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精神卫生》:猛猛晒太阳!迄今最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发现,日间光照暴露多与重度抑郁症、自伤行为和PTSD等风险显著降低有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大家喜欢晒太阳吗?一直以来,晒太阳有利于心理健康这个说法广为流传,最有名的“佐证”大概就是光照时间短,阳光不充足的北欧人抑郁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奇点糕以前经常怀疑,这真的有关联吗?
别说,确实是有的,因为昼夜节律对精神健康至关重要[1],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也都存在昼夜节律和睡眠的紊乱[2,3],而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正常的昼夜节律其实一直是受到挑战的,大部分人白天大约90%的时间都在室内,处于电子照明环境中,比室外环境接收到的光照要暗淡一些,而晚上又比室外环境更亮[4,5],对正常昼夜节律造成干扰。
最近,《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莫纳什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6],他们对光照、睡眠、运动和精神健康之间的关联开展了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纳入了超85000名成年人。
结果显示,夜间光照暴露水平较高与重度抑郁症(MDD)、自伤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精神病(psychosis)、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双相障碍风险增加,以及自报告的情绪和幸福感较低有关,反之,日间光照暴露水平较高与MDD、自伤行为、PTSD和精神病风险下降,以及自报告的情绪和幸福感较高有关。
研究人员在英国生物库中完成了7天运动和光照监测的参与者中进行了筛选,排除了加速度计、睡眠和光照数据质量低和不可靠的之后,共纳入了86772名参与者,其中,86631人有完整的日间和夜间光照数据,以及完全校正回归分析所需的所有混杂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光照周期、职业和运动)。
参与者的平均和中位日间光照暴露水平分别为1380.1勒克斯和1012.1勒克斯,夜间分别为24勒克斯和1.44勒克斯(晴天室外通常光照强度为60000-100000勒克斯,阴天为1000-10000勒克斯,晴天室内为100-1000勒克斯,夜间满月为0.2勒克斯)。
研究人员分别根据日间和夜间的光照暴露水平将参与者均分为4组(Q1-Q4),Q1和Q2归类为低暴露,Q3和Q4为高暴露。
在完全校正回归分析模型(Model 3)中,高夜间光照暴露与MD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Q4相比Q1增加30%,同样的还包括自伤行为(Q4增加27%)、GAD(Q4增加23%)、PTSD(Q4增加34%)和精神病(Q4增加21%),Q4的双相障碍风险也增加了20%,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以Q1为对照,Q2-Q4的不同夜间光照暴露水平与精神疾病风险的关联
高日间光照暴露与MDD、自伤行为、PTSD和精神病的风险降低显著相关,Q4与Q1相比,风险分别降低了19%、24%、18%和31%,在GAD和双相障碍中没有发现相关性。
以Q1为对照,Q2-Q4的不同日间光照暴露水平与精神疾病风险的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联是独立的和可叠加的,举例来说,即使日间光照暴露水平处于最高的人,夜间光照暴露水平升高也意味着更高的MDD风险,反之,那些夜间光照暴露水平高的人,日间光照暴露水平升高也能降低MDD风险,所以说,如果晚上总是处于光照较强的环境中,那么晴朗的白天多去户外晒一晒,对精神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在考虑了倒班工作、睡眠质量、城市化程度和心脏代谢健康状况后,仍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光照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联除了可能受到昼夜节律介导外,非视觉的光照接收还被认为可以直接投射到与情绪调节有关的大脑区域,从而产生影响。另外,感光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表达黑视蛋白,是视交叉上核(SCN)中调节昼夜节律的光信息的主要“输入者”,这些细胞也投射到内侧杏仁核和外侧缰核,两个与抑郁有关的大脑区域,介导了光暴露的急性情绪平复效应。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夜晚/清晨时,人的情绪通常较差,可能会通过急性光暴露以即时平复情绪,但长期来看,这会导致昼夜节律的紊乱,并促使精神疾病持续。他们相信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了解患者平时的光照接收模式,采取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优化他们的精神健康。
参考文献:
[1] Walker W H, Walton J C, DeVries A C, et al. Circadian rhythm disruption and mental health[J].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0, 10(1): 28.
[2] Freeman D, Sheaves B, Waite F, et al. Sleep disturbanc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7): 628-637.
[3] Wirz-Justice A, Bromundt V, Cajochen C. Circadian disruptio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e importance of entrainment[J]. Sleep Medicine Clinics, 2009, 4(2): 273-284.
[4] Klepeis N E, Nelson W C, Ott W R, et al. The National Human Activity Pattern Survey (NHAPS): a resource for assessing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J]. 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2001, 11(3): 231-252.
[5] Wright K P, McHill A W, Birks B R, et al. Entrainment of the human circadian clock to the natural light-dark cycle[J]. Current Biology, 2013, 23(16): 1554-1558.
[6] Burns A C, Windred D P, Rutter M K, et al. Day and night light exposure are associated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 objective light study in> 85,000 people[J]. Nature Mental Health, 2023: 1-10.
本文作者丨应雨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照对生理心理的影响
向光而生 抵抗季节性抑郁
隐形杀手——光污染的健康威胁和最新法规进展
为了适应昼夜颠倒的现代生活,我们的身体在努力进化
PNAS:别再熬夜玩手机啦,夜间光照改变了生物钟,会导致多种疾病
夜里睡不着,白天醒不来?试试来点儿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