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3级!贝加尔湖地震频发,湖泊还在变大,未来会变成海洋吗?
6月8日,俄伊尔库茨克州贝加尔湖水域当天发生8.3级地震。不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只有5.2级,美国测定的结果也是5.2级。
虽然不同的测定机构在测定同一地震等级时会出现一些差异,但从未出现过如此大的差异,具体地震震级还要等官方报道。
不管是8.3级,还是5.2级,此次地震都属于有感地震,如果真的是8.3级地震,则属于特大地震,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级别。
好在震中区域人烟稀少,当地并未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和建筑物倒塌,受灾程度较小。
其实,贝加尔湖地区经常发生地震,每年大约会发生2000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震级较小,属于无感地震,只有专业的地震仪才能探测到。
每隔10-20年左右会发生一次5、6级的地震;每隔20-30年会发生一次7-9级的灾难性大地震。
为啥贝加尔湖如此频繁发生地震呢?
贝加尔湖为何地震频发?
地震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地震,火山地震,爆炸地震、陷落地震等,其中最主要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的发生,和地球有一个炽热的地心有关,地球有一个温度非常高,压强非常大的地核,温度高达6000℃,虽然高温足以将金属融化,但因为这里的压强也非常大,使得原本应该呈液态的物质又被压缩成了固态。
在地核之外是地幔层,地幔层上方是冰冷的岩石圈,岩石圈上方是地壳。
其中地幔层与炽热的地核接触,所以靠近地核的一端温度非常高,高温膨胀上升,遇到冰冷的岩石圈后又会降温下降,形成“地幔热对流”。
在地幔热对流的作用下,地球表面会发生板块运动,板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两个板块交界地带,更容易发生地震,比如:我国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就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分别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接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贝加尔湖频频发生地震的原因,也是因为地质活动比较活跃,两个板块存在着走滑活动,并且贝加尔裂谷中存在着许多破碎的地块,这些破碎的地块飘移速度也有差异,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地震。
地震频发,会让贝加尔湖形成海洋吗?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虽然它的面积并不是最大的,但是它的深度非常深,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到了1637米(2015年),储存的水量大约是23.6万亿立方米。
贝加尔湖储存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占全球淡水资源的17%-20%,是我国淡水总量的8倍之多,可供地球上50亿人饮用。
不仅如此,贝加尔湖中还生活着曾经是海洋生物的海豹“贝加尔海豹”,这些海豹曾经是海洋生物,与北冰洋的环斑海豹是亲戚,但是环斑海豹生活在海洋之中,而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贝加尔湖生活着曾经的海洋生物,让很多人比较好奇,贝加尔湖究竟是由海洋退化成湖泊,还是湖泊未来会演化成海洋?
关于这一点,科学家们已经实地调查,发现贝加尔湖未来有可能会演化成海洋,其中地震频发就是预兆之一。
那事实究竟如何呢?
过去人们认为,贝加尔湖是海洋被陆地分割之后,慢慢变成的内陆湖泊,随着雨水和河水的补给,咸水湖变成淡水湖。
但是科学家们从贝加尔湖钻井中取出了一块岩芯样品,通过分析岩芯发现,贝加尔湖曾经是陆地,后来地壳断裂之后,形成了断层湖。
贝加尔湖有336条补给河流,这些河水持续为贝加尔湖注入水源,使得这里成为了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贝加尔湖正在不断变大之中,按照这种趋势,贝加尔湖甚至可能会变成新一个海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加尔湖发生8.3级地震!湖泊正在快速变大,未来会变成海洋吗?
贝加尔湖明明是淡水湖,为什么这里却生活着海洋生物?
这个深湖泊正快速增长,结果太可怕
深不可测!世界第一深的淡水湖泊,竟然生存着八万多只海豹
世界第一深湖贝加尔湖,1637米已经够深了,为何每年还在加深?|地壳|地幔|板块运动|淡水湖|贝加尔...
未来这座湖泊可能将亚洲大陆一分为二,并形成世界最大的淡水海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