反应,得到产物(+)-10Z/E = 9:1)。(+)-10先发生立体选择性烯反应生成高烯丙醇化合物,然后经加氢还原和脱TBS保护基,转化成单一非对映异构体(+)-6(+)-6经TBDPS选择性保护一级醇羟基和氧化二级醇羟基反应,生成酮(+)-11(+)-11经乙烯基溴化镁加成反应、PCC氧化和酸促乙酰化反应,得到所需双烯体3E/Z = 5:1)。

(Scheme 2, 来源:J. Am. Chem. Soc.

(Scheme S3 in SI, 来源:J. Am. Chem. Soc.

接着,作者以双烯体3和亲双烯体(3S)-4(3R)-4为底物,对关键的串联[4+3]环加成反应(串联Diels-Alder/消除/电环化反应)开展研究。如Scheme 3a所示,在DMP氧化条件下,3(3S)-4(3R)-4能发生氧化反应和Diels-Alder反应,得到产物12a+12b12c+12d。反应液中再加入樟脑磺酸CSA,会进一步发生消除反应和电环化反应,从而一锅得到环庚三烯化合物(5S)-2a+(5S)-2b(1:1)(5R)-2c+(5R)-2d(4.2:1)。作者结合前人研究对反应选择性进行了分析,如Scheme 3b所示:(3R)-5相比(3S)-5参与的反应,能得到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都有利的过渡态TSC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都不利的过渡态TSD,因此反应才会有更好的选择性。总之,作者通过串联[4+3]环加成反应,成功解决了关键环庚三烯环的构建问题。

(Scheme 3, 来源:J. Am. Chem. Soc.

Scheme 4所示,串联[4+3]环加成反应所得产物(5R)-2c经溴化镁加成反应和酸促内酯化反应,转化成化合物(-)-13(-)-13经DIBAL-H还原生成内半缩醛(lactol),然后发生HWE反应和1,4-还原,生成化合物(-)-14(-)-14脱水生成(+)-15,从而构建起7-亚异丙基-环庚-1,3,5-三烯片段(绿色阴影部分)。(+)-15经脱TBDPS保护基-氧化醇羟基成醛-高烯丙醇化-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1616再经RCM反应和选择性甲酯水解反应,生成最终产物1a。化合物1a的核磁谱图与其结构相符,但却与分离文献提供的天然产物lancilactone C核磁谱图不同。因此,作者认为lancilactone C的分子结构不是化合物1a,需要纠正。

(Scheme 4, 来源:J. Am. Chem. Soc.

(Figure 2, 来源:J. Am. Chem. Soc.

Figure 2所示,作者仔细对比了1a和分离文献所得lancilactone C的核磁谱图,发现Ha和Hb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有不一致。生源方面,1a被认为是通过lancilactone B经内酯环开环得到(path a)。作者认为存在另一种可能性:lancilactone B先经6π电环化生成环丙烷环,再发生内酯环和环丙烷环开环,得到化合物1b

为了证实1b是分离文献报道的lancilactone C,作者尝试完成1b的全合成。如Scheme 5所示,(+)-11经乙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化-Suzuki偶联-酯化三步转化成,生成化合物(+)-19(+)-19经Diels-Alder反应和DDQ氧化构建起苯环,生成化合物2020经内半缩醛化-Wittig反应-1,4-还原-DMP氧化-Wittig反应五步转化,得到化合物(+)-22(+)-22经脱TBDPS保护基-氧化醇羟基成醛-高烯丙醇化-酯化反应-RCM反应-选择性水解甲酯,得到最终产物1b1b的核磁谱图和分离文献完全一致,这证明了作者的设想。总之,1b才是分离所得天然产物lancilactone C的正确构型。

(Scheme 5, 来源:J. Am. Chem. Soc.

总结

总之,Chihiro Tsukano课题组基于关键的串联[4+3]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lancilactone C的首次全合成,并纠正其绝对构型。作者希望该关键反应能应用于其它类似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宇宙的十四个应用场景
轰动全国的灭鼠大案:他拒绝卖给美国配方,被专家告到身败名裂......
手机号怎么定位对方在哪?两种方案,一查一个准
深切哀悼中国人民的领袖江泽民同志
近期在甘肃兰州发现了不明飞行物-1
中国以“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出现在世界的舞台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