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收藏:器物上有没有铭文最关键
2006年,西周青铜器“周宜壶”拍出2640万元,创下内陆青铜器拍卖纪录。
2007年,圆明园流散的十二生肖马首铜像,拍卖成交价高达6910万港元。

  过去在内陆成交的青铜器多为中低档器型,最近大量海外回流的高端器型开始抢占市场。市场人士认为,虽然青铜器表现向好,但与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瓷器相比,仍然处于低估值阶段,行情远没有开启。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总是零星出现的青铜器也出现了一些高价拍品。

  这一尚未开启的市场在未来有多大的升值空间?现在市场表现如何?适不适合藏家择机介入呢?记者为此走访了古玩市场与青铜收藏专家。

  受政策影响拍品不多见但价格屡创新高圆明园马首铜像拍出6910万港元

  青铜器工艺是中国独有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不少器物成为世界级的藏品,近十年来,在海内外拍卖场上虽然只是零星出现,但不乏高价成交的拍品。

  2001年,一件“皿天全”方罍在纽约拍出924.6万美元。2006年,西周青铜器“周宜壶”在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640万元成交,创下内陆青铜器拍卖纪录。2007年,纽约苏富比推出了纽约水牛城Albright-Knox艺术博物馆旧藏品专拍,其中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以810.4万美元的高价成交。也是在同一年,香港苏富比征得当年圆明园流散的十二生肖马首铜像,拍卖成交价高达6910万港元。

  之后几年,内陆的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拍卖行也相继成交了不少重量级拍品,看似不温不火的市场其实暗潮涌动。

  事实上,青铜器市场一直没有放开,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相关政策决定的。据悉,每年零星出现在市场中的青铜器拍品,是严格依据国家《文物法》进行操作的,此法规定上拍文物必须是1949年前出土的,并有明确的流传著录。

  青铜器收藏的两个方向:器型齐全+铭文

  古玩业界普遍认为,高端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而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魁杰却认为目前高端青铜器开始向内陆市场云集,“今后精品青铜器会越来越少,因为藏家多了,交易量大了。精品进入收藏领域就藏而不漏了。资源越来越少,而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价格上涨是必然的。青铜器品种的稀缺性决定了它未来的涨幅,尤其要关注高古藏品。”

  “收藏青铜器不在于器物的大小,而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即便是一件很小的杂器,有铭文也会让它身价陡增。举个例子,在保利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青铜器盘子,器型非常小,只有一个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而且盖儿也遗失了,但这个小小的盘子却意义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盘子的盘心部位有铭文,铭文由大禹的后人而写,明确记载了大禹为民治水的历史。这个盘子最初是从香港市场上购买的,那时价格并不高,但现在这个盘子只能用无与伦比、举世无双来形容了。”李魁杰说。

  收藏青铜器有两个方向:第一就是足,各种器形全了;第二就是铭文,即便很小的东西,有铭文也会价值连城。

  提升眼力从小件残件入手收藏品相完好独特稀缺的藏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介入这个门类,开始收藏一些兵器、杂器等小器型。鼎、彝、尊、卣这类青铜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不多,且价格昂贵。小件青铜器收藏热,一是因为小铜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买到真器;二是价格大众化,上手容易,既可以把玩鉴赏,又能练眼力。

  “对于普通藏家来说,收藏小件青铜器既可以把玩,又可以鉴赏,还能练眼力。任何机会都属于有准备的人。比如玩瓷器的也是先把瓷片玩明白了,从小件、残件开始研究收藏青铜器是不错的途径。此外,这些小门类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也是对青铜器价格体系的完善。”李魁杰说。

  山东藏家老霍建议收藏者,如果喜欢青铜品,就在自己资金实力的最大范围内,寻找品相完好,具备独特性、稀缺性的藏品,绝不能犹豫,否则可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特别提醒

  青铜造假无处不在3000元的仿制品转手可卖到几十万元

  青铜器收藏的门槛很高,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贸然步入收藏,就会“打眼”、“吃药”。收藏圈里的共识是,青铜器造假的类别之多、数量之巨、时代跨度之长,堪称全国造假第一。

  青铜器造假早已发展成一个产业,在河南有专门造假的“青铜村”。据了解,仿制一个大件青铜器大约只需3000元,买家拿货也就5000元左右,但是他再转手,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青铜器造假的工艺很简单,一般是工艺造假、器型造假、锈色造假。工艺造假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使用土陶范法铸造而成,现代仿造常用三种方法,即翻砂法、精铸法、失蜡法。不管哪种方法,都会在青铜器产品上留下印记,如范线、壁厚,还有垫片痕。器型造假

  器形作伪主要有:器物整体作伪、器物部分作伪,还有后刻花法、新胎贴老锈、伪造铭文等办法。

  锈色造假主要有两种作伪方法。一种是短时间内用化学药水浸造,然后再埋进土里,让锈自然长出来。有些经过浸泡的仿品,还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种些有根系的植物,这就叫“养”。经过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细管就长到了仿品上,这时再拿出来,很能乱真。另一种是涂抹黏附而成,做出来的锈,多表现为锈浅浮、色粉绿、无硬度、易脱落。

  支招

  如何鉴别

  锈色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清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至于款识,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铜质与器型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型、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本文综合《投资与理财》、《上海证券报》、《文物天地》、新浪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德炉如何鉴定?看看这篇吧!
怎样鉴别真假古铜器?
几个青铜器小贴士
青铜器辨伪概论(一)
中国青铜器鉴定常识
青铜器的鉴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