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食同源也得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食物和药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药物都是古人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的,有的食物则是在食用时发现其治疗作用的。因此,其中很大一部分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可以充饥,也可以治病。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海产等,数不胜数,都具有中草药“性味”的特点,这就构成了中医“药食同源” 的理论。


所谓中草药的“性味”是指药物四气和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就是说治疗热性病要选用寒凉性的药物;治疗寒性病要选用温热性的药物。为了配合治疗,增强疗效,对食物也要作相应的选择。


今天来说说比较常见的几个水果。



荔枝

采收加工每年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食两用价值

荔枝果肉:味甘、酸,性温。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等病症。水煎汤,5~10枚,内服;烧存性研末,或浸酒也可。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烧存性,研末撒患处。

荔枝核(种子)味甘、微苦;性温。理气止痛,祛寒散滞。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病症。水煎汤,内服,6~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荔枝所含丰富的糖份可补充能量,消除神疲等症状,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香蕉

【采收加工】每年夏季果实尚未成熟时割下果序,保存使其后熟。                              

药食两用价值】味甘,性寒,无毒。清热,润肠,解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等病症。香蕉除直接食用外,也可制成各种香蕉制品,如香蕉炸片、香蕉粉(用熟香蕉磨成粉)、香蕉面(生香蕉制品)、香蕉汁、香蕉酱及糖水香蕉罐头等。

使用注意】慢性肠炎、虚寒腹泻、经常大便溏薄、急性和慢性肾炎、风寒感冒咳嗽、糖尿病、胃酸过多、关节炎或肌肉疼痛者忌食。


 

菠萝

采收加工菠萝生产通常有4个采收季节:

春果,45月成熟;正造果(夏果)67月成熟;秋果,10月11月成熟;冬果,12月~翌年1月成熟。采后削皮可供药用,叶亦可药用。

药食两用价值甘、微酸、微涩,性微寒。清暑解渴,消食止泻,补脾胃,固元气,益气血,消食,祛湿,养颜瘦身。为夏令药食兼优的时令佳果。果实除鲜食外,多用以制罐头。

使用注意

(1)菠萝易引起过敏,过敏反应最快可以在食用后15min内发生,这样的症状被称为菠萝病或者菠萝中毒。比如腹痛、腹泻、呕吐、头痛、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过敏比较严重的还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反应。

(2)把菠萝泡在盐水里后再吃,还能使其中所含的一部分有机酸分解在盐水里,去掉酸味,让菠萝吃起来更甜。也可以放在开水里煮一下再吃。菠萝蛋白酶在45~50℃就开始变性,到100℃时90%以上都被破坏;苷类也同时可被破坏消除;5-羟色胺则溶于水中。经煮沸后囗味也得到改善。每次吃菠萝不可过多,过量食用对肠胃有害。初次食用菠萝的宝宝只吃饼干大小的一块,如果无异常,下次可适当加量。



葡萄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风干。

【化学成分】果含葡萄糖、果糖及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等成分。

【药食两用价值】味甘、酸,性平。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烦渴,风湿痹痛,淋病,不肿,痘疹不透。水煎汤,内服15g、30g;或捣汁:或熬膏;或浸酒。外用适量,凌酒涂擦,或捣汁含咽,或研末撒敷患处。除生食外还可以制干、酿酒、制汁、制罐头与果酱等。

现代讲的中医食疗,不能脱离中医辨证论治或辨证用膳思想的指导。因为体质有强弱,正气有虚实,病性也有阴阳寒热的不同。在食疗方面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



——本文部分选自《中华食疗本草》

     40多年来,本书主编严仲铠研究员的团队,长期从事以长白山区为主的东北地区中药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对民间经验与方药知识进行了较全面走访调查与经验初步总结。其中有三大亮点:

         


全面认识中药



采用药材、食材的部位排列目录,又多以药、食材名作“正文种”名为基本种单位。通过对别名、来源、资源概述、产地、生境与分布、历史沿革考、采收加工与炮制的介绍,阐明性味、归经、功效,主要以中医主治病症为主。



如何鉴别药材



本书从消费者(使用者)需求出发,把编写重点放在药材、食材的“鉴别方法”上,着重帮助使用者(消费者)提高对药材、食材“真伪”与“优劣”的质量鉴别与识别能力方面,并做出详细介绍,以保证合理科学的用药。


推荐药膳制作


“验方与药膳”中,药膳含处方及制备方法,验方记述精典方药与民间验方,推介简便、有功效、易操作药膳方药、制法及功效等。适用于从事医疗专业、医药保健等相关从业人员,尤其对要求自我食疗保健的中老年朋友,对患有慢性病需要康复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膳食疗』3000例 → 第三章养生药材 → 补阴药
药膳达“善”人人须知
药膳的分类
科普 | 药膳未必“善”
“食疗”“药膳”,屡屡走入药材滥用误区?
药膳有风险食疗需谨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