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系辞》通讲(一六五)
《系辞》下面引用损卦的六三爻辞:“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三人行,本指下卦三根阳爻,但第三爻变为阴爻,所以说是“损一人”。同时,损下而益上,六三与上九为一阴一阳,相互呼应,即所谓“一人行则得其友”。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得水吃”,一个和尚挑水有点累,两个人抬水正合适,三人在一起,就要挑起内斗,拉一打一了。所以,“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实际上是一个用人原则,不外乎“损一余二”或“得一成二”,这样才好办事。
  
  不管是“余二”也好,“成二”也好,这就跟前面“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联系在一起了。天地为二、男女为二,要生成自然万物,就需要一阴一阳合二为一的过程。如果是“三”,一男一女之间还有第三者插足,那就麻烦了。再比如合伙做生意,两个哥们儿合伙,问题不是很大,反正一个作主,一个作辅;如果是三个哥们儿一起做生意就麻烦,往往有人就要拉一个打一个,就要搞出矛盾来。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其宗旨就是为了达到阴阳平衡,达到合二为一的结果。这就是“言致一也”。我们前面也讲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最终目标还是要得一。所谓“但得一,万事毕”,三人行为什么要损一人?一人行为什么要得其友?都是为了致一也。
  
  再看下面一段,“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这一段就把益卦点出来了。刚才我们学习了损卦,也说要与益卦相互参照、对比,那么,现在就要学习这个益卦。我们按《系辞》的思路,学习益卦之前,还是先看“子曰”。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我们生而为人,首要的问题,是身心先要得安,安其身也就是安其心。《大学》里面讲修学步骤:“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安”是处在中间的枢纽地带。你只有心安了以后,你才能够虑,才能考虑去做事情并有所成就;而前面的“知止”、“定”、“静”,都是为“安”而提出的,目的还是为了心安。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安心,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看《论语》里面,孔夫子的弟子里面,真正做到安心的,还是只有颜回而已。“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那么个恶劣的环境之下,吃了上顿没下顿,住的是贫民窟,其他人都很为他担忧难过,但颜回自己很快乐,这就是心安的一个表现。颜回是“七十二贤人”之首,其实别无长处,就是心安而已。
  
  儒家的全套学问,无非就是“修己治人”四字而已。修己,修养自己的内在道德;治人,就是为民服务,调理社会人伦。你能够心安,那说明你在修己方面,基本已经达标了,剩下的就是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全部的佛教,也可以用“自度度人”这四个字来概括,你心安了,基本就完成“自度”,按禅宗的说法,可以算是开悟了。二祖找达摩,他求个什么?就是求个安心嘛!为了安心,二祖把自己的手臂都砍下来了。你真的心安了,心安就是开悟,开悟了以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度人,去普度众生。“君子安其身而后动”,你要想做事情建功立业的话,自己修养心性,安养身心,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易其心而后语”,易,就是交易,人与人之间相处,你能不能够交易其心,这是一个关键。我们在座各位与人相处,估计大多数人都交不出心来,或者只能交出一小部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隐私杂念,不愿意别人看到。不能易其心,我们与人交往,跟人说话,效果就要打折扣。孔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心怀坦荡,清楚透明,一望无余,那就能够与人交心易心,其语言举止就会很有分量,为人也会很有亲和力。如果怀揣一个戚戚小人的心态,成天小肚鸡肠,尽打的是自私自利的小算盘,生怕别人看破他的心思,这怎么可能交心易心啊!你不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那别人对你也会处处设防,不敢真正相信你、信任你。
  
  “定其交而后求”,我们有求于人时,必须先要有稳定的交情。波师兄要借钱办事求人,首先就会想到刘阿舅、李神仙这些人,因为我们有交情,我们是师兄弟啊!如果没有这个交情,即使是隔壁邻居,也不好办。国家之间更是如此。中国跟美国要建立什么伙伴关系,跟法国又要建立什么伙伴关系,跟俄罗斯又要建立什么伙伴关系……说白了,目的还不是大家有事情的时候好互相帮忙,比如共同处理世界的经济危机,共同处理世界的政治危机,共同处理世界的环境、能源危机,等等。朝鲜出了问题,“六方会谈”要中国来当主持人,来牵这个头,为什么?中国跟朝鲜有传统交情啊!要是美国人来出这个头,人家朝鲜就不跟你玩。“定其交而后求”,不管人际交往也好,团体交往也好,国际交往也好,这个都是不能违背的基本原则。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所谓君子修养的全套功夫,就在这三点上。首先是身安,身安即心安,这是你的内在修养、内在证量。接着是易心,你内在的修养要显示出来,拿给大家看,大家才相信你,你才能够普度众生,兼济天下。你由内而外,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是为定交。有了这个前提,大家才能够互相帮助,整个世界才会和谐共存。所以,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功夫,君子的德行修养才算完美。
  
  下面几句是对上面观点的反证。“危以动,则民不与也”,你自己本身都朝不保夕,按四川话说是“霉得起冬瓜灰”,这种情况下你要跟别人一起做事情,人家信不信你?肯定不信,更不会跟着你倒霉。“惧以语,则民不应也”,你自己说话没有底气,或者你用强制性的语言跟人家说话,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响应。“无交而求,则民不与”,没有什么交往,你求人家也没用,除非遇到菩萨发善心。“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如果你三方面都做不好,就没有谁会与你交往,遇到困难时没人帮你,那就很危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辞下传 <5.2>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四点就够了!
系辞传下笔记之四.4(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似蜜:《明心宝鉴》交友篇24条
《论语》:君子交往之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