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禁渔效果明显!灭绝的鱼类再次出现,这意味着什么?
6月23日,据报道,有科研人员在湖北孝感长江水域附近采集到了一种非常珍贵的鱼类样本,这是一种叫鳤的鱼类,当地人也叫它为刁子鱼,一般身长仅为30里面上下。这个发现也实属意外,作为在长江中生活的鱼类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它的身影,以致于专家都认为生活在长江以北的鳤鱼早已灭绝,如今它们再次出现在长江以北地区这充分说明了长江为期十年的禁渔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则消息也一经发布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那么鳤鱼到底是什么鱼?它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就这些话题和大伙聊聊鳤鱼和长江禁渔计划的那点事。
那么鳤鱼到底是什么鱼?它神秘之处在哪?
鳤鱼在我国长江流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鱼类,它是一种洄游性的硬骨鱼,性情温和,攻击性较低,外形也是呈流线型,身体细长,头和尾都很小,腹部事银白色,身体两侧和金丝鱼一样有条纹,但是颜色较浅并不明显。
过去鳤鱼在我国各大水域都有它们的身影,每年的春天当进入它们的繁育时节的时候就有大量鳤鱼洄游回来进行产卵孵化小鱼,这种鱼的生长速度很慢,很难见到比较大条的鳤鱼,一般成年个体最大也仅为2斤重左右,偶尔也有渔民能抓到20斤重的鳤鱼,但这个情况及其少见。就如这次在长江以北采样到的鳤鱼体长仅仅为33厘米。
事实上鳤鱼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鱼类,我们父辈那时候经常在餐桌上能见到它,也就是由于人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和环境的污染,使得它出现了局部灭绝的情况,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难觅它们的身影,这也是它们神秘的原因。
那么长江实行禁渔计划真的可以让渔获恢复以往的数量吗?
笔者认为长江实行禁渔计划是一个明智的举措,从实际情况来看,假如长江真的可以实行十年禁渔计划,那么对于生活在长江里面鱼类而言,显然是大有好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一旦可以顺利实行,那么长江流域的环境也必定可以恢复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有了好环境,江中的鱼群及其种类的数量必定是可以恢复增长的,鱼群的数量恢复后,以鳤鱼、江豚为首的鱼类的食物资源充足了,数量想必也会增长,这就形成了一个多米洛效应。
当然除了食物和水资源环境的因素,栖息地被破坏的因素也不能不提,除了各种水利工程外,一些非法挖沙、非法捕捞等活动在禁渔期间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让生活在长江的鱼类可以安心的在长江休养生息。
那么此次鳤鱼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长江以北地区到底意味着什么?
显然,此次鳤鱼再次出现在长江以北的孝感市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起码带给人们最明显的信号就是鳤鱼在长江以北流域又重新开始繁衍生长了,这也给了我们底气,证明了我国实施“十年禁渔期”对于鱼类的保护是卓有成效的,政策大方向是没错的。
鳤鱼的出现恰恰也意味着我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在逐渐得到好转,由于人类在江中的活动少了,相应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长江流域内的生物预计也会慢慢的回归,包括之前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中各种珍稀鱼类也有望再次出现,这种底气来自于本次鳤鱼的回归,对此官方也发表了一定的言论,我们最终希望的是曾经在长江中生活的珍贵物种能够慢慢恢复在长江的正常生活,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也有人会问十年禁渔期会不会太长了,以致于造成鱼满为患物极必反的情景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也出来进行了解释,现阶段长江的鱼类确实出现了增长,但这不代表就会造成鱼满为患,也不代表十年禁渔时间太长了。为什么呢?从现在采样的情况看,虽然长江的鱼类是增多了,但远没有达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江中增长的都是食草鱼类居多,肉食性鱼类很少,这是一条不完整的生态链系统,只有肉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达到某种平衡以后,才能说长江的生态系统得到了真正的恢复。关于这个话题各位看官有何良策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与我们进行留言互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年“禁渔”效果适得其反?长江巨型“水老虎”泛滥,可能会疯狂吞噬
长江再现神秘物种——鳤,十年禁捕:若不保护,将无鱼可吃
长江流域开始禁止捕鱼,哪些行为在禁止之列?可以钓鱼吗?
长江都快没鱼了?明年起迎来10年禁渔期,养殖户们的春天要来了?
28万渔民待转产 京东数科新型水产养殖方式填补禁渔期空白
极危级保护物种长江鲟再现长江!长江禁渔效果显著,部分湖“鱼满为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