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清华大学的校名,出自这首诗!

在清华大学里

悬有一块“水木清华”的牌匾

而这四个字

正是出自东晋文学家谢混的《游西池》

“景昃(z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千年前,谢混在游历山水赏秋景时
写下《游西池》这首诗
在近期播出的
总台《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节目中
“水木年华”乐队
将《游西池》演绎成歌
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清华之美
↓↓

三位毕业生重回母校

找寻清华之美

“每当琴声落,每当歌声起

厚德赋新曲,自强在我心”

为了更好地展现清华之美
“水木年华”乐队三位成员
卢庚戌、缪杰、陈秋桦
专程回到了母校
一窥清华大学的发展与变迁

据记载,清华校园内的

这块“水木清华”牌匾

为康熙皇帝御笔

此后的清华学堂、清华大学

都沿用了“清华”这个名字

 位于清华校园西侧的
近春园遗址
原本是圆明园时期的皇家园林
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从一片繁囿之地沦为荒岛

荒废一百二十余年之久

1958年以后,荒岛逐渐改善
重新建起荷塘月色亭
近春园也由此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如今,它不仅是校园里的风景
更时刻提醒同学们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于2011年竣工的新清华学堂
则是完全由清华人
设计、建造的综合性学堂
如今,它已成为新时代清华大学的
标志性建筑之一

重返母校,“水木年华”坦言

清华校园一如往昔,自己仿佛“从未离开”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
“槛外山光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
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
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

洵是仙居”

清华常新

“精神一直在延续”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

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

当时正值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际

清华师生把自己的命运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系

代代清华学子秉承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
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水木不老,清华常新
“水木年华”乐队演绎的
《水木湛清华》
正是向所有清华学子诉说着
文化积累与历史底蕴带来的力量:
“知识源于书本
但精神一直在延续
它传承的不止是风景

还有值得人们世代铭记的先人”

更多内容,点击视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园掠影
百年清华
水木青春?行健年华 清华园二十四节气作品集
走进美丽的清华--莘莘学子魂牵梦萦的殿堂
金秋北京行(2)---老同学陪我逛清华
歷史文化古跡——北京清華大大學早期建築(一)【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